充气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132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4
本技术所公开的一种充气座椅,包括长形片状的拉丝气垫,拉丝气垫包括座椅部、靠背部、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第三支撑部和过渡部,靠背部和第一支撑部分别形成在座椅部的相对两端,第二支撑部形成在位于第一支撑部的下端,并且第二支撑部呈水平状态位于座椅部的下方,过渡部形成在靠背部的上端,第三支撑部形成在过渡部上远离靠背部的一端和第二支撑部上远离第一支撑部的一端之间,座椅部的正面与靠背部的正面之间形成安坐空间。其结构简单,制造时大幅度的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该充气座椅更轻量化而方便携带,而且不具有繁琐的搭建和拆除动作,达到使用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座椅的,尤其是一种充气座椅


技术介绍

1、随着精致露营的逐渐流行,越来越多的人们希望通过装备让自己的野外生活更加惬意舒适,因此坐着更舒适,携带更方便的充气沙发和充气椅开始流行。目前市场上有一些充气沙发或充气椅,如中国专利公告的公告号为cn219147178u的充气沙发,其拼接内容多,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如中国专利公告的公告号为cn218500344u的组装式充气沙发,其采用组装式,并且还需要硬质骨架,从而导致携带体积较大而不方便,现场充气和使用操作过程也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充气座椅。

2、本技术所设计的充气座椅,包括长形片状的拉丝气垫,拉丝气垫包括座椅部、靠背部、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第三支撑部和过渡部,靠背部和第一支撑部分别形成在座椅部的相对两端,第二支撑部形成在位于第一支撑部的下端,并且第二支撑部呈水平状态位于座椅部的下方,过渡部形成在靠背部的上端,第三支撑部形成在过渡部上远离靠背部的一端和第二支撑部上远离第一支撑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长形片状的拉丝气垫,拉丝气垫包括座椅部(1)、靠背部(2)、第一支撑部(3)、第二支撑部(4)、第三支撑部(5)和过渡部,靠背部(2)和第一支撑部(3)分别形成在座椅部(1)的相对两端,第二支撑部(4)形成在位于第一支撑部(3)的下端,并且第二支撑部(4)呈水平状态位于座椅部(1)的下方,过渡部(6)形成在靠背部(2)的上端,第三支撑部(5)形成在过渡部(6)上远离靠背部(2)的一端和第二支撑部(4)上远离第一支撑部(3)的一端之间,座椅部(1)的正面与靠背部(2)的正面之间形成安坐空间(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座椅,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长形片状的拉丝气垫,拉丝气垫包括座椅部(1)、靠背部(2)、第一支撑部(3)、第二支撑部(4)、第三支撑部(5)和过渡部,靠背部(2)和第一支撑部(3)分别形成在座椅部(1)的相对两端,第二支撑部(4)形成在位于第一支撑部(3)的下端,并且第二支撑部(4)呈水平状态位于座椅部(1)的下方,过渡部(6)形成在靠背部(2)的上端,第三支撑部(5)形成在过渡部(6)上远离靠背部(2)的一端和第二支撑部(4)上远离第一支撑部(3)的一端之间,座椅部(1)的正面与靠背部(2)的正面之间形成安坐空间(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座椅,其特征在于,座椅部(1)和靠背部(2)相结合而形成呈供人体安坐的安坐部,第一支撑部(3)与第三支撑部(5)相结合形成支撑结构,安坐部的背面与支撑结构的正面相互间隔而形成有空腔(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座椅,其特征在于,安坐部的座椅部(1)和靠背部(2)呈相互垂直设置,以使安坐部呈l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座椅,其特征在于,呈l形状的安坐部倾斜设置,使得靠背部(2)与第三支撑部(5)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座椅部(1)与第一支撑部(3)之间夹角也为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座椅,其特征在于,座椅部(1)、靠背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梦浪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