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119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抗拉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抗拉电缆。包括,传导组件,包括第一电缆、活动设于所述第一电缆外的第二电缆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电缆与所述第二电缆之间的连接套;以及,抗拉组件,包括活动设于所述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外部的第一板簧、活动设于所述第一板簧外壁的第二板簧和设于所述第二板簧外壁的第三板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一根电缆分段设置我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并且通过可转动的接头将电芯对接,并且将连接处外部套设可折叠的连接套能够使得当电缆受到外部风力等情况时电缆中段产生的拉伸应力转移至抗拉组件中,有效提高了电缆的抗拉效果,缓解电缆由于外部或自身因素所产生的拉伸应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抗拉,特别是一种抗拉电缆


技术介绍

1、电缆产生拉力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外部加载或者自身重量导致的拉伸应力。在实际应用中,电缆常常需要承受各种外部载荷,例如风力、机械挤压或者自身重力等。这些力量会导致电缆内部产生拉伸,从而形成拉力。此外,温度变化也会对电缆产生影响,由于金属材料的热胀冷缩性质,温度的变化也可能导致电缆产生拉力。

2、电缆产生的拉力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首先,过大的拉力会使电缆受力超过其设计极限,导致电缆损坏甚至断裂,从而引发设备故障或者事故。其次,拉力还可能加速电缆的老化和磨损,降低其使用寿命,从而增加了设备维护成本。此外,过大的拉力还会对电缆周围的设备和结构物造成不必要的应力,甚至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合理控制电缆的拉力对于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和延长电缆寿命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存在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拉伸应力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2、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拉电缆,其目的在于解决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拉伸应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拉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缆(101)包括第一电芯(101a),设于所述第一电芯(101a)外壁的第一绝缘套(101b)和设于所述第一电芯(101a)一端的接头(101c)。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缆(102)包括第二电芯(102a),设于所述第二电芯(102a)外部的第二绝缘套(102b)和设于所述第二电芯(102a)一端的球形头(102c)。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101c)内开设有与所述球形头(102c)配合的球形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拉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缆(101)包括第一电芯(101a),设于所述第一电芯(101a)外壁的第一绝缘套(101b)和设于所述第一电芯(101a)一端的接头(101c)。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缆(102)包括第二电芯(102a),设于所述第二电芯(102a)外部的第二绝缘套(102b)和设于所述第二电芯(102a)一端的球形头(102c)。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101c)内开设有与所述球形头(102c)配合的球形槽(101c-1),所述接头(101c)外壁开设有断口(101c-2),所述球形槽(101c-1)与所述球形头(102c)之间设置有断电块(101c-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103)采用柔性材料且当所述球形头(102c)与所述球形槽(101c-1)发生转动时,所述连接套(103)折叠可进行伸缩,所述连接套(103)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绝缘套(101b)和所述第二绝缘套(102b)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簧(201)两端设置有连接板(201a),所述连接板(201a)上固定设置有卡环(201b),所述卡环(201b)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套(101b)和所述第二绝缘套(102b)外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正贵蒋美林张芯明末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同利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