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箱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1076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境箱干燥装置,包括第一干燥模式和第二干燥模式;第一干燥模式,压缩空气经过第一干燥筒干燥之后,利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对第二干燥筒内的干燥剂进行干燥处理,实现第二干燥筒内的干燥剂的干燥再生处理;第二干燥模式,压缩空气经过第二干燥筒干燥处理之后,利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对第一干燥筒内的干燥剂进行干燥处理,实现第一干燥筒内的干燥剂的干燥再生处理;通过第一干燥模式和第二干燥模式的切换,实现第一干燥筒和第二干燥筒内的干燥剂的循环再生利用,从而达到干燥器持续稳定的工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干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境箱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1、环境箱干燥装置在环境箱中起到干燥环境箱内的空气的作用,在目前环境箱干燥装置中,大部分干燥装置无法持续稳定的工作,使用一段时间后,干燥剂失去干燥效果,需要更换干燥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上述大部分环境箱干燥装置无法持续稳定的工作,使用一段时间后,干燥剂失去干燥效果,需要更换干燥剂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箱干燥装置,第一干燥模式和第二模式循环交替工作,对第一干燥筒和第二干燥筒内的干燥剂进行干燥再生处理,实现第一干燥筒和第二干燥筒内的干燥剂的循环再生利用,从而达到保持干燥器持续稳定的工作的效果。

2、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境箱干燥装置,包括:

3、干燥器,干燥器用于干燥空气,干燥器包括第一干燥筒和第二干燥筒,第一干燥筒和第二干燥筒沿第一方向延伸,干燥器包括第一干燥模式和第二干燥模式,第一干燥模式,压缩空气经过第一干燥筒之后,进入第二干燥筒;第二干燥模式,压缩空气经过第二干燥筒之后,进入第一干燥筒;

4、壳体,干燥器设置于壳体内部,壳体上设置有通孔;

5、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导通干燥器。

6、此技术方案中,干燥器用于干燥空气,用于防止空气出现凝露现象,壳体上设置有通孔,用于实现壳体内外空气得流通,完成壳体内外的空气的交换工作;空气压缩机用于驱动空气气流,便于壳体内外的空气的流通;第一干燥模式,压缩空气经过第一干燥筒干燥之后,利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对第二干燥筒内的干燥剂进行干燥处理,实现第二干燥筒内的干燥剂的干燥再生处理;第二干燥模式,压缩空气经过第二干燥筒干燥处理之后,利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对第一干燥筒内的干燥剂进行干燥处理,实现第一干燥筒内的干燥剂的干燥再生处理;通过第一干燥模式和第二干燥模式的切换,实现第一干燥筒和第二干燥筒内的干燥剂的循环再生利用,从而达到保持干燥器持续稳定的工作的效果。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干燥器还包括进气口装置、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一管道设置有第一通径,第一管道导通第一干燥筒,第一管道通过第一通径导通进气口装置,第二管道设置有第二通径,第二管道导通第二干燥筒,第二管道通过第二通径导通进气口装置,空气压缩机连接进气口装置。

8、此技术方案中,进气口装置用于将压缩空气导入干燥器,在第一干燥模式,压缩空气通过第一通径导入第一干燥筒进行干燥处理,并在第一干燥筒进行干燥处理后,将压缩空气导入第二干燥筒,对第二干燥筒内的干燥剂进行干燥再生处理之后,压缩空气从第二管道排出;在第二干燥模式,压缩空气通过第二通径导入第二干燥筒进行干燥处理,并在第二干燥筒进行干燥处理后,将压缩空气导入第一干燥筒,对第一干燥筒内的干燥剂进行干燥再生处理之后,压缩空气从第一管道排出。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干燥模式,第一通径导通,第二通径闭合;第二干燥模式,第一通径闭合,第二通径导通。

10、此技术方案中,第一干燥模式,第一通径导通,将压缩空气导入第一干燥筒,并将第二通径闭合,防止压缩空气从第二管道进入第二干燥筒;第二干燥模式,第二通径导通,将压缩空气导入第二干燥筒,并将第一通径闭合,防止压缩空气从第一管道进入第一干燥筒。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干燥器还包括出气口装置、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三管道设置有第三通径,第三管道通过第三通径导通出气口装置,第三管道导通第一干燥筒,第四管道设置有第四通径,第四管道通过第四通径导通出气口装置,第四管道导通第二干燥筒。

12、此技术方案中,在第一干燥模式中,经过第一干燥筒干燥处理的压缩空气通过第三管道导入出气口装置,其中一部分压缩空气从出气口装置排出至壳体内部,另一部分压缩空气通过第四通径进入第二干燥筒,对第二干燥筒内的干燥剂进行干燥再生处理;在第二干燥模式中,经过第二干燥筒干燥处理的压缩空气通过第四管道导入出气口装置,其中一部分压缩空气从出气口装置排出至壳体内部,另一部分压缩空气通过第三通径进入第一干燥筒进行二次干燥处理,对第一干燥筒内的干燥剂进行干燥再生处理。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境箱干燥装置还包括阀门,阀门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一阀门设置于第一管道,第二阀门设置于第二管道。

14、此技术方案中,第一阀门控制压缩空气从第一管道排出至干燥器外,第二阀门控制压缩空气从第二管道排出至干燥器外。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干燥模式,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开启;第二干燥模式,第一阀门开启,第二阀门关闭。

16、此技术方案中,第一干燥模式中,压缩空气对第二干燥筒内干燥剂进行干燥再生处理之后,从第二阀门排出;第二模式中,压缩空气对第一干燥筒内干燥剂进行干燥再生处理之后,从第一阀门中排出。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阀门、第二阀门设置于壳体外侧。

18、此技术方案中,将用于干燥再生处理第一干燥筒和第二干燥筒中的干燥剂的压缩空气排出至环境箱外界。

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空气压缩机,将空气进行压缩并输送到干燥器中,第一干燥模式和第二模式循环交替工作,对第一干燥筒和第二干燥筒内的干燥剂进行干燥再生处理,实现第一干燥筒和第二干燥筒内的干燥剂的循环利用,从而达到保持干燥器持续稳定的工作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境箱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箱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器还包括进气口装置、第一管道、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设置有第一通径,所述第一管道导通所述第一干燥筒,所述第一管道通过所述第一通径导通所述进气口装置,所述第二管道设置有第二通径,所述第二管道导通所述第二干燥筒,所述第二管道通过所述第二通径导通所述进气口装置,所述空气压缩机连接所述进气口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箱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燥模式,所述第一通径导通,所述第二通径闭合;所述第二干燥模式,所述第一通径闭合,所述第二通径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箱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器还包括出气口装置、第三管道、第四管道,所述第三管道设置有第三通径,所述第三管道通过所述第三通径导通所述出气口装置,所述第三管道导通所述第一干燥筒,所述第四管道设置有第四通径,所述第四管道通过所述第四通径导通所述出气口装置,所述第四管道导通所述第二干燥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箱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门,所述阀门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境箱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燥模式,所述第一阀门关闭,所述第二阀门开启;所述第二干燥模式,所述第一阀门开启,所述第二阀门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境箱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设置于所述壳体外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箱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箱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器还包括进气口装置、第一管道、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设置有第一通径,所述第一管道导通所述第一干燥筒,所述第一管道通过所述第一通径导通所述进气口装置,所述第二管道设置有第二通径,所述第二管道导通所述第二干燥筒,所述第二管道通过所述第二通径导通所述进气口装置,所述空气压缩机连接所述进气口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箱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燥模式,所述第一通径导通,所述第二通径闭合;所述第二干燥模式,所述第一通径闭合,所述第二通径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箱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器还包括出气口装置、第三管道、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元元贾广武李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富港工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