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布生产用染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1061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织布生产用染色装置,涉及染色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染色箱,染色箱的左右两端上均设有通孔以及分别与对应通孔位置对应的两个滚轮,染色箱具有与染色箱的内腔相连通的进料管和排料管,进料管和排料管上均设有控制阀,内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压轮,染色箱上还设有染料混合机构,染料混合机构包括枢接在染色箱内的转轴,转轴与设置在染色箱上的驱动机构驱动连接,转轴上设有位于内腔内的多组呈环形分布的搅拌叶片。本申请的染料混合机构能同步进行旋转式搅拌和往返拨动式搅拌,使染色箱内腔中的颜料得到充分的混匀,提高了染色质量和搅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染色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针织布生产用染色装置


技术介绍

1、针织布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在进行生产时,需要对针织布进行染色操作,现有的染色装置大都不具备搅拌功能,颜料易出现沉淀,有的染色装置虽可以对颜料进行搅拌,但搅拌方式单一,搅拌不够充分,导致布料染色不均匀,且效率低,除此之外,现有的染色装置不能对布料进行很好的展平,影响染色质量。

2、因此,急需一种染色均匀且操作方便的针织布生产用染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针织布生产用染色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针织布生产用染色装置,包括:染色箱,所述染色箱的左右两端上均设有通孔以及分别与对应所述通孔位置对应的两个滚轮,所述染色箱具有与所述染色箱的内腔相连通的进料管和排料管,所述进料管和所述排料管上均设有控制阀,所述内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压轮,所述染色箱上还设有染料混合机构,所述染料混合机构包括枢接在所述染色箱内的转轴,所述转轴与设置在所述染色箱上的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位于所述内腔内的多个搅拌叶片。

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染色箱上表面上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上板上的驱动电机以及枢接在所述上板上的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通过第一皮带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凸轮与水平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齿条的一端相抵持,所述齿条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齿条与设置在所述转轴顶端上的齿轮相啮合。

5、进一步地,所述染料混合机构还包括转动贯穿设置在所述染色箱的顶板上的摆杆,所述摆杆的内端连接有翻拌板,所述摆杆的外端与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推杆铰接连接,所述推杆的一侧面与所述支架的对应侧板之间设有使所述推杆推动所述摆杆摆动的第二复位弹簧,所述推杆的另一侧面与枢接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二凸轮相抵持,所述第二凸轮通过第二皮带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

6、更进一步地,所述翻拌板上设有多个分流孔,多个所述分流孔均匀分布。

7、更进一步地,所述染色箱的顶板上还设有与所述压轮对应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所述顶板并与对应的所述压轮连接。

8、更进一步地,所述压轮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压轮分别位于所述染色箱的左右两端。

9、更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通气孔。

10、更进一步地,所述染色箱的左右两端上分别设置有l形支架,所述滚轮枢接在所述l形支架的顶端上。

11、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搅拌叶片呈多层分布,且每层的所述搅拌叶片呈环形分布。

12、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的优点是:本申请在染色箱上设置染料混合机构和驱动机构,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染料混合机构能同步进行旋转式搅拌和往返拨动式搅拌,使染色箱内腔中的颜料得到充分的混匀,提高了染色质量,同时也提升了搅拌效率;本申请的压轮能够进行升降调节,实现了对布料压紧力度的调节,使用更加方便。

13、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织布生产用染色装置,包括:染色箱(1),所述染色箱(1)的左右两端上均设有通孔(11)以及分别与对应所述通孔(11)位置对应的两个滚轮(12),所述染色箱(1)具有与所述染色箱(1)的内腔相连通的进料管(13)和排料管(14),所述进料管(13)和所述排料管(14)上均设有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压轮(21),所述染色箱(1)上还设有染料混合机构(3),所述染料混合机构(3)包括枢接在所述染色箱(1)内的转轴(341),所述转轴(341)与设置在所述染色箱(1)上的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转轴(341)上设有位于所述内腔内的多个搅拌叶片(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布生产用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染色箱(1)上表面上的支架(31)、设置在所述支架(31)的上板上的驱动电机(32)以及枢接在所述上板上的第一凸轮(331),所述第一凸轮(331)通过第一皮带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32)驱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凸轮(331)与水平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31)上的齿条(33)的一端相抵持,所述齿条(33)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31)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332),所述齿条(33)与设置在所述转轴(341)顶端上的齿轮(34)相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布生产用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料混合机构(3)还包括转动贯穿设置在所述染色箱(1)的顶板上的摆杆(38),所述摆杆(38)的内端连接有翻拌板(4),所述摆杆(38)的外端与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31)上的推杆(37)铰接连接,所述推杆(37)的一侧面与所述支架(31)的对应侧板之间设有使所述推杆(37)推动所述摆杆(38)摆动的第二复位弹簧(36),所述推杆(37)的另一侧面与枢接在所述支架(31)上的第二凸轮(35)相抵持,所述第二凸轮(35)通过第二皮带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32)驱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织布生产用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拌板(4)上设有多个分流孔(41),多个所述分流孔(41)均匀分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织布生产用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箱(1)的顶板上还设有与所述压轮(21)对应的气缸(2),所述气缸(2)的活塞杆贯穿所述顶板并与对应的所述压轮(21)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布生产用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轮(2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压轮(21)分别位于所述染色箱(1)的左右两端。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织布生产用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通气孔(1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布生产用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箱(1)的左右两端上分别设置有L形支架(16),所述滚轮(12)枢接在所述L形支架(16)的顶端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布生产用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搅拌叶片(5)呈多层分布,且每层的所述搅拌叶片(5)呈环形分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布生产用染色装置,包括:染色箱(1),所述染色箱(1)的左右两端上均设有通孔(11)以及分别与对应所述通孔(11)位置对应的两个滚轮(12),所述染色箱(1)具有与所述染色箱(1)的内腔相连通的进料管(13)和排料管(14),所述进料管(13)和所述排料管(14)上均设有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压轮(21),所述染色箱(1)上还设有染料混合机构(3),所述染料混合机构(3)包括枢接在所述染色箱(1)内的转轴(341),所述转轴(341)与设置在所述染色箱(1)上的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转轴(341)上设有位于所述内腔内的多个搅拌叶片(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布生产用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染色箱(1)上表面上的支架(31)、设置在所述支架(31)的上板上的驱动电机(32)以及枢接在所述上板上的第一凸轮(331),所述第一凸轮(331)通过第一皮带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32)驱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凸轮(331)与水平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31)上的齿条(33)的一端相抵持,所述齿条(33)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31)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332),所述齿条(33)与设置在所述转轴(341)顶端上的齿轮(34)相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布生产用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料混合机构(3)还包括转动贯穿设置在所述染色箱(1)的顶板上的摆杆(38),所述摆杆(38)的内端连接有翻拌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官林莹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长乐市金贵针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