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大粒径石块回填层的pc组合桩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对于沿海地区,较多项目会涉及到由填海造地形成的地质条件,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涉及到采用大粒径石块回填形成的复杂回填层。这种地质结构松散,渗透性强,地下水位受大气降水和潮起潮落影响较大,而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保护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需要在基坑侧壁构建良好的止水结构,以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性。
2、其中,pc组合桩是将钢管桩与拉森钢板桩组合使用形成各种截面的围护结构,具有施工速度快、可回收利用、不产生泥浆、止水效果好、结构稳定、造价低等优点,适用于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
3、现有的,公开号为cn11574872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大粒径石块回填层的pc组合桩施工方法,用于在pc组合桩施工过程中,无需对大粒径矿渣回填层整体开挖置换,缩短工程量,施工工艺简单,对周边环境影响小,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4、但是,上述施工方法在打设pc组合桩的过程中,是先于打设完成的钢管桩一侧打设另一钢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大粒径石块回填层的PC组合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粒径石块回填层的PC组合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5)还包括延伸件(51),所述延伸件(51)与所述钢管桩(2)固定连接,且同一所述钢管桩(2)上的两所述延伸件(51)均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所述卡勾(52)与所述延伸件(51)活动连接,所述卡勾(52)相对于所述延伸件(51)活动至不同的极限位置时,相邻的所述拉森钢板桩(3)的安装位置状态也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粒径石块回填层的PC组合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粒径石块回填层的pc组合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粒径石块回填层的pc组合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5)还包括延伸件(51),所述延伸件(51)与所述钢管桩(2)固定连接,且同一所述钢管桩(2)上的两所述延伸件(51)均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所述卡勾(52)与所述延伸件(51)活动连接,所述卡勾(52)相对于所述延伸件(51)活动至不同的极限位置时,相邻的所述拉森钢板桩(3)的安装位置状态也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粒径石块回填层的pc组合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件(51)远离所在所述钢管桩(2)的一端具有指向部(511),所述钢管桩(2)安装完成后,所述指向部(511)指向相邻所述钢管桩(2)的安装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大粒径石块回填层的pc组合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5)还包括若干定位件(53),所述定位件(53)与所述卡勾(52)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卡勾(52)连接后能够活动,且若干所述定位件(53)分别设置于所述卡勾(52)的两端;所述指向部(511)靠近所述延伸件(51)的一侧于所述延伸件(51)的两侧均形成有定位槽(5111),所述定位件(53)活动至一端卡入所述定位槽(5111)中后,此时所述卡勾(52)相对于所述延伸件(51)活动至极限位置,且所述卡勾(52)与所述延伸件(51)相对位置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大粒径石块回填层的pc组合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31)与所述卡勾(52)卡接配合时,所述卡接部(31)相对于对应的所述卡勾(52)存在一定的活动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大粒径石块回填层的pc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瑞平,杨振钦,黄燕,张峰,徐洪广,吴景华,程苏娟,蒋秋昆,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