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0779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1
本技术属于降噪隔音领域,涉及一种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包括降噪箱、隔音板以及除尘组件;降噪箱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内壳;外壳和内壳整体形成箱体式结构;隔音板置于外壳和内壳之间;降噪箱的侧壁上开设有隔音窗以及隔音门;隔音窗上设置有过滤网;除尘组件置于降噪箱的外壳并作用于过滤网上。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对风机工作过程中的噪音进行有效隔离以及工作稳定性高的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降噪隔音领域,涉及一种噪声隔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1、火力发电厂(以下简称火电厂)是利用可燃物(例如煤)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燃烧时加热水生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在火电厂内,常要用到风机进行送风或排风等;风机一般包括风机、叶轮以及叶轮机壳等,在运转中,风机下面的安装座上利用膨胀螺栓直接固定到指定位置上,由于风机带动叶轮转动时会产生振动,因此会产生大量的噪声,致使工作环境差。如公告号cn212985571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火电厂风机减震降噪装置,通过缓冲柱和缓冲垫的设置,能够减缓风机工作带来的振动;通过降噪罩和微孔吸音棉的设置,虽然能够大幅度降低风机工作产生的噪音,但该降噪方式并不能对风机因震动而产生的噪音进行有效大部分隔离。况且,风机在工作时因火电厂空气中弥漫煤灰会进入到风机内部,造成风机各部件之间的缝隙存在煤灰,造成风机运行过程的不稳定,提高了风机发生故障的概率,例如额外增加了风机各部件的震动或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对风机工作过程中的噪音进行有效隔离以及工作稳定性高的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包括降噪箱、隔音板以及除尘组件;所述降噪箱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内壳;所述外壳和内壳整体形成箱体式结构;所述隔音板置于外壳和内壳之间;所述降噪箱的侧壁上开设有隔音窗以及隔音门;所述隔音窗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除尘组件置于降噪箱的外壳并作用于过滤网上。

4、上述除尘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同步带、固定架、转动轴以及清理刷;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降噪箱外壳上;所述转动轴通过固定架设置在降噪箱外壳上;所述转动轴所在轴向与驱动电机所在轴向平行;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转动轴绕转动轴的轴向转动;所述清理刷设置在转动轴端部并随转动轴同步转动;所述清理刷抵靠在过滤网上;所述清理刷在转动过程中所形成图形的面积不小于过滤网的面积。

5、上述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降噪箱内部的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整体呈块状结构,所述缓冲组件所在平面与降噪箱底部所在平面平行。

6、上述缓冲组件包括底板、支撑板、第二弹簧以及磁吸组件;所述支撑板与底板平行;所述底板平铺在降噪箱内底部;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二弹簧与底板相连;所述支撑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磁吸组件。

7、上述磁吸组件包括第一磁块以及第二磁块;所述第一磁块设置在支撑板下表面;所述第二磁块设置在底板上表面;所述第一磁块的位置与第二磁块的位置相对。

8、上述缓冲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板和底板之间并分别与支撑板和底板相连的阻尼器;所述第二弹簧套装在阻尼器外部。

9、上述缓冲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板和底板之间并分别与支撑板和底板相连的压缩组件。

10、上述压缩组件包括第一压缩组件以及与第一压缩组件相对的第二压缩组件,所述第一压缩组件的结构与第二压缩组件的结构完全相同。

11、上述第一压缩组件包括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压缩组件包括固定杆、滑套、第一弹簧以及活动杆;所述固定杆置于滑槽中,所述固定杆所在轴向与底板所在平面构成线面平行;所述第一弹簧以及滑套分别套装在固定杆外部;所述滑套沿固定杆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滑槽的内壁,另一端与滑套固定相连;所述活动杆的一端活动设置在滑套上,另一端活动设置在支撑板下表面。

12、上述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降噪箱底部的螺栓固定座。

13、本技术的优点是:

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包括降噪箱、隔音板以及除尘组件;降噪箱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内壳;外壳和内壳整体形成箱体式结构;隔音板置于外壳和内壳之间;降噪箱的侧壁上开设有隔音窗以及隔音门;隔音窗上设置有过滤网;除尘组件置于降噪箱的外壳并作用于过滤网上。本技术通过设置有隔音窗、过滤网、清理刷、转动轴、驱动电机、同步带以及固定架,通过驱动电机对清理刷的驱动,在对灰尘进行过滤的同时,还实现对过滤网外侧壁沾附灰尘的自动清理,保证降噪箱内部空气稳定地输入环境,避免发生堵塞的情况;此外,本技术通过设置在降噪箱内部的缓冲组件,将送风机产生的晃动力转化为垂直与水平晃动力,并进行了有效的缓冲,从而提高了送风机在工作时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包括降噪箱(1)、隔音板(101)以及除尘组件;所述降噪箱(1)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内壳;所述外壳和内壳整体形成箱体式结构;所述隔音板(101)置于外壳和内壳之间;所述降噪箱(1)的侧壁上开设有隔音窗(11)以及隔音门(102);所述隔音窗(11)上设置有过滤网(12);所述除尘组件置于降噪箱(1)的外壳并作用于过滤网(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组件包括驱动电机(6)、同步带(7)、固定架(8)、转动轴(9)以及清理刷(10);所述驱动电机(6)固定设置在降噪箱(1)外壳上;所述转动轴(9)通过固定架(8)设置在降噪箱(1)外壳上;所述转动轴(9)所在轴向与驱动电机(6)所在轴向平行;所述驱动电机(6)通过同步带(7)带动转动轴(9)绕转动轴(9)的轴向转动;所述清理刷(10)设置在转动轴(9)端部并随转动轴(9)同步转动;所述清理刷(10)抵靠在过滤网(12)上;所述清理刷(10)在转动过程中所形成图形的面积不小于过滤网(12)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降噪箱(1)内部的缓冲组件(2);所述缓冲组件(2)整体呈块状结构,所述缓冲组件(2)所在平面与降噪箱(1)底部所在平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2)包括底板(201)、支撑板(202)、第二弹簧(209)以及磁吸组件;所述支撑板(202)与底板(201)平行;所述底板(201)平铺在降噪箱(1)内底部;所述支撑板(202)通过第二弹簧(209)与底板(201)相连;所述支撑板(202)和底板(201)之间设置有磁吸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组件包括第一磁块(210)以及第二磁块(211);所述第一磁块(210)设置在支撑板(202)下表面;所述第二磁块(211)设置在底板(201)上表面;所述第一磁块(210)的位置与第二磁块(211)的位置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2)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板(202)和底板(201)之间并分别与支撑板(202)和底板(201)相连的阻尼器(208);所述第二弹簧(209)套装在阻尼器(208)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2)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板(202)和底板(201)之间并分别与支撑板(202)和底板(201)相连的压缩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组件包括第一压缩组件以及与第一压缩组件相对的第二压缩组件,所述第一压缩组件的结构与第二压缩组件的结构完全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组件包括底板(20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203),所述第一压缩组件包括固定杆(204)、滑套(205)、第一弹簧(206)以及活动杆(207);所述固定杆(204)置于滑槽(203)中,所述固定杆(204)所在轴向与底板(201)所在平面构成线面平行;所述第一弹簧(206)以及滑套(205)分别套装在固定杆(204)外部;所述滑套(205)沿固定杆(204)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一弹簧(206)的一端固定在滑槽(203)的内壁,另一端与滑套(205)固定相连;所述活动杆(207)的一端活动设置在滑套(205)上,另一端活动设置在支撑板(202)下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降噪箱(1)底部的螺栓固定座(10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包括降噪箱(1)、隔音板(101)以及除尘组件;所述降噪箱(1)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内壳;所述外壳和内壳整体形成箱体式结构;所述隔音板(101)置于外壳和内壳之间;所述降噪箱(1)的侧壁上开设有隔音窗(11)以及隔音门(102);所述隔音窗(11)上设置有过滤网(12);所述除尘组件置于降噪箱(1)的外壳并作用于过滤网(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组件包括驱动电机(6)、同步带(7)、固定架(8)、转动轴(9)以及清理刷(10);所述驱动电机(6)固定设置在降噪箱(1)外壳上;所述转动轴(9)通过固定架(8)设置在降噪箱(1)外壳上;所述转动轴(9)所在轴向与驱动电机(6)所在轴向平行;所述驱动电机(6)通过同步带(7)带动转动轴(9)绕转动轴(9)的轴向转动;所述清理刷(10)设置在转动轴(9)端部并随转动轴(9)同步转动;所述清理刷(10)抵靠在过滤网(12)上;所述清理刷(10)在转动过程中所形成图形的面积不小于过滤网(12)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降噪箱(1)内部的缓冲组件(2);所述缓冲组件(2)整体呈块状结构,所述缓冲组件(2)所在平面与降噪箱(1)底部所在平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2)包括底板(201)、支撑板(202)、第二弹簧(209)以及磁吸组件;所述支撑板(202)与底板(201)平行;所述底板(201)平铺在降噪箱(1)内底部;所述支撑板(202)通过第二弹簧(209)与底板(201)相连;所述支撑板(202)和底板(201)之间设置有磁吸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电厂风机用噪声隔离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鑫刘建军梁丁刘修智陈文峰李琦万源博林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十里泉发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