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出风装置及立式空调器。
技术介绍
1、家用空调器主要可分为壁挂式空调器和立式空调器两种。现有的立式空调器,通常不具有直接进行上下扫风的能力,使得无论在制冷还是制热模式下,均朝向同一角度送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风装置,以解决现有立式空调器不具有直接进行上下扫风的能力,使得无论在制冷还是制热模式下,均朝向同一角度送风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出风装置,包括出风框和扫风组件,其中,所述扫风组件转动安装于所述出风框,所述扫风组件的转动轴线沿上下方向;所述扫风组件包括支撑筋条和多个扫风叶片,多个所述扫风叶片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且多个所述扫风叶片与水平面呈锐角,所述支撑筋条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扫风叶片。
3、以该出风装置在立式空调器中的使用为例进行说明。通过设置主要由出风框和扫风组件组成的出风装置,使得在立式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时,可以使扫风组件转动至扫风叶片上扬的位置,此时,各扫风叶片呈向上倾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框(100)和扫风组件(200),其中,所述扫风组件(200)转动安装于所述出风框(100),所述扫风组件(200)的转动轴线沿上下方向;所述扫风组件(200)包括支撑筋条(210)和多个扫风叶片(220),多个所述扫风叶片(220)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且多个所述扫风叶片(220)与水平面呈锐角,所述支撑筋条(210)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扫风叶片(2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叶片(220)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其中,48°≤α≤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框(100)和扫风组件(200),其中,所述扫风组件(200)转动安装于所述出风框(100),所述扫风组件(200)的转动轴线沿上下方向;所述扫风组件(200)包括支撑筋条(210)和多个扫风叶片(220),多个所述扫风叶片(220)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且多个所述扫风叶片(220)与水平面呈锐角,所述支撑筋条(210)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扫风叶片(2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叶片(220)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其中,48°≤α≤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100)具有出风面(110),所述扫风叶片(220)具有与所述出风面(110)相垂直的水平送风位置;所述支撑筋条(210)设置有导风面(211),在所述水平送风位置,所述导风面(211)与所述出风面(110)的夹角为β,其中,60°<β<8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条(210)连接于所述扫风叶片(220)的边缘部位;和/或,所述支撑筋条(2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筋条(210)沿所述扫风叶片(220)的周向间隔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条(210)呈板状结构,所述支撑筋条(210)朝向所述扫风叶片(220)的中心的板面形成所述导风面(2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叶片(220)的轮廓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直边(221)、第一弧边(222)、第二直边(223)和第二弧边(224),其中,所述第一直边(221)与所述第二直边(223)相对,所述第一弧边(222)与所述第二弧边(224)相对,所述第一弧边(222)和所述第二弧边(224)两者的弧形均朝背离所述扫风叶片(220)的中心的方向凸出。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限位组件(400),所述限位组件(400)用于限制所述扫风组件(200)的最大转动角度,所述最大转动角度为180°;所述限位组件(400)包括第一挡边(410)、第二挡边(420)、第一限位块(430)和第二限位块(440),其中,所述第一挡边(410)和所述第二挡边(420)均与所述扫风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练方成,张文锋,王敏燕,傅债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