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尤其涉及一种桑黄基质以及基于该基质的桑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1、桑黄( phellinus igniarius)属于担子菌亚门、多孔菌科、木层孔菌属,其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名为“桑耳”;至唐初《药性论》中记为“桑黄”;也称为桑上寄生、桑臣、胡孙眼、桑黄菇、针层孔菌、梅树菌等,是一种珍贵的药食两用真菌,被誉为“森林黄金”。具有活血,止血,化饮,止泻之功效。常用于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经闭,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桑黄富含大量生物活性成分,包括多糖、黄酮、香豆素、麦角甾醇、琼脂酸、脂肪酸、三萜、芳香族酸、氨基酸、木糖氧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酯酶、纤维素酶等。其中多糖、三萜和酚类物质被认为是桑黄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20世纪70年代,研究发现桑黄具有抗肿瘤效果,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探知到其有20多种药效,如增强免疫、保肝护肝、降血糖、抗癌、治疗关节炎等。随着人们对桑黄药用和食用价值的不断挖掘,新的桑黄产品不断涌现,市场对桑黄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桑黄基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黄基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黄基质,其特征在于,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3任一基质的桑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桑黄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桑黄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桑黄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桑黄基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黄基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黄基质,其特征在于,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3任一基质的桑黄培育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绍宁,梁宗锁,黄翌凯,王伟科,陆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