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干燥系统以及干燥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干燥系统以及干燥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0434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干燥系统以及干燥工艺,涉及干燥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ASA高胶粉或其类似性质的待干燥物料的干燥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所述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包括:进料器、主体、气体分布器以及出料器,所述进料器和所述出料器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两端,所述主体形成有用于积存待干燥物料的内腔,在所述内腔中设置有气体分布器以及挡板;其中,在所述内腔中沿水平方向设置有1个以上所述挡板将所述主体的内腔划分为2个以上干燥区域。所述基于流化床的干燥系统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提的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流化床的干燥系统用于干燥ASA高胶粉或其类似性质的待干燥物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干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干燥系统以及干燥工艺


技术介绍

1、流化床干燥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干燥技术,被广泛用于化工、食品、陶瓷、药物、聚合物等行业,其过程是散状物料被置于孔板上,并由其下部输送气体,引起物料颗粒在气体分布板上运动,在气流中呈流化状态,产生物料颗粒与气体的混合底层,犹如液体沸腾一样。在流化床干燥器中物料颗粒在此混合底层中与气体充分接触,进行物料与气体之间的热传递与水分传递。

2、在专利文献1(cn216245137u)中,公开了一种abs树脂干燥流化床干燥器设备,包括流化床干燥外壳、u型连接架、顶部进料管线,通过设计敲击结构,使得驱动电机在进行运作时,驱动轴带动旋转蛟龙进行旋转同时带动敲击结构进行运作,可对大块和小块的树脂颗粒进行分离,可对流化床干燥器外壳内部进行旋转散热处理。然而,利用轴带动旋转蛟龙进行旋转过程中,旋转蛟龙在气体流动方向造成阻挡,会阻碍物料颗粒在气流中的悬浮状态,待干燥颗粒无法与气体充分接触,因此也得不到充分干燥。

3、在专利公文献2(cn203007102u)中,公开了一种窄筛分高温颗粒热载体干燥污泥的流化床干燥器,包括流化床干燥器本体,流化床干燥器本体的上部为沉降段,下部为流化床密相区,流化床干燥器本体的上部沉降段内设有旋风分离器、流化床干燥器本体的下部的两端分别设有进口端和出口端,出口端表面设有溢流口,流化床干燥器本体的底部设有排料口和流化气体的布气装置。然而,在该流化床干燥器中无法对风量进行有效控制,因此仍然无法对高温颗粒进行足够窄筛分的干燥。

4、而且,由于针对不同平均粒径、湿含率、产品湿度的产品,对于干燥温度、待干燥物料停留时间的要求存在较大区别,因此,例如对于asa高胶粉或与其类似性质的产品,现有的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内无法满足产品的干燥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干燥系统以及干燥工艺,能够用于对例如asa高胶粉或与其类似性质的待干燥物料进行高效地干燥。

2、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包括:进料器、主体、气体分布器以及出料器,所述进料器和所述出料器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两端,所述主体形成有用于积存待干燥物料的内腔,在所述内腔中设置有气体分布器以及挡板;

3、其中,在所述内腔中沿水平方向设置有1个以上所述挡板将所述主体的内腔划分为2个以上干燥区域。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中,通过在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形成的用于积存待干燥物料的内腔内设置分布器以及挡板,且该内腔中沿水平方向设置有1个以上挡板将主体的内腔划分为2个以上干燥区域,使得通过进料器送入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的待干燥物料被控制在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的第一个干燥区域内,并在第一个干燥区域内维持一定的停留时间分布后,再逐步进入其他干燥区域内,以使得待干燥物料在内腔内的停留时间满足工艺要求。可见,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可以通过改变内腔内的挡板的数量,以控制待干燥物料在内腔内的停留时间,使得该停留时间满足对应的物料干燥工艺要求,即干燥后的物料的湿度满足对应的物料干燥工艺要求,以保证待干燥物料的干燥效果。

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流化床的干燥系统,所述基于流化床的干燥系统包括物料输送单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以及气体供应单元,所述物料输送单元与所述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的进料器连接,所述气体供应单元和所述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的气体分布器连接。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流化床的干燥系统通过与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的进料器连接的物料输送单元,将待干燥物料输经由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的进料器输送至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内。由于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内设置的一个以上的挡板将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的内腔划分为2个以上干燥区域,使得通过进料器送入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的待干燥物料被控制在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的第一个干燥区域内,通过与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的气体分布器连接的气体供应单元,对输送至第一个干燥区域内的待干燥物料进行干燥,并在第一个干燥区域内维持一定的停留时间分布后,再逐步进入其他干燥区域内,以使得待干燥物料在内腔内的停留时间满足工艺要求,从而保证该基于流化床的干燥系统输送出的干燥后的物料可以满足该物料对应的干燥工艺要求。

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流化床的干燥工艺,应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所述基于流化床的干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8、将待干燥物料经由进料器送入积存待干燥物料的内腔的一个干燥区域中;

9、向气体分布器内通入干燥气体,对位于所述内腔的一个干燥区域中的待干燥物料进行干燥;

10、将干燥后的物料经由出料器排出所述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流化床的干燥工艺通过将待干燥物料经由进料器送入积存待干燥物料的内腔的一个干燥区域中,并向气体分布器内通入干燥气体,对位于内腔的一个干燥区域中的待干燥物料进行干燥,以使得待干燥物料可以在内腔的每个干燥区域中分别停留一定时间后,进入下一干燥区域中,并最终经由出料器排出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通过控制待干燥物料在不同干燥区域中的停留时间,以使得待干燥物料可以被充分干燥,满足对应的物料干燥工艺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器、主体、气体分布器以及出料器,所述进料器和所述出料器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两端,所述主体形成有用于积存待干燥物料的内腔,在所述内腔中设置有气体分布器以及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高度可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可上下移动的挡板;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腔的底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1个以上所述气体分布器,在水平方向上,所述1个以上气体分布器与所述挡板交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1个以上气体分布器包括主管道以及与所述主管道连接的多个支管道,所述主管道和所述支管道上具有多个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还包括换热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换热组件内的换热介质的温度为85℃-9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还包括气固分离过滤器以及与所述气固分离过滤器连接的气体反吹组件,所述气固分离过滤器和所述气体反吹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上部,所述气固分离过滤器与所述出料器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反吹组件输送的气体与所述气体分布器输送的气体相同;和/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排料组件,所述至少一个排料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底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排料组件设置于所述进料器对应的干燥区域的底部;和/或,

12.一种基于流化床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流化床的干燥系统包括物料输送单元,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以及气体供应单元,所述物料输送单元与所述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的进料器连接,所述气体供应单元和所述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的气体分布器连接。

13.一种基于流化床的干燥工艺,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所述基于流化床的干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器、主体、气体分布器以及出料器,所述进料器和所述出料器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两端,所述主体形成有用于积存待干燥物料的内腔,在所述内腔中设置有气体分布器以及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高度可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可上下移动的挡板;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腔的底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1个以上所述气体分布器,在水平方向上,所述1个以上气体分布器与所述挡板交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1个以上气体分布器包括主管道以及与所述主管道连接的多个支管道,所述主管道和所述支管道上具有多个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还包括换热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换热组件内的换热介质的温度为85℃-9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化床的干燥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兆敬陈涛朱巍王进张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学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