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误触结构的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0352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8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防误触结构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壳体,所述配电箱壳体的正面一侧铰接有箱门,所述配电箱壳体的内腔后端中心位置纵向加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正面上部与下部均匀安装有电能表,所述配电箱壳体的内壁两侧上部与下部均竖向开设有第一凸形滑槽,且第一凸形滑槽的内腔均插设有凸形圆板,所述凸形圆板的内侧面均横向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内端均铰接有发光灯。该具有防误触结构的配电箱,通过箱门打开或关闭配电箱壳体,可对内部电器设备进行检修更换,同时进行检修更换时,可推动连接杆并通过凸形圆板使得发光灯可沿着第一凸形滑槽进行平移,采用此种方式,调节发光灯位置使照射范围更加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具体为一种具有防误触结构的配电箱


技术介绍

1、配电箱是电气装备,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配电箱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配电箱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

2、常见的配电箱,通常为一箱体,且正面铰接有箱门,先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再将外界的线路通过配电箱预开设的进线孔进入,再与对应的电器设备相连接,并通过配电箱内部的电器元件进行控制,此为常见的配电箱结构及使用方式。传统的配电箱,不具有防误触的功能,对检修人员来说存在巨大的危险系数,对人身造成损害。如公告号cn214478964u一种具有防误触功能的混合动力低压配电箱,检修人员打开低压配电箱时,打开发光单元,发光单元照亮导向标志,导向标志指引检修人员去触碰下方该检修的地方,避免低压配电箱因光线不足,导致检修人员无法判断检修位置,同时也避免检修人员触摸到危险的地方,对检修人员的身体造成损伤,从而达到防防误触的效果。但此种方式,仅仅依靠位置固定的发光单元,其虽能照亮但范围有限,配电箱内部范围较大,仍会出现部分死角,无法有效避免误触现象的发生,为此提出一种具有防误触结构的配电箱。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误触结构的配电箱,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误触结构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壳体,所述配电箱壳体的正面一侧铰接有箱门,所述配电箱壳体的内腔后端中心位置纵向加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正面上部与下部均匀安装有电能表,所述配电箱壳体的内壁两侧上部与下部均竖向开设有第一凸形滑槽,且第一凸形滑槽的内腔均插设有凸形圆板,所述凸形圆板的内侧面均横向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内端均铰接有发光灯。通过箱门打开或关闭配电箱壳体,可对内部电器设备进行检修更换,同时在进行检修更换时,可推动连接杆并通过凸形圆板使得发光灯可沿着第一凸形滑槽进行平移,采用此种方式,一方面,可调节发光灯的位置使其照射范围更加全面;另一方面,铰接于连接杆一端的发光灯,可调节照射角度,从而可对配电箱壳体的内部进行全面的照射,从而避免出现照射死角导致误触触电的现象发生。

5、优选的,所述配电箱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的出气端均安装有滤尘圆网板,所述配电箱壳体的顶部正上方纵向加设有遮阳挡雨顶板。通过配电箱壳体的散热孔将内部的电器元件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排出,并通过滤尘圆网板避免控制中灰尘颗粒进入配电箱壳体的内部,并对电器元件设备造成故障甚至损坏的现象发生,而遮阳挡雨顶板则避免阳光与雨水直接接触配电箱壳体接触。

6、优选的,所述配电箱壳体的内壁两侧中心位置上下部均竖向开设有第二凸形滑槽,且第二凸形滑槽的内腔前端均加设有凸形滑板,且凸形滑板的内侧面与安装板的两侧上部与下部对应位置相连接面。安装板在进行平移时,带动凸形滑板沿着第二凸形滑槽进行平移,同时凸形滑板与第二凸形滑槽则对安装板提供一定的支撑。

7、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两侧均竖向安装有螺纹丝杠,且螺纹丝杠的外表面对应位置均套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顶部与安装板的底部两侧对应位置相连接,且滑动板的底部与配电箱壳体的内腔底部对应位置相贴合。螺纹丝杠在旋转时,滑动板会根据螺纹丝杠的旋转方向进行平移方向的调节,从而带动安装板进行平移,相较于传统使用螺栓等将安装板固定在配电箱壳体的内腔上的,便于将安装板及其正面安装的电器元件设备伸出,从而便于进行检修更换操作。

8、优选的,所述配电箱壳体的内腔背面下部中心位置安装有主动轮,且主动轮的主动轴前端安装有旋转握柄,所述主动轮的两侧中心位置均相啮合有第一传动齿轮,且第一传动齿轮的外侧均相啮合有第二传动齿轮。通过旋转握柄与主动轴带动主动轮旋转,而主动轮则带动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旋转。

9、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外侧均相啮合有从动轮,且从动轮的中心位置与对应的螺纹丝杠相连接。第二传动齿轮带动相对应啮合的从动轮旋转,并通过从动轮带动对应的螺纹丝杠进行同向转动。

10、(三)有益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误触结构的配电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具有防误触结构的配电箱,通过箱门打开或关闭配电箱壳体,可对内部电器设备进行检修更换,同时在进行检修更换时,可推动连接杆并通过凸形圆板使得发光灯可沿着第一凸形滑槽进行平移,采用此种方式,一方面,可调节发光灯的位置使其照射范围更加全面;另一方面,铰接于连接杆一端的发光灯,可调节照射角度,从而可对配电箱壳体的内部进行全面的照射,从而避免出现照射死角导致误触触电的现象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误触结构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壳体(1)的正面一侧铰接有箱门(2),所述配电箱壳体(1)的内腔后端中心位置纵向加设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正面上部与下部均匀安装有电能表(4),所述配电箱壳体(1)的内壁两侧上部与下部均竖向开设有第一凸形滑槽,且第一凸形滑槽的内腔均插设有凸形圆板,所述凸形圆板的内侧面均横向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内端均铰接有发光灯(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误触结构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壳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的出气端均安装有滤尘圆网板,所述配电箱壳体(1)的顶部正上方纵向加设有遮阳挡雨顶板(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误触结构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壳体(1)的内壁两侧中心位置上下部均竖向开设有第二凸形滑槽,且第二凸形滑槽的内腔前端均加设有凸形滑板,且凸形滑板的内侧面与安装板(3)的两侧上部与下部对应位置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误触结构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的底部两侧均竖向安装有螺纹丝杠(7),且螺纹丝杠(7)的外表面对应位置均套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顶部与安装板(3)的底部两侧对应位置相连接,且滑动板的底部与配电箱壳体(1)的内腔底部对应位置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误触结构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壳体(1)的内腔背面下部中心位置安装有主动轮(8),且主动轮(8)的主动轴前端安装有旋转握柄(9),所述主动轮(8)的两侧中心位置均相啮合有第一传动齿轮(10),且第一传动齿轮(10)的外侧均相啮合有第二传动齿轮(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误触结构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1)的外侧均相啮合有从动轮(12),且从动轮(12)的中心位置与对应的螺纹丝杠(7)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误触结构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壳体(1)的正面一侧铰接有箱门(2),所述配电箱壳体(1)的内腔后端中心位置纵向加设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正面上部与下部均匀安装有电能表(4),所述配电箱壳体(1)的内壁两侧上部与下部均竖向开设有第一凸形滑槽,且第一凸形滑槽的内腔均插设有凸形圆板,所述凸形圆板的内侧面均横向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内端均铰接有发光灯(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误触结构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壳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的出气端均安装有滤尘圆网板,所述配电箱壳体(1)的顶部正上方纵向加设有遮阳挡雨顶板(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误触结构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壳体(1)的内壁两侧中心位置上下部均竖向开设有第二凸形滑槽,且第二凸形滑槽的内腔前端均加设有凸形滑板,且凸形滑板的内侧面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文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腾宇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