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华实专利>正文

一种设有共鸣槽的古琴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0171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7
本技术涉及一种设有共鸣槽的古琴面板,包括古琴面板,所述古琴面板的底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共鸣腔,所述共鸣腔自左向右均匀分布在所述古琴面板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设有共鸣槽的古琴面板


技术介绍

1、中国古琴据说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自唐朝以来,历代都有古琴传世,尽管历经1500多年,古琴形制一脉传承至今没有改变。对于如此重要的文化遗产,我们现在不但要保护好、传承好,同时也需要采用现代方法和科学理念使其改良拓展、发扬光大。

2、现有的古琴选材和斫制十分考究,尽管如此还是难免出现发音不够均衡,共鸣不够充分的问题,为此历代留下了不少古琴改良的痕迹.

3、在现有技术中,槽腹是由制琴师在面板的底部通过专用工具人工挖出来,依次充当共鸣腔,面板的正面布置有七个琴弦,琴弦的振动通过轸池、龈托和琴面传导到共鸣腔,其中,面板是古琴的主要发声体,如此,面板的形状、厚薄、以及厚薄的分布情况等直接影响面板发声的品质,面板发声的主要部位是正对槽腹的部分,面板的声振动主要表现为垂直于面板方向的横向振动,但是现有的共鸣腔整体分布不均匀,导致古琴整体音色不均、余音控制不好、声音穿透力差,本技术针对现有的缺陷对此做出了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有共鸣槽的古琴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古琴面板,所述古琴面板的底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共鸣腔,所述共鸣腔自左向右均匀分布在所述古琴面板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共鸣槽的古琴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鸣腔的深度为3.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共鸣槽的古琴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古琴面板的龙龈到腰部头端的距离为4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共鸣槽的古琴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古琴面板的腰部末端到肩部末端的距离为42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共鸣槽的古琴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古琴面板,所述古琴面板的底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共鸣腔,所述共鸣腔自左向右均匀分布在所述古琴面板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共鸣槽的古琴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鸣腔的深度为3.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华实
申请(专利权)人:汪华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