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敏超支化聚合物、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及抗菌纺织品技术

技术编号:411011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敏超支化聚合物、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及抗菌纺织品,属于功能纺织品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温敏超支化聚合物由以氨基为端基的聚酰胺超支化聚合物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通过加成反应进行末端改性得到;温敏纳米银抗菌剂由硝酸银水溶液和温敏超支化聚合物水溶液混合加热一步制备得到;通过具有温敏特性的超支化聚合物的包覆控制作用,可以制备粒径尺寸较小、长期稳定的温敏纳米银抗菌剂,并且高温下也能保持优异的稳定性。通过该温敏纳米银抗菌剂整理的织物具有随温度变化的表面亲疏水转换能力,环境温度较高时,整理的织物表面疏水,能够防止热湿条件下纳米银的氧化,从而保护纳米银抗菌纺织品,实现产品的长期稳定和长效抗菌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涉及一种具有温度敏感特性的纳米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类球形温敏超支化聚合物包覆的复合纳米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纺织品抗菌整理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抗菌纺织品由于其对人体健康防护的特殊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能够有效抑制和杀灭有害病菌的抗菌纺织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高性能抗菌剂的开发和应用是制备抗菌纺织品的关键一环。抗菌剂一般分为天然抗菌剂、有机合成抗菌剂和无机抗菌剂。相对于天然抗菌剂和有机合成抗菌剂,无机抗菌剂具有抗菌活性高、结构稳定、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并且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通过将无机抗菌材料与纳米技术相结合,制备纳米级无机抗菌材料,实现了抗菌材料性能的极大提升。其中,纳米银就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抗菌材料,在农业、医疗卫生、纺织、家用电器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2、但由于纳米材料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在分散液中易相互聚集,发生尺寸变大、团聚、沉淀等现象,从而影响其性能及在抗菌纺织品加工中的应用。此外,纳米材料的极小尺寸和高比表面积,在赋予其优异抗菌性能的同时,也会使其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例如,纳米银抗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敏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敏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聚酰胺超支化聚合物甲醇溶液的浓度为5-20g/L,N-异丙基丙烯酰胺与聚酰胺超支化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43:10-10: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敏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将冷却后的溶液放入到截留分子量为1000的再生纤维素透析袋中,并在甲醇中透析,透析时间为60-90h。

4.一种温敏纳米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温敏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敏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敏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聚酰胺超支化聚合物甲醇溶液的浓度为5-20g/l,n-异丙基丙烯酰胺与聚酰胺超支化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43:10-10: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敏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将冷却后的溶液放入到截留分子量为1000的再生纤维素透析袋中,并在甲醇中透析,透析时间为60-90h。

4.一种温敏纳米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温敏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温敏纳米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温敏超支化聚合物水溶液的浓度为1-10g/l,硝酸银水溶液的浓度为0.1-2g/l,硝酸银与温敏超支化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2-1:4;温敏超支化聚合物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加热温度为90-100℃,加热时间为10-20min。

6.一种温敏纳米银抗菌纺织品的制备方法,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辉唐宏江刘翔张德锁陈宇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宏美达欣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