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及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996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6
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及制备方法。一种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料:水泥420‑500份,矿渣130‑180份,粗骨料950‑1120份,水300‑350份,染色剂15‑20份,生物炭82‑100份,植物纤维58‑70份。本申请制备的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透水性优异、强度高、耐久性好,能够承受重载和复杂应力,并且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人口增加,城市地表面积越来越大,城市内部的自然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导致城市内涝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2、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材料,具有多种优点,如高透水性、良好的景观效果等,它不仅可以用于城市建设和道路铺装,还可以用于农业和工业领域。在城市建设中,它可以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和自然水循环系统,减轻城市内涝等问题,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农业领域,它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状况,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工业领域,它可以用于制造和加工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然而,现有的预拌彩色混凝土具有多孔结构,易于受到污染和侵蚀,耐久性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车辆压力和自然气候变化等,同时强度较低,在承受重载和复杂应力时容易开裂、破损,从而影响其结构和性能。

4、基于此,急需提供一种强度高、耐久性好的透水混凝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开发一种强度高、耐久性好的透水混凝土,本申请提供一种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2、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料:水泥420-500份,矿渣130-180份,粗骨料950-1120份,水300-350份,染色剂15-20份,生物炭82-100份,植物纤维58-70份。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制备的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透水性优异、强度高、耐久性好,能够承受重载和复杂应力,不易开裂破损并且绿色环保;

4、本申请采用特定用量的矿渣,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裂性能;本申请采用特定用量的生物炭,具有高度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可以吸附混凝土中的水分、气体、有机物等,减缓混凝土中的蒸发和渗透,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其次,生物炭的掺入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比重,提高混凝土的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从而减少混凝土的能量消耗和碳排放,以及显著提高毛细吸水能力和保水能力;此外,生物炭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如腐植酸、腐殖酸等,这些物质可以与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等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形成稳定的钙盐和有机物质复合物,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

5、本申请加入的植物纤维可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在混凝土中起到了“微骨架”的作用,能够吸收和分散冲击能,使混凝土在受到冲击时不易破碎,提高其耐久性。

6、可选的,所述生物炭与所述植物纤维的重量比为1.3-1.5:1。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采用更优配比的生物炭与植物纤维,制备的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综合性能更加优异。

8、可选的,所述生物炭的比表面积为280-450m2/g。

9、可选的,所述生物炭的平均粒径为100-500μm。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采用特定比表面积和平均粒径的生物炭,具有较高的表面能,可以提供更好的吸附性能,以及较好的渗透性能,可以更好地渗透到混凝土中,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11、可选的,所述植物纤维为椰子纤维、亚麻纤维或棕榈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12、可选的,所述植物纤维为椰子纤维、亚麻纤维或棕榈纤维中的任意两种,所述任意两种植物纤维的重量比为1:1。

13、可选的,所述植物纤维为椰子纤维、亚麻纤维和棕榈纤维,所述椰子纤维、所述亚麻纤维和所述棕榈纤维的重量比为0.3-0.5:0.2-0.6:0.3-0.5。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采用特定配比的椰子纤维、亚麻纤维和棕榈纤维进而制备的植物纤维体系,具有较好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抗开裂性能和抗疲劳性能,并且这些植物纤维的加入还可以为混凝土提供一定的保温效果,提高其耐久性和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植物纤维为改性植物纤维,所述改性植物纤维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1:0.8-1.5:0.1-0.15的植物纤维、聚烯烃和引发剂。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植物纤维中引入柔性链段制备改性的植物纤维,提高了植物纤维的柔韧性,以及与混凝土成分的相容性,改性后的植物纤维可以更好地分散在混凝土中,并形成更加均匀的结构;同时,柔性链段的引入还可以有效地缓和混凝土内部应力集中,提高了混凝土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还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生物炭为椰壳炭、竹木炭或稻草炭中的一种。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制备的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具有优异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

19、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s1、取水泥和矿渣混合搅拌后,再加入粗骨料,继续混合搅拌,制备混合物a;

21、s2、取生物炭和植物纤维混合搅拌后,制备混合物b;

22、s3、将所述混合物a、水和染色剂混合搅拌后,再加入混合物b搅拌混合,制备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可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并且,制备的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具有优异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

2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本申请制备的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透水性优异、强度高、耐久性好,能够承受重载和复杂应力,并且绿色环保;

26、2.本申请采用特定用量的生物炭,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可以吸附混凝土中的水分、气体、有机物等,减缓混凝土中的蒸发和渗透,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其次,生物炭的掺入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比重,提高混凝土的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从而减少混凝土的能量消耗和碳排放,以及显著提高毛细吸水能力和保水能力;此外,生物炭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如腐植酸、腐殖酸等,这些物质可以与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等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形成稳定的钙盐和有机物质复合物,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

27、3.本申请加入的植物纤维可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在混凝土中起到了“微骨架”的作用,能够吸收和分散冲击能,使混凝土在受到冲击时不易破碎,提高其耐久性;

28、4.本申请的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可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29、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申请设计了一种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料:水泥420-500份,矿渣130-180份,粗骨料950-1120份,水300-350份,染色剂15-20份,生物炭82-100份,植物纤维58-70份。

32、本申请的一种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3、s1、取水泥和矿渣混合搅拌后,再加入粗骨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料:水泥420-500份,矿渣130-180份,粗骨料950-1120份,水300-350份,染色剂15-20份,生物炭82-100份,植物纤维58-7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与所述植物纤维的重量比为1.3-1.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的比表面积为280-450m2/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的平均粒径为100-5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为椰子纤维、亚麻纤维或棕榈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为椰子纤维、亚麻纤维或棕榈纤维中的任意两种,所述任意两种植物纤维的重量比为1: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为椰子纤维、亚麻纤维和棕榈纤维,所述椰子纤维、所述亚麻纤维和所述棕榈纤维的重量比为0.3-0.5:0.2-0.6:0.3-0.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为改性植物纤维,所述改性植物纤维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1:0.8-1.5:0.1-0.15的植物纤维、聚烯烃和引发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为椰壳炭、竹木炭或稻草炭中的一种。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料:水泥420-500份,矿渣130-180份,粗骨料950-1120份,水300-350份,染色剂15-20份,生物炭82-100份,植物纤维58-7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与所述植物纤维的重量比为1.3-1.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的比表面积为280-450m2/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的平均粒径为100-5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拌彩色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为椰子纤维、亚麻纤维或棕榈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拌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广超苏梦曦孙鹏辉顾华俊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