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行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9888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态行走器,包括底座、上支架、下支架、扶手和气弹簧组,上支架上还设置有座椅支撑架、腰部支撑架、臀部支撑架和护胸支撑架,所述的座椅支撑架上设置有座椅、腰部支撑架上设置有腰部支撑板、臀部支撑架上设置有臀部支撑板、护胸支撑架上设置有护胸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款帮助行走障碍病人的主动康复机械,可帮助偏瘫、截瘫等病人进行步行训练,并配有座椅和提升系统,可帮助病人轻松地站立,不必消耗过多的体力,并且患者可以利用上肢及腰部摆动的力量达到行走的目的。通过该动态行走器的使用,可以对患者进行生理及心理的康复,使患者重拾重返社会的信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器材
,尤其是一种动态行走器
技术介绍
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人们站立和行走有障碍,例如脊椎损伤、脊椎 裂、脑瘫、截瘫、小儿麻痹、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中风、脑外伤、偏瘫、格林巴利综合症、 关节术后等,这些病人长期的行动不方便不仅生理上得不到康复,心理上也受到很大的影 响,这时就需要一些站立架、动态行走器等康复器材来帮助病人实现站立、帮助病人进行步 态训练,从而防止褥疮,肌肉萎缩及骨质疏松,减少肌肉痉挛及骨关节畸形,维护患者生活 质量并恢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动 态行走器,适用于医疗、康复及相关领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态行走器,包括底座、上支 架、下支架、扶手和气弹簧组,所述的底座上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连接管底座,连接管底座 上焊接有下支架固定管,下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在下支架固定管上,上支架通过连接件与下 支架活动连接,所述的扶手通过扶手固定支架活动连接在上支架上,上支架上还设置有座 椅支撑架、腰部支撑架、臀部支撑架和护胸支撑架,所述的座椅支撑架上设置有座椅、腰部 支撑架上设置有腰部支撑板、臀部支撑架上设置有臀部支撑板、护胸支撑架上设置有护胸 板,所述的下支架上设置有护膝固定板,护膝固定板上设置有护膝,所述的底座上还设置有 踏脚板。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弹簧组包括气弹簧、气弹簧控制把手和气弹簧控制线, 所述的气弹簧的一端通过气弹簧上端固定板活动连接在上支架上,另一端通过气弹簧支撑 板固定在下支架上,所述的气弹簧控制把手固定在扶手上,气弹簧控制线连接于气弹簧和 气弹簧控制把手之间,通过气弹簧组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进行站立和下坐的动作,并且患 者可以自行通过气弹簧控制把手来控制下坐的幅度。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底座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的第一支座和第二 支座之间设置有步伐大小调节杆,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身材和身体状况来调节步伐大小。进一步地,为了配合不同身材的患者,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护胸支撑架和臀部支撑架均 可通过改变螺栓的固定位置来调节本身的长短,可以缩放两个腰部支撑板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患者在做康复训练时的安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臀部支撑架上设 置有安全扣,所述的护膝和踏脚板上设置有安全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是一款帮助行走障碍病人的主动康复机械,可帮助 偏瘫、截瘫等病人进行步行训练,并配有座椅和提升系统,可帮助病人轻松地站立,不必消 耗过多的体力,并且患者可以利用上肢及腰部摆动的力量达到行走的目的。通过该动态行走器的使用,可以对患者进行生理及心理的康复,生理上对心、肺、循环、消化、泌尿系统的 改善,预防和治疗多项并发症;心理上满足此类患者实用性独立行走的目的,使患者重拾重 返社会的信心。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支架,2.下支架,2-1.下支架固定管,3.扶手,3-1.扶手固定支架,4.连 接管底座,5.连接件,6.座椅支撑架,6-1.座椅,7.腰部支撑架,7-1.腰部支撑板,8.臀部 支撑架,8-1.臀部支撑板,9.护胸支撑架,9-1.护胸板,10.护膝固定板,10-1.护膝,11.踏 脚板,12.气弹簧,12-1.气弹簧控制把手,12-2.气弹簧控制线,12-3.气弹簧上端固定板, 12-4.气弹簧上端固定板,13.第一支座,14.第二支座,15.步伐大小调节杆。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 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动态行走器的实施例,包括底座、上支架1、下支架2、扶 手3和气弹簧组,底座上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连接管底座4,连接管底座4上焊接有下支架 固定管2-1,下支架2通过螺栓连接在下支架固定管2-1上,上支架1通过连接件5与下支 架2活动连接,扶手3通过扶手固定支架3-1活动连接在上支架1上,上支架1上还设置 有座椅支撑架6、腰部支撑架7、臀部支撑架8和护胸支撑架9,座椅支撑架6上设置有座椅 6-1,腰部支撑架7上设置有腰部支撑板7-1,臀部支撑架8上设置有臀部支撑板8-1,护胸 支撑架9上设置有护胸板9-1,下支架2上设置有护膝固定板10,护膝固定板10上设置有护 膝10-1,底座上还设置有踏脚板11。所述的气弹簧组包括气弹簧12、气弹簧控制把手12-1 和气弹簧控制线12-2,所述的气弹簧12的一端通过气弹簧上端固定板12-3活动连接在上 支架1上,另一端通过气弹簧上端固定板12-4固定在下支架2上,所述的气弹簧控制把手 12-1固定在扶手3上,气弹簧控制线12-2连接于气弹簧12和气弹簧控制把手12_1之间。 所述的底座包括第一支座13和第二支座14,所述的第一支座13和第二支座14之间设置有 步伐大小调节杆15。患者可以在旁人帮助下坐上动态行走器,通过改变螺栓的固定位置调节护胸支撑 架9和臀部支撑架8的长短来调整好两个腰部支撑板7-1之间的距离,系上踏脚板11和护 膝10-1上的安全带,扣好臀部支撑架8上的安全扣,双手抓住扶手3,通过上肢提升左右扶 手3前进,并通过腰部左右摆动进行步态训练,利用气弹簧控制把手12-1可以调节坐姿高 度,根据不同的患者可以通过调节步伐大小调节杆15来调节步伐大小,在步行中患者不仅 使躯干得到锻炼,而且肌肉的协调性可以得到提高,并使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控制功能也 得到强化,增强了病人康复的信心。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 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 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态行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上支架(1)、下支架(2)、扶手(3)和气弹簧组,所述的底座上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连接管底座(4),连接管底座(4)上焊接有下支架固定管(2-1),下支架(2)通过螺栓连接在下支架固定管(2-1)上,上支架(1)通过连接件(5)与下支架(2)活动连接,所述的扶手(3)通过扶手固定支架(3-1)活动连接在上支架(1)上,上支架(1)上还设置有座椅支撑架(6)、腰部支撑架(7)、臀部支撑架(8)和护胸支撑架(9),所述的座椅支撑架(6)上设置有座椅(6-1)、腰部支撑架(7)上设置有腰部支撑板(7-1)、臀部支撑架(8)上设置有臀部支撑板(8-1)、护胸支撑架(9)上设置有护胸板(9-1),所述的下支架(2)上设置有护膝固定板(10),护膝固定板(10)上设置有护膝(10-1),所述的底座上还设置有踏脚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动态行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上支架(1)、下支架(2)、扶手(3)和气弹簧组,所述的底座上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连接管底座(4),连接管底座(4)上焊接有下支架固定管(2 1),下支架(2)通过螺栓连接在下支架固定管(2 1)上,上支架(1)通过连接件(5)与下支架(2)活动连接,所述的扶手(3)通过扶手固定支架(3 1)活动连接在上支架(1)上,上支架(1)上还设置有座椅支撑架(6)、腰部支撑架(7)、臀部支撑架(8)和护胸支撑架(9),所述的座椅支撑架(6)上设置有座椅(6 1)、腰部支撑架(7)上设置有腰部支撑板(7 1)、臀部支撑架(8)上设置有臀部支撑板(8 1)、护胸支撑架(9)上设置有护胸板(9 1),所述的下支架(2)上设置有护膝固定板(10),护膝固定板(10)上设置有护膝(10 1),所述的底座上还设置有踏脚板(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行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建兴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建本医疗康复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