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内圈打磨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9403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内圈打磨抛光装置,涉及打磨抛光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结构,所述底座结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打磨机构,所述底座结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抛光机构,所述底座结构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固定结构,所述底座结构的顶部设置有轴承,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在底座结构的顶部,所述固定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旋转伸缩电机,所述旋转伸缩电机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一,所述伸缩杆一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伸缩电机一,所述伸缩电机一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二,所述伸缩杆二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打磨柱结构。本技术通过旋转伸缩电机的设计,可以控制打磨柱结构沿着轴旋转以做到对轴承内圈进行打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打磨抛光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内圈打磨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1、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旋转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运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转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举足轻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它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对主机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按运动原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类,所以我们对轴承的打磨一定要十分精细的。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轴承内圈打磨装置,公开号为cn210588465u,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两侧的工作台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靠近夹持机构一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

3、为了解决打磨和抛光操作是分开在不同的设备上进行,需要多次对轴承进行夹持安装,加工较为耗费时间,降低轴承内圈的加工效率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实现同一夹具夹紧轴承内圈后,可以对轴承内圈进行打磨和抛光处理,不需要再次更换夹具夹紧轴承内圈进行抛光处理,节约轴承内圈的加工时间,提高轴承内圈的生产效率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还会出现无法对大小不同的轴承进行打磨的情况,进而导致针对不同轴承需要制造不同尺寸模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内圈打磨抛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轴承内圈打磨抛光装置,包括底座结构,所述底座结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打磨机构,所述底座结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抛光机构,所述底座结构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固定结构,所述底座结构的顶部设置有轴承。

4、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在底座结构的顶部,所述固定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旋转伸缩电机,所述旋转伸缩电机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一,所述伸缩杆一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伸缩电机一,所述伸缩电机一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二,所述伸缩杆二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打磨柱结构,旋转伸缩电机用于控制打磨柱结构沿着轴旋转以做到对轴承内圈进行打磨。

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打磨柱结构包括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固定连接在伸缩杆二的顶面上,所述固定槽的正面设置有按钮,按钮用于控制旋转电机进行启动。

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按钮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打磨轮,旋转电机用于控制打磨轮进行自转。

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抛光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在底座结构的顶部,所述固定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旋转伸缩电机,所述旋转伸缩电机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三,所述伸缩杆三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伸缩电机二,所述伸缩电机二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四,所述伸缩杆四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抛光板,伸缩杆三和伸缩杆四分别用于控制抛光板移动位置和方便贴合轴承内圈的作用。

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在固定杆的底部,所述底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侧面设置有开关孔,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用于将轴承基本位置固定在挤压固定结构之间。

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挤压固定结构包括开关,所述开关设置在开关孔的内部,所述开关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整合杆,所述整合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开关和整合杆用于同时控制两边伸缩电机三的启动。

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电机三,所述伸缩电机三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五,所述伸缩杆五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伸缩电机三和伸缩杆五用于控制挤压板对轴承进行挤压固定的。

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2、1、本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内圈打磨抛光装置,通过旋转伸缩电机、伸缩杆一、伸缩电机一和伸缩杆二的设计,可以达到对不同大小轴承进行定位打磨的作用,控制打磨柱结构沿着轴旋转以做到对轴承内圈进行打磨,由此设计,解决了无法对大小不同的轴承进行打磨的情况,通过按钮和旋转电机的设计,从而可以控制打磨轮进行自转,从而通过自转和旋转伸缩电机的旋转可以更均匀的对轴承内部进行打磨,通过伸缩杆三和伸缩杆四的设计,可以分别用于控制抛光板移动的位置,从而达到方便贴合轴承内圈的作用。

13、2、本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内圈打磨抛光装置,通过定位槽的设计,可以用于将轴承基本位置固定在挤压固定结构之间,从而达到方便挤压固定结构固定轴承的作用,通过开关、整合杆、伸缩电机三和伸缩杆五的设计,可以用于同时控制两边伸缩电机三的启动,然后控制挤压板对轴承两边同时挤压达到固定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内圈打磨抛光装置,包括底座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结构(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打磨机构(1),所述底座结构(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抛光机构(2),所述底座结构(3)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固定结构(4),所述底座结构(3)的顶部设置有轴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柱结构(16)包括固定槽(161),所述固定槽(161)固定连接在伸缩杆二(15)的顶面上,所述固定槽(161)的正面设置有按钮(1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16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163),所述旋转电机(16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64),所述连接杆(16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打磨轮(1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旋转伸缩电机(12),所述旋转伸缩电机(1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三(21),所述伸缩杆三(2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伸缩电机二(22),所述伸缩电机二(2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四(23),所述伸缩杆四(2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抛光板(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结构(3)包括底板(31),所述底板(31)固定连接在固定杆(11)的底部,所述底板(3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32),所述挡板(32)的侧面设置有开关孔(33),所述底板(31)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槽(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固定结构(4)包括开关(41),所述开关(41)设置在开关孔(33)的内部,所述开关(4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整合杆(42),所述整合杆(4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电机三(44),所述伸缩电机三(4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五(45),所述伸缩杆五(45)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4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内圈打磨抛光装置,包括底座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结构(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打磨机构(1),所述底座结构(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抛光机构(2),所述底座结构(3)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固定结构(4),所述底座结构(3)的顶部设置有轴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柱结构(16)包括固定槽(161),所述固定槽(161)固定连接在伸缩杆二(15)的顶面上,所述固定槽(161)的正面设置有按钮(1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16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163),所述旋转电机(16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64),所述连接杆(16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打磨轮(1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旋转伸缩电机(12),所述旋转伸缩电机(1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三(21),所述伸缩杆三(2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利华施燕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鼎煌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