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式节流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9263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式节流制冷装置,属于制冷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制冷剂贮瓶、套管式换热器、过滤器、电磁阀、温控器、毛细管、一级换热器、恒压阀、二级换热器、三级换热器、喷射管;制冷剂贮瓶、制冷剂控制阀、套管式换热器的热流体管进口端依次通过管路相连,套管式换热器的热流体管出口端、过滤器、电磁阀、毛细管、一级换热器、恒压阀、二级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的冷流体管进口端依次通过管路相连,套管式换热器的冷流体管出口端、三级换热器、喷射管通过管路相连;制冷剂控制阀与套管式换热器的管路之间安装有高压压力表,温控器通过数据线连接电磁阀;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安装、维护方便,耗电少,效率高,能满足不同温度需求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式节流制冷装置,属于制冷领域。
技术介绍
虽然,机械制冷已得到了普遍使用,但直接利用制冷剂蒸发产生制冷量的方式仍 然在一些特殊场合使用。如运输类的冷藏系统、紧急避难场所的空调系统等。该类制冷系统一般由制冷剂贮瓶101、温控仪102、电磁阀103、蒸发器104等组成。 具体如卡车冷藏系统的制冷流程如图1所示。卡车冷藏系统的冷藏方式很多,其中一种是利用液氮或液态二氧化碳进行货物的 冷冻冷藏。其主要组成为制冷剂贮罐、控制电磁阀、温度控制器和制冷剂分送给管。其优点 是控制便捷;适合于紧急冷冻;制冷后的二氧化碳或氮气可使氧气与食物隔绝,有利于货 物冷藏。缺点是成本较高;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开式节流制冷系统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而 提供一种新型开式节流制冷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开式节流制冷装置,包括制冷剂贮瓶、制冷剂控制阀、高压压力表、 套管式换热器、过滤器、电磁阀、温控器、毛细管、一级换热器、恒压阀、二级换热器、三级换 热器、喷射管;制冷剂贮瓶、制冷剂控制阀、套管式换热器的热流体管进口端依次通过管路 相连,套管式换热器的热流体管出口端、过滤器、电磁阀、毛细管、一级换热器、恒压阀、二级 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的冷流体管进口端依次通过管路相连,套管式换热器的冷流体管出 口端、三级换热器、喷射管通过管路相连;制冷剂控制阀与套管式换热器的管路之间安装有 高压压力表,温控器通过数据线连接电磁阀;其中温控器用于监测环境温度,在预定温度范围内实现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工作过程当温控器监测到被测点的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时,温控器控制电磁阀 打开,制冷剂钢瓶内的制冷剂被饱和蒸汽压挤出,通过过滤器过滤掉杂质,进入毛细管中节 流,节流后进入一级换热器,在一级换热器内进行膨胀蒸发,并且与外界换热,释放冷量。然 后通过恒压阀,进入二级换热器,制冷剂在二级换热器继续同外界换热,恒压阀用于控制一 级换热器与二级换热器的压差,从而达到调节一、二级换热器内制冷剂的蒸发温度。经二级 换热器换热后的制冷剂进入套管式换热器,与后进入制冷系统的制冷剂进行换热,使其成 为过冷制冷剂,然后再进入三级换热器换热,最后通过喷射管喷出,实现对环境温度的三级 换热制冷;当温控器监测到被测点的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时,温控器控制电磁阀关闭,停止 制冷。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整个系统的制冷工作过程仅温控仪、电磁阀需要电力,因此耗电少,适合于运输冷藏、冷库的临时冷源以及其他临时制冷场合;系统无复杂的机械运动机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一、二、三级换热器方式,可以满足三种不同的制冷温度需求;采用 多级逐级换热方式,换热效率更高,制冷剂利用率也更高;本专利技术采用套管式换热器,对中 间冷量回收,制冷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本专利技术在一、二级换热器之间增加了恒压阀, 可进行一、二级换热器的蒸发温度调节,使整个制冷系统更具有适应性。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机械制冷系统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_制冷剂贮瓶;2-制冷剂控制阀;3-高压压力表;4-套管式换热器;5-过 滤器;6-电磁阀;7-温控器;8-毛细管;9-一级换热器;10-恒压阀;11-二级换热器; 12-三级换热器;13-喷射管;101-制冷剂贮瓶、102-温控仪、103-电磁阀、104-蒸发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开式节流制冷装置,包括制冷剂贮瓶1、制冷剂控制阀2、高压压力 表3、套管式换热器4、过滤器5、电磁阀6、温控器7、毛细管8、一级换热器9、恒压阀10、二 级换热器11、三级换热器12、喷射管13。制冷剂贮瓶1、制冷剂控制阀2、套管式换热器4的 热流体进口端依次通过管道相连,套管式换热器4的热流体管出口端、过滤器5、电磁阀6、 毛细管8、一级换热器9、恒压阀10、二级换热器11、套管式换热器4的冷流体管进口端依次 通过管路相连,套管式换热器4的冷流体管出口端、三级换热器12、喷射管13通过管路相 连。制冷剂控制阀2与套管式换热器4的管道之间安装有高压压力表3,温控器7通过数据 线连接电磁阀6,其中温控器7用于监测环境温度,控制电磁阀6的开启或关闭。工作方式制冷剂控制阀2为常开状态,当温控器7监测到被测点的温度大于设定 的温度时,温控器7控制电磁阀6打开,制冷剂钢瓶1内的制冷剂被饱和蒸汽压挤出,依次 流经制冷剂控制阀2 (工艺阀)、高压压力表3、套管式换热器4热流体管、过滤器5、电磁阀 6后进入一级换热器9,在一级换热器9内进行膨胀蒸发,并且与外界换热,释放冷量,然后 通过恒压阀10,进入二级换热器11,制冷剂在二级换热器11继续同外界换热,恒压阀10用 于控制一级换热器9与二级换热器11的压差,从而达到控制调节一、二级换热器内制冷剂 蒸发温度的目的。经二级换热器11换热后的制冷剂进入套管式换热器4冷流体管,与后进 入套管式换热器4热流体管的制冷剂进行预冷换热,使其成为过冷制冷剂,然后制冷剂从 套管式换热器4冷流体管流出后再进入三级换热器12换热,最后通过喷射管13喷出,实现 对环境温度的三级换热制冷;当温控器7监测到被测点的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时,温控器7 控制电磁阀6关闭,停止制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式节流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剂贮瓶(1)、制冷剂控制阀(2)、高压压力表(3)、套管式换热器(4)、过滤器(5)、电磁阀(6)、温控器(7)、毛细管(8)、一级换热器(9)、恒压阀(10)、二级换热器(11)、三级换热器(12)、喷射管(13);制冷剂贮瓶(1)、制冷剂控制阀(2)、套管式换热器(4)的热流体进口端依次通过管道相连,套管式换热器(4)的热流体管出口端、过滤器(5)、电磁阀(6)、毛细管(8)、一级换热器(9)、恒压阀(10)、二级换热器(11)、套管式换热器(4)的冷流体管进口端依次通过管路相连,套管式换热器(4)的冷流体管出口端、三级换热器(12)、喷射管(13)通过管路相连;制冷剂控制阀(2)与套管式换热器(4)的管道之间安装有高压压力表(3),温控器(7)通过数据线连接电磁阀(6);工作过程:当温控器(7)监测到被测点的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时,温控器控制电磁阀(6)打开,制冷剂钢瓶(1)内的制冷剂被饱和蒸汽压挤出,通过过滤器(5)过滤掉杂质,进入毛细管(8)中节流,节流后进入一级换热器(9),在一级换热器(9)内进行膨胀蒸发,并且与外界换热,释放冷量;然后通过恒压阀(10),进入二级换热器(11),制冷剂在二级换热器(11)继续同外界换热,恒压阀(10)用于控制一级换热器(9)与二级换热器(11)的压差,从而调节一、二级换热器的温度;经二级换热器换热后的制冷剂进入套管式换热器(4),与后进入制冷系统的制冷剂进行换热,使其成为过冷制冷剂,然后再进入三级换热器(12)换热,最后通过喷射管(13)喷出,实现对环境温度的三级换热制冷;当温控器(7)监测到被测点的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时,温控器(7)控制电磁阀(6)关闭,停止制冷。...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开式节流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剂贮瓶(1)、制冷剂控制阀(2)、高压压力表(3)、套管式换热器(4)、过滤器(5)、电磁阀(6)、温控器(7)、毛细管(8)、一级换热器(9)、恒压阀(10)、二级换热器(11)、三级换热器(12)、喷射管(13);制冷剂贮瓶(1)、制冷剂控制阀(2)、套管式换热器(4)的热流体进口端依次通过管道相连,套管式换热器(4)的热流体管出口端、过滤器(5)、电磁阀(6)、毛细管(8)、一级换热器(9)、恒压阀(10)、二级换热器(11)、套管式换热器(4)的冷流体管进口端依次通过管路相连,套管式换热器(4)的冷流体管出口端、三级换热器(12)、喷射管(13)通过管路相连;制冷剂控制阀(2)与套管式换热器(4)的管道之间安装有高压压力表(3),温控器(7)通过数据线连接电磁阀(6);工作过程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瑞王小军陈正刚朱恩宝王毅蔡宇宏杨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