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储能电源的交流输出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技术方案_技高网

储能电源的交流输出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09202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电源的交流输出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包括:储能电源通过开启逆变器输出交流AC;通过对输出的电流与电压信息进行计算分析,识别出负载类型;为识别出的负载类型匹配相应的交流输出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为识别出的负载类型,匹配合适的交流输出模式,从而提升储能电源的外部负载带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电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电源的交流输出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储能电源均具有交流输出功能,交流输出带载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恒压输出带载模式,表现方式为:外部负载功率大小不会影响交流输出电压大小,但输出功率超过储能电源设定最大功率后电源直接停止输出。另一种是在保留前一种放电的前提下,再增加一种可供选择的放电方式,表现形式为:在额定功率以下放电时保持恒压,超过额定功率后输出开始降电压,从而降低负载的实际消耗功率,使得实际功率在额定功率以下,达到能运行负载的效果。

2、上述中第一种方式的恒压,对于带载阻性的负载,如果其额定功率超过储能电源最大能输出的功率,就会出现过载而停止输出情况;而采用第二种方式虽然能通过降压,降功率带载运行,但降压方式又不能应用于某些感性负载的启动场景且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无法完全识别负载类型,也可能不熟悉降压启动功能。综上,现有的储能电源交流输出存在无法自适应匹配合适的输出模式问题。

3、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新的储能电源交流输出方法及系统,能够为识别出的负载类型,匹配合适的交流输出模式,从而提升储能电源的外部负载带载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储能电源的交流输出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能够为识别出的负载类型,匹配合适的交流输出模式,从而提升储能电源的外部负载带载能力。

2、本专利技术的储能电源的交流输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储能电源通过开启逆变器输出交流ac;

4、通过对输出的电流与电压信息进行计算分析,识别出负载类型;

5、为识别出的负载类型匹配相应的交流输出模式。

6、进一步,所述负载类型包括感性负载、阻性负载、非线性负载以及容性负载。

7、进一步,通过对输出的电流与电压信息进行计算分析,识别出负载类型,具体包括:

8、s21.判断启动瞬间电流峰值与持续运行电流的比值是否为2~4,若是,则进入步骤s22,若否,则进入步骤s23;

9、s22.若运行电压超前于电流且pf<0.9,则负载类型为感性负载;

10、s23.若pf≈1且电压与电流同相位,则负载类型为阻性负载;若否,则进入步骤s24;

11、s24.若运行过程中电流峰值大于电流有效值的1.414倍且pf取值为0.5~0.7,则负载类型为非线性负载;若否,则进入步骤s25;

12、s25.若运行电流超前于电压且pf<0.9,则负载类型为容性负载。

13、进一步,为识别出的负载类型匹配相应的交流输出模式,具体包括:

14、对于感性负载、非线性负载以及容性负载,采用恒压方式输出;

15、对于阻性负载,在负载额定功率超出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后,则采用降压方式输出。

16、一种储能电源的交流输出系统,包括逆变器单元、负载识别单元以及输出模式选择单元;

17、所述逆变器单元,用于储能电源通过开启逆变器输出交流ac;

18、所述负载识别单元,用于通过对输出的电流与电压信息进行计算分析,识别出负载类型;

19、所述输出模式选择单元,用于为识别出的负载类型匹配相应的交流输出模式。

20、进一步,所述负载类型包括感性负载、阻性负载、非线性负载以及容性负载。

21、进一步,通过对输出的电流与电压信息进行计算分析,识别出负载类型,具体包括:

22、s21.判断启动瞬间电流峰值与持续运行电流的比值是否为2~4,若是,则进入步骤s22,若否,则进入步骤s23;

23、s22.若运行电压超前于电流且pf<0.9,则负载类型为感性负载;

24、s23.若pf≈1且电压与电流同相位,则负载类型为阻性负载;若否,则进入步骤s24;

25、s24.若运行过程中电流峰值大于电流有效值的1.414倍且pf取值为0.5~0.7,则负载类型为非线性负载;若否,则进入步骤s25;

26、s25.若运行电流超前于电压且pf<0.9,则负载类型为容性负载。

27、进一步,为识别出的负载类型匹配相应的交流输出模式,具体包括:

28、对于感性负载、非线性负载以及容性负载,采用恒压方式输出;

29、对于阻性负载,在负载额定功率超出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后,则采用降压方式输出。

3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储能电源的交流输出方法。

31、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储能电源的交流输出方法。

3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储能电源的交流输出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在储能电源开启交流输出后,通过采集输出电流峰值、电流有效值、电压有效值,计算出有功功率、pf值等参数,通过参数比对识别出负载类型,然后为识别出的负载,选择或匹配合适的交流输出模式,方便了用户使用,提升了储能电源的外部负载带载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电源的交流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的交流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类型包括感性负载、阻性负载、非线性负载以及容性负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源的交流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输出的电流与电压信息进行计算分析,识别出负载类型,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源的交流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为识别出的负载类型匹配相应的交流输出模式,具体包括:

5.一种储能电源的交流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逆变器单元、负载识别单元以及输出模式选择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电源的交流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类型包括感性负载、阻性负载、非线性负载以及容性负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电源的交流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对输出的电流与电压信息进行计算分析,识别出负载类型,具体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电源的交流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为识别出的负载类型匹配相应的交流输出模式,具体包括: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电源的交流输出方法。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电源的交流输出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电源的交流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的交流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类型包括感性负载、阻性负载、非线性负载以及容性负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源的交流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输出的电流与电压信息进行计算分析,识别出负载类型,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源的交流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为识别出的负载类型匹配相应的交流输出模式,具体包括:

5.一种储能电源的交流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逆变器单元、负载识别单元以及输出模式选择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电源的交流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类型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胜明隆郁郑习坤张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讯电达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