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收获用脱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9197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1
本技术属于脱粒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收获用脱粒装置,包括主体脱粒装置,所述主体脱粒装置上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主体脱粒装置上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绞龙。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二滤网,可防止大豆被吸入集尘箱内,且通过设置有转轴、刮板、扇叶等部件,可在吸尘过程中气流流动带动扇叶转动,使扇叶带动转轴转动,使转轴带动刮板对第二滤网进行刮蹭,可有效的放置第二滤网堵塞,解决了在大豆收获用脱粒装置进行吸尘时大豆容易一同被吸入吸尘箱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脱粒装置,具体为一种大豆收获用脱粒装置


技术介绍

1、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豆科大豆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0-90厘米。大豆蛋白质含量为35%~40%。转基因大豆:为滚圆形。大豆茎粗壮,直立,密被褐色长硬毛。叶通常具3小叶;托叶具脉纹,被黄色柔毛;叶柄长2-20厘米;小叶宽卵形,纸质;总状花序短的少花,长的多花;总花梗通常有5-8朵无柄、紧挤的花;苞片披针形,被糙伏毛;小苞片披针形,被伏贴的刚毛;花萼披针形,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基部具瓣柄,翼瓣蓖状。荚果肥大,稍弯,下垂,黄绿色,密被褐黄色长毛;种子2-5颗,椭圆形、近球形,种皮光滑,有淡绿、黄、褐和黑色等多样。花期6-7月,果期7-9月。在大豆收货时需要使用脱粒装置,通过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6026237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大豆快速脱粒装置,通过风机产生的风力将收获后的大豆和收割时产生的碎叶进行分离,达到脱粒的目的,相比于传统的手工脱粒方法,本申请利用了大豆与碎叶之间的重量差,在风力的作用下碎叶会被吹起从大豆中分离,在动力方面本申请采用电机和风机代替了传统的手工振动分离的方式,极大的节约了人力,同时加快了大豆的脱粒时间,极大了提高了大豆脱粒工作的效率,并且本装置区别与大型农用器械,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运输,十分符合农户使用。而在大豆收获用脱粒装置使用时,在大豆下料时容易发生堵塞,且在进行吸尘时大豆容易一同被吸入吸尘箱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豆收获用脱粒装置,解决了在大豆收获用脱粒装置使用时,在大豆下料时容易发生堵塞,且在进行吸尘时大豆容易一同被吸入吸尘箱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豆收获用脱粒装置,包括主体脱粒装置,所述主体脱粒装置上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主体脱粒装置上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绞龙,所述进料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绞龙,所述主体脱粒装置上设置有集尘箱,所述集尘箱上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主体脱粒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集尘箱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所述集尘箱上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主体脱粒装置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所述主体脱粒装置上设置有防堵机构。

3、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搅杆,所述搅杆与进料斗接触,通过搅杆的设计,可对进料斗的大豆进行翻搅。

4、优选的,所述防堵机构包括转轴、支撑杆、安装套、扇叶、固定板、套筒、滑杆、限位环、弹簧、刮板,所述第二滤网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与第二滤网接触,通过防堵机构的设计,可防止第二滤网堵塞。

5、优选的,所述主体脱粒装置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通过支撑杆、安装套的设计,可对转轴起限位作用。

6、优选的,所述套筒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通过限位环的设计,可对滑杆起限位作用。

7、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套筒接触,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滑杆接触,通过弹簧的设计,可带动刮板与第二滤网贴合。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二滤网,可防止大豆被吸入集尘箱内,且通过设置有转轴、刮板、扇叶等部件,可在吸尘过程中气流流动带动扇叶转动,使扇叶带动转轴转动,使转轴带动刮板对第二滤网进行刮蹭,可有效的放置第二滤网堵塞,解决了在大豆收获用脱粒装置进行吸尘时大豆容易一同被吸入吸尘箱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的问题。

10、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电机、转轴、绞龙等部件,可通过启动电机,使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使转轴带动绞龙转动,使绞龙对进料斗内起输送作用,可有效的防止进料斗在下料时出现堵塞的现象,解决了在大豆收获用脱粒装置使用时,在大豆下料时容易发生堵塞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豆收获用脱粒装置,包括主体脱粒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脱粒装置(1)上固定连接有进料斗(11),所述主体脱粒装置(1)上固定连接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上固定连接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端与支架(12)转动连接,所述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上固定连接有绞龙(16),所述进料斗(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绞龙(16),所述主体脱粒装置(1)上设置有集尘箱(2),所述集尘箱(2)上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1),所述进气管(21)的一端与主体脱粒装置(1)固定连接,所述集尘箱(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22),所述集尘箱(2)上固定连接有风机(23),所述主体脱粒装置(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3),所述主体脱粒装置(1)上设置有防堵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收获用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4)上固定连接有搅杆(15),所述搅杆(15)与进料斗(11)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收获用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机构(4)包括转轴(41)、支撑杆(42)、安装套(43)、扇叶(44)、固定板(45)、套筒(46)、滑杆(47)、限位环(48)、弹簧(49)、刮板(410),所述第二滤网(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41),所述转轴(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44),所述转轴(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5),所述固定板(45)上固定连接有套筒(46),所述套筒(4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47),所述套筒(46)的内部设置有弹簧(49),所述滑杆(4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板(410),所述刮板(410)与第二滤网(3)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豆收获用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脱粒装置(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2),所述支撑杆(42)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套(43),所述安装套(43)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4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豆收获用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6)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48),所述限位环(4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47)。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豆收获用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49)的一端与套筒(46)接触,所述弹簧(49)的另一端与滑杆(47)接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收获用脱粒装置,包括主体脱粒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脱粒装置(1)上固定连接有进料斗(11),所述主体脱粒装置(1)上固定连接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上固定连接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端与支架(12)转动连接,所述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上固定连接有绞龙(16),所述进料斗(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绞龙(16),所述主体脱粒装置(1)上设置有集尘箱(2),所述集尘箱(2)上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1),所述进气管(21)的一端与主体脱粒装置(1)固定连接,所述集尘箱(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22),所述集尘箱(2)上固定连接有风机(23),所述主体脱粒装置(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3),所述主体脱粒装置(1)上设置有防堵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收获用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4)上固定连接有搅杆(15),所述搅杆(15)与进料斗(11)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收获用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机构(4)包括转轴(41)、支撑杆(42)、安装套(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起梁邦平王俊涛高保民刘艳王秋玲
申请(专利权)人:菏泽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