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台站智能通信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9140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震台站智能通信单元,包括单元主机、电源线缆以及防雷模块;单元主机包括主机壳体、双电源自动切换器、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充电电池、设备接口电路以及专网接口电路。该地震台站智能通信单元利用无线通信模块能够在专网接口以及专网接口电路构成的有线网络中断后实现无线通信,将观测数据无线发射至专网进行数据传输;利用双电源自动切换器能够实现市电和充电电池的双电源自动切换,从而在市电中断时及时切换至充电电池供电,保证地震台站智能通信单元正常可靠运行;利用接口防护结构能够对连接到专网接口以及各个设备接口的外接线缆进行防松夹持,避免线缆脱落,确保通信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信单元,尤其是一种地震台站智能通信单元


技术介绍

1、地震台站要求观测数据实时传输,连续不中断。目前地震台站光纤收发器由网络运营商提供,仍采用220v交流供电,市电中断立即引起数据传输中断。随着社会发展,地震台站附近的光纤被破坏的风险也是不断增大。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地震台站智能通信单元,能够在市电以及有线网络中断的特殊情况下进行观测数据的传输,保证地震监测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目的:提供一种地震台站智能通信单元,能够在市电以及有线网络中断的特殊情况下进行观测数据的传输,保证地震监测的可靠性。

2、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地震台站智能通信单元,包括单元主机、电源线缆以及防雷模块;单元主机包括主机壳体、双电源自动切换器、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充电电池、设备接口电路以及专网接口电路;

3、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充电电池、设备接口电路以及专网接口电路均设置于主机壳体内,且微处理器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设备接口电路以及专网接口电路电连接;在主机壳体的前侧面上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震台站智能通信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元主机、电源线缆(17)以及防雷模块(22);单元主机包括主机壳体、双电源自动切换器、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充电电池、设备接口电路以及专网接口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台站智能通信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主机壳体内还设置有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的市电检测电路以及电池检测电路;市电检测电路与防雷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池检测电路与充电电池的电源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台站智能通信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主机壳体的上侧面后边缘处设置有矩形凹槽(21),在矩形凹槽(21)处铰接安装有用于封盖矩形凹槽(21)的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震台站智能通信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元主机、电源线缆(17)以及防雷模块(22);单元主机包括主机壳体、双电源自动切换器、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充电电池、设备接口电路以及专网接口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台站智能通信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主机壳体内还设置有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的市电检测电路以及电池检测电路;市电检测电路与防雷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池检测电路与充电电池的电源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台站智能通信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主机壳体的上侧面后边缘处设置有矩形凹槽(21),在矩形凹槽(21)处铰接安装有用于封盖矩形凹槽(21)的防护盖板(18),在矩形凹槽(21)的侧边上设置有用于锁定防护盖板(18)的锁定单元;防雷模块(22)可拆卸安装在矩形凹槽(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震台站智能通信单元,其特征在于:锁定单元包括锁杆(24)以及压簧(26);在防护盖板(18)的侧边上设置有锁扣孔(19);在矩形凹槽(21)的侧边上设置有锁定槽(23);锁杆(24)滑动式安装在锁定槽(23)内,且端部贯穿伸入矩形凹槽(21)内;压簧(26)安装在锁定槽(23)内,且弹性支撑在锁杆(24)的端部上,用于推动锁杆(24)的另一端插入锁扣孔(19)中。

5.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晓易陈飞陈传华宫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地震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