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多相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0899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0
本申请涉及载药微球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相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多相复合微球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纳米羟基磷灰石90~100份;氧化石墨烯0.1~0.5份;聚乳酸50~600份。本申请提供的多相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纳米羟基磷灰石、氧化石墨烯以及聚乳酸三相之间的协同作用将赋予微球更为优越的性能,最后聚乳酸能被生物体内的溶菌酶降解生成天然的代谢物,无毒且能被生物体完全吸收,从而有效提高了多相复合微球的载药能力以及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的能力,有效解决了药物突释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载药微球的,尤其涉及一种多相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微球是一种有着极大开发和应用潜力的新型药物载体。它由天然高分子和无机材料(主要为无机矿物)耦合杂化产生,具有多种协同增效的优异理化性能。可实现药物的控制释放,在药物缓释领域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2、现有技术中存在各式各样的微球,有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得的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微球,虽然其具备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是载药性能差;有采用油包水乳液技术制备的负载柚皮素的聚乳酸微球,虽然其载药能力得到了提升,但是机械性能以及缓释能力较差。对于载药微球来说,微球突释是微球制剂中的主要问题,由于药物突释,短时间使体内血药浓度水平突然间升高而产生毒副反应。

3、总而言之,现有的微球存在缓释能力差、甚至会发生药物突释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相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旨在解决微球缓释能力差以及药物突释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p>

3、第一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相复合微球,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复合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羟基磷灰石与所述氧化石墨烯反应生成复合粉体,所述氧化石墨烯占所述复合粉体的比重为0.1%~0.5%,所述复合粉体与所述聚乳酸的质量比为1:0.5~6。

3.一种多相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粉体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钙源溶液中的钙的摩尔量与所述磷源溶液中的磷的摩尔量的比值为1:1.67。p>

6.如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相复合微球,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复合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羟基磷灰石与所述氧化石墨烯反应生成复合粉体,所述氧化石墨烯占所述复合粉体的比重为0.1%~0.5%,所述复合粉体与所述聚乳酸的质量比为1:0.5~6。

3.一种多相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粉体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钙源溶液中的钙的摩尔量与所述磷源溶液中的磷的摩尔量的比值为1:1.67。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秋华王涛吴文珊代小毅钟骏熙余宏吴晓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