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舒小君专利>正文

原油取样瓶塞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8908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有效防止原油溅出和挥发的原油取样瓶塞子,包括与原油瓶口相配合的塞子体,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塞子体的中央位置处开设有圆柱形空腔,该空腔的上端与下端均与外界相通;所述塞子体的上表面位于空腔的外围处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塞子体的上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与空腔的上开口相配合的密封垫、与环形凹槽相配合的密封装置、垫片以及紧固卡子,所述的密封装置与垫片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的密封装置、密封垫和垫片上均设置有与取样管相配合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塞子有效的避免了自动取样过程中原油的溅出和瓶中原油挥发物质的溢出,而且还保证了原油中的压力不至于过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原油取样瓶塞子,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可有效防止原 油溅出和挥发的原油取样瓶塞子。
技术介绍
在自动取样器取样过程中,由于取样管与取样瓶口径之间的间隙较大,并且没有 任何密封措施,同时取样时由于有一定的压力,使油品从取样瓶口喷溅出来,溅出的油品 喷洒在自动取样器内部到处都是,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自动取样器取样间隔的时间较长,原有取样瓶取样时无法加塞子,造成油品中的 轻组分大量挥发,特别是炎热的夏季油品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油品中的轻组分挥发的 较快。油气挥发不仅影响到密度测定的准确度,同时油气浓度过高也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有效防止原油溅出和挥 发的原油取样瓶塞子。本技术的原油取样瓶塞子,包括与原油瓶口相配合的塞子体,其特别之处在 于所述塞子体的中央位置处开设有圆柱形空腔,该空腔的上端与下端均与外界相通;所 述塞子体的上表面位于空腔的外围处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塞子体的上部由下至上依次设 置有与空腔的上开口相配合的密封垫、与环形凹槽相配合的密封装置、垫片以及紧固卡子, 所述的密封装置与垫片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的密封装置、密封垫和垫片上均设置有与取 样管相配合的通孔;在使用的过程中,取样管由上至下依次贯穿于紧固卡子、垫片、弹簧、密 封装置、密封垫、塞子体,所述紧固卡子上设置有用于把紧固卡子紧固到取样管上的紧固螺 母。在塞子体上开设空腔时可以保证塞子体的轴向与空腔的轴向相重合,这样就可保证空 腔恰好位于塞子体的中心位置处;环形凹槽位于塞子体的上表面,也可以保证环形凹槽的 轴线与空腔的轴线相重合,这就使得换向凹槽的中心位于塞子体的中心位置处。在使用的 过程中,密封装置以开口向下的形式与环形凹槽进行配合,且密封装置的中心开有与取样 管相配合的通孔;设置在密封装置下部的密封垫主要起到防止原油瓶中的原油挥发的作 用。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旋转紧固卡子上的紧固螺母可实现把紧固卡子固定在取样管上 的目的。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原油取样瓶塞子,所述密封装置为内部为空腔且下表面 开口的圆柱形状,过圆柱形状的密封装置的轴线的平面所截得的密封装置的形状为倒U 形;所述密封装置的内径大于环形凹槽的内径,环形凹槽的外径大于密封装置的外径。把密 封装置设计为内部为空腔且下表面开口的圆柱形状是为了与环形凹槽很好的配合,可以有 效的限制密封装置沿空腔的径向方向移动,更有利于维持密封装置对密封垫施加平衡的压 力。保证密封装置的内径大于环形凹槽的内径、环形凹槽的外径大于密封装置的外径的目 的是为了保证密封装置与环形凹槽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更加有利于原油的挥发气体散发到外界环境中去。本技术的原油取样瓶塞子,所述塞子体的内部空腔中设置有一套管,该套管 的内直径大于取样管的外直径。在塞子体的内部空腔中设置一套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内腔 与取样管之间始终有一定的间隙,保证原油挥发出来的气体可顺利的溢出。本技术的原油取样瓶塞子,所述的塞子体为木质材料。木质材料不仅不易被 原油腐蚀,而且还能达到很好的密封作用。本技术的原理在使用的过程中,取样管由上至下依次贯穿于紧固卡子、垫 片、弹簧、密封装置、密封垫、塞子体,通过调节紧固螺母可把紧固卡子固定在取样管的不同 位置,实现了对弹簧压缩量的调节,进而使得密封装置对密封垫的压力值进行调节,进而可 以调节原油瓶中原油的压力大小;当原油瓶内部的压力足以把密封垫顶开时,原油的挥发 物质就会通过取样管与空腔壁之间的空腔以及密封垫与塞子体之间的空腔溢出,溢出的挥 发气体再经过密封装置与环形凹槽之间的空隙溢出,这样即保证了原油瓶中的压力不至过 大,又避免了原油的挥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与原油瓶瓶口相配合的塞子体,且塞子体上 开设有取样管可贯穿的空腔,有效的避免了自动取样过程中原油的溅出;设置了起密封作 用的密封垫、起平衡压力作用的密封装置以及用于调节压力的弹簧和紧固卡子,不仅避免 了瓶中原油挥发物质的溢出,而且还保证了原油中的压力不至于过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塞子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塞子体,2空腔,3取样管,4环形凹槽,5密封装置,6密封垫,7弹簧,8紧固 卡子,9紧固螺母,10垫片,11通孔,12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给出了本技术的原油取样瓶塞子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塞子体1、 取样管3、密封装置5、密封垫6、弹簧7、紧固卡子8、紧固螺母9、垫片10、套管12。塞子体1 为由下至上横截面的直径依次增大的圆锥台形状,塞子体1上开设有贯通于塞子体1的上 表面和下表面的空腔2,该空腔2的轴线与塞子体1的轴线相重合,在空腔2的内部设置有 套管12,套管12的外表面与空腔2的内表面相接触。为了保证当原油瓶中的压力过大时 瓶中的气体可以溢出,套管12的内径应大于取样管3的外径。环形凹槽4开设在塞子体1 的上表面上,环形凹槽4的轴向与空腔2的轴向相重合;密封装置5为下表面开口且内部为 空腔的圆柱形状,如图3所示,密封装置5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取样管3相配合的通孔,密封 装置5被过密封装置轴线的平面所截取的形状为U形;为了保证原油瓶中的气体可以从环 形凹槽4中溢出,密封装置5的内径大于环形凹槽4的内径,环形凹槽4的外径大于密封装 置5的外径,即环形凹槽4的槽宽应大于密封装置侧壁的厚度。所示的密封垫6开有与取 样管3相配合的通孔,垫片10也开有与取样管3相配合的通孔。弹簧7为螺旋弹簧,螺旋4弹簧7的内径大于取样管3的外径。 在使用的过程中,取样管3由下至上依次贯穿于塞子体1、密封垫6、密封装置5、弹 簧7、垫片10、紧固卡子8,紧固卡子8上还设置有可调节紧固卡子8半径大小的紧固螺母 9,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紧固螺母9来实现把紧固卡子8固定在取样管3的不同 位置。密封装置5和垫片10与弹簧7的下端和上端分别为非固定式接触,通过改变紧固卡 子8在取样管3上的位置,可实现弹簧7有不同的压缩量,进而实现密封装置5对密封垫6 有不同的压力,也就实现了对原油瓶中的最大压力值进行调节。当原油瓶中的压力值大于 弹簧7所施加给密封垫6的压力值时,原油瓶中的气体就会通过取样管3与套管12之间的 空隙上升,顶开密封垫6之后再通过环形凹槽4与密封装置5之间的空隙溢出;气体排出后 在弹簧7的压力作用下密封装置5和密封垫6回复原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原油取样瓶塞子,包括与原油瓶口相配合的塞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子体(1)的中央位置处开设有圆柱形空腔(2),该空腔(2)的上端与下端均与外界相通;所述塞子体(1)的上表面位于空腔(2)的外围处开设有环形凹槽(4);所述塞子体(1)的上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与空腔(2)的上开口相配合的密封垫(6)、与环形凹槽(4)相配合的密封装置(5)、垫片(10)以及紧固卡子(8),所述的密封装置(5)与垫片(10)之间设置有弹簧(7),所述的密封装置(5)、密封垫(6)和垫片(10)上均设置有与取样管(3)相配合的通孔;在使用的过程中,取样管(3)由上至下依次贯穿于紧固卡子(8)、垫片(10)、弹簧(7)、密封装置(5)、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小君路士泉林明张涛李学忠刘莲宝史小荣刘广强马江德张晓丹郭淑华马业泉杨廷博张群
申请(专利权)人:舒小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