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机粮箱举升卸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8814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49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收获机粮箱举升卸粮装置,包括粮箱本体、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粮箱本体的一侧顶部铰接于第二支架上部,所述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滑动连接并可沿第一支架上下滑动;粮箱本体的另外相对两侧均设有举升油缸和翻转油缸,举升油缸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支架上,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支架上;翻转油缸的一端铰接于第二支架上,另一端铰接于粮箱本体的侧壁上。采用本技术,通过举升油缸可带动第二支架上下滑动,从而在卸粮时增加粮箱本体的卸粮高度,通过翻转油缸带动粮箱本体翻转可实现卸粮;由于卸粮高度可变,可适应不同规格的载具装车,避免了卸粮时因载具与粮箱高度差过大而漏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收获机果穗箱翻转卸粮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收获机粮箱举升卸粮装置


技术介绍

1、收获机的果穗箱卸粮时,通过液压油缸的伸缩端推动果穗箱绕其顶部的转轴翻转,使内部的果穗倾斜而出,完成卸粮。果穗箱顶部的转轴两端连接在支架上,液压油缸的固定端铰接于支架上,伸缩端铰接于箱体的两侧壁。因此,果穗箱最高卸粮高度取决于支架本身的高度,同时为了减小收获机上路行驶的限制,对收获机的整车高度也有限制,一般不能使支架的高度过高。

2、在以上条件限制下,收获机的最高卸粮高度为2.9米,在进行拖拉机、三轮车、轻卡等小型载具装粮时,尚可满足使用需求。但在进行2.9米以上的卡车装粮时,无法进行卸粮,从而不便与大型卡车配合收获作物,限制了作物收获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不增加整车高度的前提下提高收获机的最高卸粮高度。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收获机粮箱举升卸粮装置,包括粮箱本体、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粮箱本体的一侧顶部铰接于第二支架上部,所述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滑动连接并可沿第一支架上下滑动;所述粮箱本体的另外相对两侧均设有举升油缸和翻转油缸,所述举升油缸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支架上,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支架上;所述翻转油缸的一端铰接于第二支架上,另一端铰接于粮箱本体的侧壁上。

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5、采用本技术,通过举升油缸可带动第二支架上下滑动,从而在卸粮时增加粮箱本体的卸粮高度,通过翻转油缸带动粮箱本体翻转可实现卸粮;从而,在不增加整车高度的前提下,提高了收获机的最高卸粮高度;此外,由于卸粮高度可变,可适应不同规格的载具装车,避免了卸粮时因载具与粮箱高度差过大而漏粮。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加强架和两根相互平行且竖直布置的第一导柱,第一加强架位于两根第一导柱所在平面的一侧,且两根第一导柱的上部与下部均与第一加强架连接,第一导柱的上部设有斜撑,斜撑的上端固定于第一加强架上,斜撑的下端沿远离第一加强架的方向斜向下延伸;第二支架与第一导柱滑动连接并可沿第一导柱轴向滑动。

8、第一加强架与两根第一导柱形成了整体,提高了强度,便于对粮箱本体形成有效支撑;粮箱本体重心对第一支架产生的弯矩可传递至斜撑上,提高了结构稳定性。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加强架和两根相互平行且竖直布置的第二导柱,第二加强架位于两根第二导柱所在平面的一侧,且两根第二导柱的上部与下部均与第二加强架连接;第二导柱或第一导柱为空心结构,第二导柱与第一导柱同轴套设且滑动连接,且第二导柱或第一导柱的侧面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避让滑槽。

10、第二加强架与两根第二导柱形成了整体,提高了强度,便于对粮箱本体形成有效支撑;通过避让滑槽,避免了第二导柱与第一加强架的结构干涉、以及第一导柱与第二加强架的结构干涉,保证了第二导柱可沿第一导柱轴向滑动,且保证了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的整体性。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柱为空心结构并套于第一导柱上,第二导柱的侧面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避让滑槽;通过连接件穿过避让滑槽将第一加强架与第一导柱的上部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避让滑槽的两端均封闭,所述连接件为螺栓,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加强架与避让滑槽后连接第一导柱,且沿避让滑槽长度方向至少设有两根螺栓。

13、避让滑槽的两端封闭,提高了第二导柱的稳定性,可有效避免第二导柱脱离第一导柱;两根螺栓可沿着避让滑槽滑动,起到导向作用,螺栓的圆柱面可有效避免刮蹭磨损,运动流畅,机械寿命长。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柱的上部侧面还设有套筒,套筒向避让滑槽内延伸,套筒通过内螺纹与所述螺栓连接。

15、避让滑槽相对于套筒的运动与第二导柱相对于第一导柱的运动同步,导向效果好,使套筒所受的摩擦力与第一支架所受的摩擦力相对均匀,磨损小;同时,避免了螺栓的螺纹部分与第二导柱相互摩擦。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架与与避让滑槽之间还设有保护架,保护架正对避让滑槽的一侧为平面并贴合在第二导柱侧面,所述螺栓贯穿保护架;保护架与斜撑固定连接。

17、保护架可贴合第二导柱侧面滑动,避免了第一加强架的边角结构与第二导柱相互刮蹭,保证了第二导柱运动流畅,减小磨损。

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架与第二加强架分别位于两根第一导柱所在平面区域的相对两侧。

19、便于独立设计第一加强架与第二加强架,稳定性好。

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柱下端以及斜撑下端均设有支座。

21、通过支座便于将第一支架安装在收获机的机体上,结构稳定。

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柱下端的支座与举升油缸的下端铰接,第二导柱的上部设有铰接板,铰接板与举升油缸的上端铰接;第二导柱的下部设有铰接座,铰接座与翻转油缸的下端铰接。

23、通过举升油缸的两端铰接安装,避免了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微小窜动对举升油缸的影响,减小了举升油缸的应力,稳定性好;通过铰接板、铰接座,液压油缸的安装更便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获机粮箱举升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粮箱本体(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所述粮箱本体(1)的一侧顶部铰接于第二支架(3)上部,所述第二支架(3)与第一支架(2)滑动连接并可沿第一支架(2)上下滑动;所述粮箱本体(1)的另外相对两侧均设有举升油缸(4)和翻转油缸(5),所述举升油缸(4)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支架(2)上,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支架(3)上;所述翻转油缸(5)的一端铰接于第二支架(3)上,另一端铰接于粮箱本体(1)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获机粮箱举升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包括第一加强架(22)和两根相互平行且竖直布置的第一导柱(21),第一加强架(22)位于两根第一导柱(21)所在平面的一侧,且两根第一导柱(21)的上部与下部均与第一加强架(22)连接,第一导柱(21)的上部设有斜撑(23),斜撑(23)的上端固定于第一加强架(22)上,斜撑(23)的下端沿远离第一加强架(22)的方向斜向下延伸;第二支架(3)与第一导柱(21)滑动连接并可沿第一导柱(21)轴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获机粮箱举升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3)包括第二加强架(32)和两根相互平行且竖直布置的第二导柱(31),第二加强架(32)位于两根第二导柱(31)所在平面的一侧,且两根第二导柱(31)的上部与下部均与第二加强架(32)连接;第二导柱(31)或第一导柱(21)为空心结构,第二导柱(31)与第一导柱(21)同轴套设且滑动连接,且第二导柱(31)或第一导柱(21)的侧面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避让滑槽(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获机粮箱举升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柱(31)为空心结构并套于第一导柱(21)上,第二导柱(31)的侧面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避让滑槽(33);通过连接件穿过避让滑槽(33)将第一加强架(22)与第一导柱(21)的上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获机粮箱举升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滑槽(33)的两端均封闭,所述连接件为螺栓(6),螺栓(6)依次穿过第一加强架(22)与避让滑槽(33)后连接第一导柱(21),且沿避让滑槽(33)长度方向至少设有两根螺栓(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获机粮箱举升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柱(21)的上部侧面还设有套筒(7),套筒(7)向避让滑槽(33)内延伸,套筒(7)通过内螺纹与所述螺栓(6)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获机粮箱举升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架(22)与避让滑槽(33)之间还设有保护架(8),保护架(8)正对避让滑槽(33)的一侧为平面并贴合在第二导柱(31)侧面,所述螺栓(6)贯穿保护架(8);保护架(8)与斜撑(23)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获机粮箱举升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架(22)与第二加强架(32)分别位于两根第一导柱(21)所在平面区域的相对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获机粮箱举升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柱(21)下端以及斜撑(23)下端均设有支座(2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收获机粮箱举升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柱(21)下端的支座(24)与举升油缸(4)的下端铰接,第二导柱(31)的上部设有铰接板(9),铰接板(9)与举升油缸(4)的上端铰接;第二导柱(31)的下部设有铰接座(10),铰接座(10)与翻转油缸(5)的下端铰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获机粮箱举升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粮箱本体(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所述粮箱本体(1)的一侧顶部铰接于第二支架(3)上部,所述第二支架(3)与第一支架(2)滑动连接并可沿第一支架(2)上下滑动;所述粮箱本体(1)的另外相对两侧均设有举升油缸(4)和翻转油缸(5),所述举升油缸(4)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支架(2)上,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支架(3)上;所述翻转油缸(5)的一端铰接于第二支架(3)上,另一端铰接于粮箱本体(1)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获机粮箱举升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包括第一加强架(22)和两根相互平行且竖直布置的第一导柱(21),第一加强架(22)位于两根第一导柱(21)所在平面的一侧,且两根第一导柱(21)的上部与下部均与第一加强架(22)连接,第一导柱(21)的上部设有斜撑(23),斜撑(23)的上端固定于第一加强架(22)上,斜撑(23)的下端沿远离第一加强架(22)的方向斜向下延伸;第二支架(3)与第一导柱(21)滑动连接并可沿第一导柱(21)轴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获机粮箱举升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3)包括第二加强架(32)和两根相互平行且竖直布置的第二导柱(31),第二加强架(32)位于两根第二导柱(31)所在平面的一侧,且两根第二导柱(31)的上部与下部均与第二加强架(32)连接;第二导柱(31)或第一导柱(21)为空心结构,第二导柱(31)与第一导柱(21)同轴套设且滑动连接,且第二导柱(31)或第一导柱(21)的侧面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避让滑槽(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获机粮箱举升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柱(31)为空心结构并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毅张传磊杨前锋丁和平耿全孙玉良吕强强陈卓涵刘保腾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