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保护密贴地铁车站的复合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860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保护密贴地铁车站的复合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属于深基坑支护领域;本复合支护体系包括紧密贴合地铁车站主体设置的组合钢板桩、紧密贴合中心岛主体设置的导轨钢板,在两者之间通过钢支撑相连,并且两者之间开挖形成了深基坑和反压土体,本复合支护体系采用在反压土体中插设了若干条注浆导管;在开挖过程中,通过注浆导管向反压土体内注入水泥、水玻璃浆液材料,进而对反压土体进行加固,减少了土体开挖过程中时空效应带来的土体结构变形,提升了反压土体强度,有效控制了单侧大面积卸荷对地铁车站的影响;本复合支护体系的原理和结构简单,便于实施,可缩短工程周期,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深基坑支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保护密贴地铁车站的复合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当前,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地铁系统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城市区域建筑密度越来越高,针对密贴既有地铁车站开展新的建筑建设的情况势在必行。地铁车站周边基坑土体大面积开挖引起的卸荷对其变形影响很大,因此,在保护密贴地铁车站的结构不发生大变形的前提下,支护体系如何更好地运营,是当下城市轨道交通亟待解决的问题。

2、现有密贴地铁车站的支护体系方案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现有其他密贴工程建设时,基坑支护体系大多采用围护结构加基坑钢筋混凝土水平内支撑或常规斜抛撑。前者采用钢筋混凝土水平内支撑,在施工后期,混凝土支撑拆除过程比较复杂,噪音污染、粉尘污染严重且工程劳动强度大并造价较高;后者采用常规斜抛撑,导致基坑变形较大,并且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主体结构底板进行切割再进行二次浇筑,施工工期相对较长,工程成本较高。两种常规支护体系难以及时根据现场检测的基坑及周边建筑变形情况对支护体系进行调整或加固。为了应对上述问题,现有工程中采用了反压土辅助支撑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保护密贴地铁车站的复合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钢板桩(13)和导轨钢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保护密贴地铁车站的复合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压土体(11)采用二级放坡结构,坡面上铺设有混凝土层(14);所述注浆导管(15)穿过混凝土层(14)插设于所述反压土体(1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保护密贴地铁车站的复合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钢板桩(13)与所述导轨钢板(17)上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孔,用于连接钢支撑(4)的两侧;所述螺纹孔均采用呈阵列方式布置于所述组合钢板桩(13)与所述导轨钢板(17)上,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保护密贴地铁车站的复合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钢板桩(13)和导轨钢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保护密贴地铁车站的复合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压土体(11)采用二级放坡结构,坡面上铺设有混凝土层(14);所述注浆导管(15)穿过混凝土层(14)插设于所述反压土体(1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保护密贴地铁车站的复合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钢板桩(13)与所述导轨钢板(17)上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孔,用于连接钢支撑(4)的两侧;所述螺纹孔均采用呈阵列方式布置于所述组合钢板桩(13)与所述导轨钢板(17)上,所述组合钢板桩(13)与所述导轨钢板(17)的横竖方向上均开设有多条导轨(13-5),所述钢支撑(4)能够通过导轨(13-5)滑动至任意位置的螺纹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保护密贴地铁车站的复合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钢板桩(13)由多个钢板桩本体组合拼接形成,所述钢板桩本体包括密贴钢板(13-1)、波纹钢板(13-2)、拼接凹槽(13-3)、拼接凸槽(13-4)、导轨(13-5)和反压钢板(13-6);其中,密贴钢板(13-1)贴合地铁车站主体(10)设置,反压钢板(13-6)贴合反压土体(11)设置;多个波纹钢板(13-2)通过螺栓(13-7)相连,并设置于密贴钢板(13-1)和反压钢板(13-6)之间;密贴钢板(13-1)、波纹钢板(13-2)与反压钢板(13-6)均采用一侧开设拼接凹槽(13-3),另一侧设置拼接凸槽(13-4),用于多个钢板桩本体的拼接;多条导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彪徐士明赵学军邸光明赵燕宾刘少荣张朝许有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铁工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