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浮沉淀诱导结晶一体化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更好更方便的净化水质及除硬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混凝-沉淀/气浮作为常规的给水处理方式,因其拥有处理效果好且价格成本较低的优点,已经被普遍应用。目前,水处理设备在设计时,气浮、沉淀和诱导结晶往往通过独立的设施实现,如气浮池、沉淀池、诱导结晶池等等,这就导致水处理设施整体的规模大,不容易小型化,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浮沉淀诱导结晶一体化装置及控制方法。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浮沉淀诱导结晶一体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互通的一级絮凝池和二级絮凝池,所述一级絮凝池和所述二级絮凝池共用混凝搅拌模块,所述一级絮凝池连通进水管,所述进水管接通混凝剂pac加药模块;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气浮接触室,所述二级絮凝池通过混凝池出水口与所述气浮接触室连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浮沉淀诱导结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互通的一级絮凝池(10)和二级絮凝池(9),所述一级絮凝池(10)和所述二级絮凝池(9)上设置混凝搅拌模块(11),所述一级絮凝池(10)连通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接通混凝剂PAC加药模块(6);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气浮接触室(17),所述二级絮凝池(9)通过混凝池出水口(27)与所述气浮接触室(17)连通,所述二级絮凝池(9)和所述气浮接触室(17)均连通溶气模块(5),所述气浮接触室(17)的上方设置斜管沉淀室(18),所述斜管沉淀室(18)上方设置沉淀池集水渠(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浮沉淀诱导结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互通的一级絮凝池(10)和二级絮凝池(9),所述一级絮凝池(10)和所述二级絮凝池(9)上设置混凝搅拌模块(11),所述一级絮凝池(10)连通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接通混凝剂pac加药模块(6);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气浮接触室(17),所述二级絮凝池(9)通过混凝池出水口(27)与所述气浮接触室(17)连通,所述二级絮凝池(9)和所述气浮接触室(17)均连通溶气模块(5),所述气浮接触室(17)的上方设置斜管沉淀室(18),所述斜管沉淀室(18)上方设置沉淀池集水渠(12),所述沉淀池集水渠(12)上方设置有刮渣机(13),所述刮渣机(13)的一端设置有气浮排渣管(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沉淀诱导结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搅拌模块(11)包括设置于所述一级絮凝池(10)和二级絮凝池(9)的搅拌电机,搅拌电机所连接的搅拌轴延伸至所述一级絮凝池(10)和二级絮凝池(9),所述搅拌轴上设置分别处于所述一级絮凝池(10)和二级絮凝池(9)中的搅拌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浮沉淀诱导结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絮凝池(10)设置于所述二级絮凝池(9)内且位于所述二级絮凝池(9)上方,搅拌电机设置于所述一级絮凝池(10)上方,搅拌电机所连接的搅拌轴采用内外轴套接设计,搅拌轴贯穿所述一级絮凝池(10)延伸至二级絮凝池(9),内外轴分别耦合搅拌电机,内外轴上分别设置搅拌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沉淀诱导结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接触室(17)中对应所述混凝池出水口(27)设置气浮接触室隔板(2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瑞宝,潘章斌,宋武昌,陈发明,林珂,王永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城市供排水水质监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