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序操作台有毒气体收集净化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08473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0:39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序操作台有毒气体收集净化处理系统,属于有毒气体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用于抽送有毒气体的吸排烟管系,所述吸排烟管系包括集气管、与集气管进气口连通的排烟管和设于排烟管下端的若干个进烟管,所述进烟管下端密封连接有气体收集罩,且收集罩下部内侧均匀设置有第一净化装置。本技术通过环形排列的第一净化装置,使收集罩与操作台之间形成环状风幕,包围操作台上的有毒气体,底部风幕驱使各操作台上的有毒气体快速转移至吸排烟管系中,避免操作台附近的员工的生命健康受到有毒气体的威胁,防止有毒气体朝向操作台的四周扩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有毒气体净化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工序操作台有毒气体收集净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工业生产过程中,含有硫化氢、氨气、tvoc、苯乙烯、氯气、甲醇、甲苯、烟尘等物质的有毒气体对工人的生命健康及外界环境构成威胁,tvoc是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英文缩写,以苯中毒为例,家具制造业、石油加工业、化工原料业、染料制造业等常见行业的工人,多患有慢性苯中毒这类职业病,硫化氢、氨、细颗粒烟尘等有害物质也容易引发各类疾病,因此现代化工厂中大多配备了有毒气体净化处理系统。

2、现有的有毒气体净化处理系统多采用加强通风和活性炭吸附过滤的方式,为工厂提供清新空气,或者在工厂中配置负离子发生器来消除空气中的有毒物质,避免因有毒气体扩散,对工人的生命健康及生态环境构成不利影响。然而该有毒气体净化处理系统的针对性较弱,气体处理速度缓慢,工序操作台上产生有毒气体时,附近的工人容易产生呼吸不畅,头痛,咳嗽的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休克,在通风的过程中,有毒气体还容易扩散至工厂内其他不易产生有毒气体的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工序操作台有毒气体收集净化处理系统。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工序操作台有毒气体收集净化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抽送有毒气体的吸排烟管系,所述吸排烟管系包括集气管、与集气管进气口连通的排烟管和设于排烟管下端的若干个进烟管,所述进烟管下端密封连接有气体收集罩,所述收集罩与所述操作台一一对应,且收集罩下部内侧均匀设置有第一净化装置,所述第一净化装置的气体输出端朝向所述操作台的边缘,且第一净化装置的气体输入端朝上设置,第一净化装置用于向操作台输出风幕,使操作台上的有毒气体流入收集罩,通过收集罩下部均匀分布的第一净化装置,使收集罩与操作台之间形成环状风幕,环状风幕内部构成一个防扩散空间,包围操作台上的有毒气体,风幕中抵达操作台的气流朝向操作台中心汇聚,使防扩散空间下方气压增大,驱使有毒气体快速涌向收集罩,从而使各操作台上的有毒气体通过收集罩进入吸排烟管系中,避免操作台附近的员工的生命健康受到有毒气体的威胁,防止有毒气体朝向操作台的四周扩散。

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排烟管靠近集气管的一侧设有旁路管,所述旁路管内侧设有第二净化装置。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集气管至少连通有两条排烟管,每条排烟管上的旁路管到集气管的距离均小于该条排烟管上任一进烟管到集气管的距离。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净化装置的中轴线与铅垂线的夹角为0~30°,所述旁路管与排烟管的夹角为10~45°。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集气管与排烟管之间设有第一止回阀,所述进烟管上设有第二止回阀,所述旁路管上设有第三止回阀。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净化装置包括气源和位于气源输出端方向上的正负氧离子发生装置。

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气源为风扇,所述收集罩上开设有与风扇进风口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一净化装置还包括固设于风扇排风口的导流管和设于正负氧离子发生装置外侧的扇形喷头,所述扇形喷头与导流管密封连接。

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集气管内侧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两层过滤网和设于两层过滤网之间的吸附层。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2、1)本技术通过收集罩下部均匀设置第一净化装置,使收集罩与操作台之间形成环状风幕,环状风幕内部构成一个防扩散空间,包围操作台上的有毒气体,底部风幕该空间下方气压增大,驱使各操作台上的有毒气体快速向上转移至吸排烟管系中,避免操作台附近的员工的生命健康受到有毒气体的威胁,防止有毒气体朝向操作台的四周扩散;

13、2)本技术通过导流管和扇形喷头将风扇排出的气体压缩为风幕,风幕在扇形喷头内形成时,携带正负氧离子发生装置所产生的气体离子流向操作台,对操作台上的有毒气体进行中和,并通过旁路管中的第二净化装置对气体进行二次净化,防止有毒气体污染环境;

14、3)本技术集气管内的气体穿越过滤组件时,活性炭吸附层再次对其进行净化,由于在排烟管上设置了可供助流的旁路管,防止过滤组件对气体的抽送构成阻碍,在排烟管和进烟管以及旁路管上设置止回阀,使系统兼顾有毒气体防扩散和高效过滤的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序操作台有毒气体收集净化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抽送有毒气体的吸排烟管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排烟管系包括集气管(1)、与集气管(1)进气口连通的排烟管(2)和设于排烟管(2)下端的若干个进烟管(3),所述进烟管(3)下端密封连接有气体收集罩(4),所述收集罩(4)与所述操作台一一对应,且收集罩(4)下部内侧均匀设置有第一净化装置(5),所述第一净化装置(5)的气体输出端朝向所述操作台的边缘,且第一净化装置(5)的气体输入端朝上设置,第一净化装置(5)用于向操作台输出风幕,使操作台上的有毒气体流入收集罩(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毒气体收集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2)靠近集气管(1)的一侧设有旁路管(6),所述旁路管(6)内侧设有第二净化装置(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毒气体收集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管(1)至少连通有两条排烟管(2),每条排烟管(2)上的旁路管(6)到集气管(1)的距离均小于该条排烟管(2)上任一进烟管(3)到集气管(1)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毒气体收集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装置(5)的中轴线与铅垂线的夹角为0~30°,所述旁路管(6)与排烟管(2)的夹角为10~4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毒气体收集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管(1)与排烟管(2)之间设有第一止回阀(8),所述进烟管(3)上设有第二止回阀(9),所述旁路管(6)上设有第三止回阀(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毒气体收集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装置(5)包括气源和位于气源输出端方向上的正负氧离子发生装置(5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毒气体收集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为风扇(502),所述收集罩(4)上开设有与风扇(502)进风口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一净化装置(5)还包括固设于风扇(502)排风口的导流管(503)和设于正负氧离子发生装置(501)外侧的扇形喷头(504),所述扇形喷头(504)与导流管(503)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毒气体收集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管(1)内侧设有过滤组件(11),所述过滤组件(11)包括两层过滤网(1101)和设于两层过滤网(1101)之间的吸附层(110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序操作台有毒气体收集净化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抽送有毒气体的吸排烟管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排烟管系包括集气管(1)、与集气管(1)进气口连通的排烟管(2)和设于排烟管(2)下端的若干个进烟管(3),所述进烟管(3)下端密封连接有气体收集罩(4),所述收集罩(4)与所述操作台一一对应,且收集罩(4)下部内侧均匀设置有第一净化装置(5),所述第一净化装置(5)的气体输出端朝向所述操作台的边缘,且第一净化装置(5)的气体输入端朝上设置,第一净化装置(5)用于向操作台输出风幕,使操作台上的有毒气体流入收集罩(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毒气体收集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2)靠近集气管(1)的一侧设有旁路管(6),所述旁路管(6)内侧设有第二净化装置(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毒气体收集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管(1)至少连通有两条排烟管(2),每条排烟管(2)上的旁路管(6)到集气管(1)的距离均小于该条排烟管(2)上任一进烟管(3)到集气管(1)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毒气体收集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装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义飞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河姆博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