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固型内存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8388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0:38
本技术涉及内存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固型内存条,包括主板,所述主板顶端边侧设置有COMe_AB座子连接器,所述COMe_AB座子连接器包括上连接器,所述上连接器顶端与内存条本体相连接固定,所述上连接器底端插设对接有对接座,且所述对接座底端与主板相连接固定,所述内存条本体边角位置处通过螺纹孔贯穿插设有第二螺栓,且所述第二螺栓末端插设在主板内部。本技术采用COMe_AB座子连接器,将常规金手指接触DDR内存条,更为COMe_AB座子连接器,通过四个边角设置的第二螺栓与一个边侧中心设置的第一螺栓,能够充分保证机器设备在振动的工作环境工作稳定,提供更好的接触效果,保证受振动冲击时,牢固可靠不会松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内存条,尤其涉及一种加固型内存条


技术介绍

1、随着市场需要,传统插槽式ddr内存条,应用在固定台式机,转向车载,军品,等领域对现有的插槽式金手指接触式ddr内存条,工作环境,稳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2、目前,常规的电脑主板都是采用dimm ddr插槽,靠插槽两边的固定扣来固定,如果应用在车载,高温,低温,湿热,温度冲击,高速振动时,主板的工作稳定性会大幅下降,振动时因固定扣不牢靠,双列直插式插槽受高温,低温,湿热,温度冲击很容易出现工作异常情况。所以需要一种加固型内存条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加固型内存条,包括主板,所述主板顶端边侧设置有come_ab座子连接器,所述come_ab座子连接器包括上连接器,所述上连接器顶端与内存条本体相连接固定,所述上连接器底端插设对接有对接座,且所述对接座底端与主板相连接固定,所述内存条本体边角位置处通过螺纹孔贯穿插设有第二螺栓,且所述第二螺栓末端插设在主板内部,所述内存条本体中心边侧位置处通过螺纹孔插设有第一螺栓,且所述第一螺栓末端插设在主板内部。

4、优选的,所述come_ab座子连接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come_ab座子连接器对称设置在主板边侧位置处,通过上连接器与对接座互插对接的方式,能够充分保证机器设备在振动的工作环境工作稳定。

5、优选的,所述主板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加固件,所述加固件包括下压板,所述下压板位于内存条本体上方,所述下压板右侧连接有两个侧板,且所述侧板底端连接有座板,所述座板中心位置处通过螺纹孔竖向贯穿插设有第二螺栓,通过第二螺栓转动可以对座板的位置进行调节。

6、优选的,所述下压板由两个口字形压板端与一个横板端组成,所述下压板的口字形压板端底端连接有海绵框,且所述海绵框底端与内存条本体表面相接触使用,通过下压板的口字形设计,降低与内存条本体的接触面积,避免影响内存条本体的散热效果。

7、优选的,两个所述侧板内侧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垫板,所述垫板与下压板边侧相连接固定,所述垫板中心位置处通过限位孔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且所述螺纹杆底端通过螺纹孔贯穿抵触板内部,所述抵触板左右两侧连接有滑块,且所述滑块通过滑槽嵌设在侧板内部,通过螺纹杆转动控制抵触板的移动距离,使抵触板在移动中抵触在内存条本体底端,进一步提高对内存条本体的支撑效果。

8、优选的,所述抵触板表面开设有矩形通槽,且矩形通槽边侧顶端设置有海绵板,所述海绵板顶端与内存条本体底端相抵触,通过抵触板的矩形通槽设计,降低抵触板与内存条本体的接触面积,避免影响内存条本体的散热。

9、优选的,所述内存条本体底端设置有风板,且所述风板等距分布在内存条本体底端,所述风板的高度与come_ab座子连接器高度相适配,通过风板的设计,对周围流动的风进行引导,提高内存条本体运行时的散热效果。

10、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通过设置come_ab座子连接器、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保证机器设备在最严酷的工作环境工作稳定,相较于传统的结构,本装置采用come_ab座子连接器,将常规金手指接触ddr内存条,更为come_ab座子连接器,通过四个边角设置的第二螺栓与一个边侧中心设置的第一螺栓,能够充分保证机器设备在振动的工作环境工作稳定,提供更好的接触效果,保证受振动冲击时,牢固可靠不会松动,come_ab座子连接器采用耐高低温的材质,几乎不受环境温度影响,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好。

12、2、通过设置加固件与固定件,实现对内存条本体安装后的稳定加固,本装置通过下压板提供下压力,抵触板提供上抬力,从而对安装后的内存条本体进行进一步定位,保证定位的稳固性,降低机箱晃动或者人为原因触碰而导致内存条本体产生的震动幅度,起到了对内存条本体的保护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固型内存条,包括主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顶端边侧设置有COMe_AB座子连接器(3),所述COMe_AB座子连接器(3)包括上连接器(31),所述上连接器(31)顶端与内存条本体(2)相连接固定,所述上连接器(31)底端插设对接有对接座(32),且所述对接座(32)底端与主板(1)相连接固定,所述内存条本体(2)边角位置处通过螺纹孔贯穿插设有第二螺栓(5),且所述第二螺栓(5)末端插设在主板(1)内部,所述内存条本体(2)中心边侧位置处通过螺纹孔插设有第一螺栓(4),且所述第一螺栓(4)末端插设在主板(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型内存条,其特征在于,所述COMe_AB座子连接器(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COMe_AB座子连接器(3)对称设置在主板(1)边侧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型内存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加固件(6),所述加固件(6)包括下压板(61),所述下压板(61)位于内存条本体(2)上方,所述下压板(61)右侧连接有两个侧板(62),且所述侧板(62)底端连接有座板(63),所述座板(63)中心位置处通过螺纹孔竖向贯穿插设有第二螺栓(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固型内存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板(61)由两个口字形压板端与一个横板端组成,所述下压板(61)的口字形压板端底端连接有海绵框(64),且所述海绵框(64)底端与内存条本体(2)表面相接触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固型内存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62)内侧设置有固定件(7),所述固定件(7)包括垫板(71),所述垫板(71)与下压板(61)边侧相连接固定,所述垫板(71)中心位置处通过限位孔转动连接有螺纹杆(72),且所述螺纹杆(72)底端通过螺纹孔贯穿抵触板(73)内部,所述抵触板(73)左右两侧连接有滑块(75),且所述滑块(75)通过滑槽嵌设在侧板(62)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固型内存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板(73)表面开设有矩形通槽,且矩形通槽边侧顶端设置有海绵板(74),所述海绵板(74)顶端与内存条本体(2)底端相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固型内存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存条本体(2)底端设置有风板(8),且所述风板(8)等距分布在内存条本体(2)底端,所述风板(8)的高度与COMe_AB座子连接器(3)高度相适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固型内存条,包括主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顶端边侧设置有come_ab座子连接器(3),所述come_ab座子连接器(3)包括上连接器(31),所述上连接器(31)顶端与内存条本体(2)相连接固定,所述上连接器(31)底端插设对接有对接座(32),且所述对接座(32)底端与主板(1)相连接固定,所述内存条本体(2)边角位置处通过螺纹孔贯穿插设有第二螺栓(5),且所述第二螺栓(5)末端插设在主板(1)内部,所述内存条本体(2)中心边侧位置处通过螺纹孔插设有第一螺栓(4),且所述第一螺栓(4)末端插设在主板(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型内存条,其特征在于,所述come_ab座子连接器(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come_ab座子连接器(3)对称设置在主板(1)边侧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型内存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加固件(6),所述加固件(6)包括下压板(61),所述下压板(61)位于内存条本体(2)上方,所述下压板(61)右侧连接有两个侧板(62),且所述侧板(62)底端连接有座板(63),所述座板(63)中心位置处通过螺纹孔竖向贯穿插设有第二螺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小员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通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