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环境绿化,具体涉及山地区多功能雨水湿地结构。
技术介绍
1、雨水湿地具有雨水调蓄与净化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作为未端调蓄设施也是城市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布局、调蓄水位等应与城市上游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及下游水系相衔接。一般的雨水湿地由进水口、前置塘、沼泽区(浅沼泽区和深沼泽区)、出水池、排水管等组成,占地面积一般较大。但山地区地势变化大,雨水湿地水平布设空间受到限制,且降雨径流量大且流速较快,携带的泥沙土壤较多,一般的雨水湿地结构不能有效减缓径流流速、蓄滞雨水,一般的雨水湿地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调控、径流污染控制浅沼泽区和深沼泽区等功能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山地区多功能雨水湿地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山地降雨后水流流速快和水流中较多泥沙杂质造成湿地结构功能受到影响的技术问题。
2、所述的山地区多功能雨水湿地结构,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水设施、前置塘、沼泽区和出水设施,所述进水设置包括立体拦污箱体和位于所述立体拦污箱体的顶部入口处
...【技术保护点】
1.山地区多功能雨水湿地结构,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水设施、前置塘(3)、沼泽区(4)和出水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设置包括立体拦污箱体(2)和位于所述立体拦污箱体(2)的顶部入口处的进水口(1),所述立体拦污箱体(2)的出水口(22)朝向所述前置塘(3),所述沼泽区(4)中设有阻挡水流的木质生态栅格板(7),所述木质生态栅格板(7)沿水流方向设有多层,每层设有至少一个木质生态栅格板(7),相邻两层的所述木质生态栅格板(7)相对交错布设,所述出水设施包括溢流坝(5)和排水管(11),所述排水管(11)连通所述沼泽区(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
...【技术特征摘要】
1.山地区多功能雨水湿地结构,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水设施、前置塘(3)、沼泽区(4)和出水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设置包括立体拦污箱体(2)和位于所述立体拦污箱体(2)的顶部入口处的进水口(1),所述立体拦污箱体(2)的出水口(22)朝向所述前置塘(3),所述沼泽区(4)中设有阻挡水流的木质生态栅格板(7),所述木质生态栅格板(7)沿水流方向设有多层,每层设有至少一个木质生态栅格板(7),相邻两层的所述木质生态栅格板(7)相对交错布设,所述出水设施包括溢流坝(5)和排水管(11),所述排水管(11)连通所述沼泽区(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区多功能雨水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塘(3)与所述沼泽区(4)之间的设有格栅墙一(6),所述沼泽区(4)靠近所述出水设施一侧设有格栅墙二(8),所述格栅墙二(8)下侧设有防污格栅,所述排水管(11)通过所述防污格栅连通所述沼泽区(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区多功能雨水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拦污箱体(2)包括箱体外壳,所述箱体外壳内由上到下依次包括有格栅滤板(15)、截污挂篮(16)、导流板(17)、过滤用物料(19)和过滤件(18),所述格栅滤板(15)设于顶部入口处,所述截污挂篮(16)设于所述导流板(17)和所述格栅滤板(15)之间,所述过滤用物料(19)装载所述过滤件(18)中,所述过滤件(18)顶部开放而中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振亚,李志军,闫峰陵,程昊,饶良懿,刘学文,饶丽,王剑,方程,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