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脱模的砼结构构件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825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0:37
本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脱模的砼结构构件成型模具,包括底框,所述底框的顶部一端固定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模,下模上贴合有上模,上模上设置有注料管,所述底框的顶部四角均固定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框,顶框的内部设置有位移组件,位移组件与上模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下模的底部内壁与底部外壁之间开设有门型通槽。本技术使得砼结构构件能够与上模形成有效的脱离,避免砼结构构件附在上模上出现后续坠落等意外,并利用顶料板将模具内的砼结构构件顶出,使得整个模具针对于砼结构构件具有很好的脱模效果,代替手动拿取砼结构构件的操作方式,使得脱模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具体是一种便于脱模的砼结构构件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1、砼结构就是混凝土,由粗细骨料、水泥、水等搅拌而成,有时为了增强其的强度,还会往里面加一些化学外加剂或钢筋构件,不仅抗压、抗拉性好,而且坚实耐用。砼结构构件有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件、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件,包括梁、柱、板、阳台、栏板、雨棚等等、砼结构构件在进行生产时,需要利用模具进行成型处理。

2、经检索,专利公开号为cn217751987u的一种便于脱模的砼结构构件成型模具,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一侧安装有下模主体,且下模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框,并且安装框的顶部设置有上模主体,所述下模主体顶部的四角位置处和上模主体底部的四角位置处皆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安装框顶部的两侧皆开设有凹槽。在实现该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砼结构构件在成型时,由于其重力的影响,在上模脱离下模时,并不会出现砼结构构件粘接在上模上的现象,所以需要将砼结构构件从下模内脱离,然而,现有技术中仍采用的是操作人员手动拿取下模内砼结构构件的操作方式,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脱模的砼结构构件成型模具,包括底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顶部一端固定有支撑架(2),且支撑架(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模(3),下模(3)上贴合有上模(5),上模(5)上设置有注料管,所述底框(1)的顶部四角均固定有支撑杆(9),且支撑杆(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框(7),顶框(7)的内部设置有位移组件,位移组件与上模(5)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下模(3)的底部内壁与底部外壁之间开设有门型通槽(22),且门型通槽(22)的四周内壁顶部吻合有顶料板(16),顶料板(16)的顶面与下模(3)的底部内壁齐平,所述顶料板(16)的底部设置有提升组件,且提升组件的一端与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脱模的砼结构构件成型模具,包括底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顶部一端固定有支撑架(2),且支撑架(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模(3),下模(3)上贴合有上模(5),上模(5)上设置有注料管,所述底框(1)的顶部四角均固定有支撑杆(9),且支撑杆(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框(7),顶框(7)的内部设置有位移组件,位移组件与上模(5)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下模(3)的底部内壁与底部外壁之间开设有门型通槽(22),且门型通槽(22)的四周内壁顶部吻合有顶料板(16),顶料板(16)的顶面与下模(3)的底部内壁齐平,所述顶料板(16)的底部设置有提升组件,且提升组件的一端与位移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同一个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模的砼结构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底框(1)一端内壁的双向螺杆(13),且底框(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轴(12),连接轴(12)的一端与双向螺杆(13)的一端相固定,所述底框(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导向槽(20),且双向螺杆(13)的外壁两端均螺接有贴合在第一导向槽(20)内壁的第一活动套座(14),两个第一活动套座(14)的顶部分别与顶料板(16)的底部两侧转动连接有推拉板(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模的砼结构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顶框(7)两端内壁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黄海波陈康健熊祚森练江山马三超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现代建筑部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