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全地形车,尤其涉及一种可越障丛林救援全地形车。
技术介绍
1、全地形车能够适用于多种地形,被广泛应用于野外探险、科考、搜救、侦查等领域。现有的全地形车主要还是以通行为主,通过简单的二轮履带式和轮胎搭配的结构来适用于一些地形。但是在丛林中,现有的全地形车不能挂接功能性装置,无法排除灌木、杂草等障碍物,需要骑行人员自带工具将灌木、杂草等障碍物清除,排障效率差,而且在丛林往往伴随着复杂的坡度地形,二轮履带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发生履带无法张紧而脱落的现象,行驶困难,维修较为麻烦,严重时会造成安全事故。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不足,本申请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越障丛林救援全地形车,解决了全地形车无法挂接功能性装置、排障效果差、难以应对复杂地形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可越障丛林救援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4、车体框架,所述车体框架后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越障丛林救援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越障丛林救援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框架包括底盘架、位于所述底盘架上方的用于安装所述前车盖的前车架、设置在底盘架上的位于所述前车架下方的中间连接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越障丛林救援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组件包括轮胎本体、同轴设置在所述轮胎本体上的制动盘、同轴设置在所述制动盘背离所述轮胎本体一侧的摇臂羊角、设置在所述摇臂羊角上端的上摇臂组件、设置在所述摇臂羊角下端的下摇臂组件、设置在所述摇臂羊角中部的转向杆、可拆卸设置在所述上摇臂组件上的减震器,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越障丛林救援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越障丛林救援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框架包括底盘架、位于所述底盘架上方的用于安装所述前车盖的前车架、设置在底盘架上的位于所述前车架下方的中间连接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越障丛林救援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组件包括轮胎本体、同轴设置在所述轮胎本体上的制动盘、同轴设置在所述制动盘背离所述轮胎本体一侧的摇臂羊角、设置在所述摇臂羊角上端的上摇臂组件、设置在所述摇臂羊角下端的下摇臂组件、设置在所述摇臂羊角中部的转向杆、可拆卸设置在所述上摇臂组件上的减震器,所述上摇臂组件与所述中间连接架中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摇臂组件与所述底盘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减震器上端与所述中间连接架上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向杆与所述转向支座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摇臂组件包括插设在所述摇臂羊角上端的上轴、第一上臂、第二上臂、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臂背离所述摇臂羊角一端的第一上连接套、设置在所述第二上臂背离所述摇臂羊角一端的第二上连接套、上套筒,所述第一上臂靠近所述摇臂羊角一端和第二上臂靠近所述摇臂羊角一端连接构成u形结构,所述上套筒插设在所述u形结构靠近所述摇臂羊角一端,所述上轴上端外周侧倾斜设置有斜轴,所述斜轴插设在所述上套筒内,所述下摇臂组件包括下套筒、倾斜设置在所述下套筒外周侧的第一下臂和第二下臂、设置在所述第一下臂背离所述摇臂羊角一端的第一下连接套,设置在所述第二下臂背离所述摇臂羊角一端的第二下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同江赫哲远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