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蜡笔原料的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7967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0:33
本技术涉及一种蜡笔原料的混合装置,包括阶梯台、设于阶梯台顶部的第一混料机构、设于阶梯台顶部并低于第一混料机构的第二混料机构、以及设于第一混料机构与第二混料机构之间的调色机构;第一混料机构包括第一罐体、固定在第一罐体底部的第一搅拌电机、固定在第一罐体底部内壁上的第一锥形板、竖直并可转动的穿插连接在第一锥形板中心的第一搅拌轴、多个固定在第一搅拌轴上并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均匀设置的第一搅拌杆、以及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一罐体顶部开口处的第一罐盖;本技术使颜料能在混料的过程中完全的溶解,无需后续调整,进而能准确控制浆料的色泽度以简化操作并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此外,还显著提升了原料的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蜡笔原料的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1、蜡笔是儿童学习色彩画的常用工具,它是将颜料掺在蜡里制成的笔,没有渗透性,是靠附着力固定在画面上;蜡笔的生产工艺包含了较多步骤,主要有浇铸法和挤压法两种方式,但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必须经过原料混合的步骤,所谓原料混合就是将融化后的蜡、硬脂酸、苯乙烯等原料溶解到甲醇溶液中并添加颜料以制得带有颜色的浆料,而为了保证浆料中的各原料能充分混合,就必须借助混料设备;现有的混料设备只进行一次混合,颜料随其他原料一次性加入到容器中,导致颜料很容易与部分原料结成小体积的团状物,进而导致颜料的溶解速度较慢,致使浆料在结束混合之后,仍有未溶解的结团颜料,并在浆料的储存过程中持续溶解并加深浆料的颜色,这样就使浆料的色泽度无法准确控制,一旦色泽度没有达到标准,只能再次对浆料进行调色,因此导致操作较为麻烦,既费时又费力;此外,现有的混料设备只具备圆周方向上的搅拌功能,导致原料的混合效果欠佳,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将混料过程分两次进行,进而能准确控制浆料的色泽度以简化操作并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还显著提升了原料混合效果的蜡笔原料的混合装置。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蜡笔原料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阶梯台、设于阶梯台顶部的第一混料机构、设于阶梯台顶部并低于第一混料机构的第二混料机构、以及设于第一混料机构与第二混料机构之间的调色机构;所述第一混料机构包括第一罐体、固定在第一罐体底部的第一搅拌电机、固定在第一罐体底部内壁上的第一锥形板、竖直并可转动的穿插连接在第一锥形板中心的第一搅拌轴、多个固定在第一搅拌轴上并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均匀设置的第一搅拌杆、以及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一罐体顶部开口处的第一罐盖,所述第一搅拌电机的转动轴竖直向上穿过第一罐体的底部并同心固定在第一搅拌轴的下端,所述第一罐体的底部前侧可转动的连接在阶梯台的顶部,所述第一罐盖的顶部后侧边缘开设有第一弓形进料孔,所述第一混料机构还包括背架和第一摇晃气缸,所述背架竖直固定在阶梯台的顶部并位于第一罐体的后方,所述第一摇晃气缸的固定端可转动的连接在背架上,所述第一摇晃气缸的伸缩端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一罐体的后侧外壁上;所述第一罐体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下侧边缘与第一罐体的底部内壁齐平;所述第二混料机构包括第二罐体、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二罐体顶部开口处的第二罐盖、固定在第二罐盖顶部的第二搅拌电机、竖直并可转动的穿插连接在第二罐盖中的第二搅拌轴、多个固定在第二搅拌轴上的第二搅拌杆、倒置固定在第二罐体内部并位于第二搅拌轴下方的第二锥形板、插接在第二罐体前侧下方的出料管、以及设于第二锥形板与第二罐体底部内壁之间的螺旋输送器,所述第二搅拌电机的转动轴竖直向下设置并同心固定在第二搅拌轴的上端,所述第二锥形板的中心开设有第二出料孔,所述第二罐盖的顶部后侧开设有第二弓形进料孔,所述第二罐体的底部可转动的连接在阶梯台的顶部;所述第二混料机构还包括第二摇晃气缸,所述第二摇晃气缸的固定端可转动的连接在阶梯台的顶部并位于第二罐体的后方,所述第二摇晃气缸的伸缩端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二罐体的后侧外壁上;所述调色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罐体前侧外壁上的调色罐、横向设于调色罐底部前方的第一分流槽、插接在调色罐与第一分流槽之间的第一出液管、横向设于第一罐体底部前侧并位于第一分流槽下方的第二分流槽、以及插接在第一罐体与第二分流槽之间并与第一出料口相互连通的第二出液管。

3、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流槽的内部底面上形成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斜面,两个所述第一斜面上均开设有多个从左往右依次横向分布的第一出液孔;所述第二分流槽的内部底面上形成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二斜面,两个所述第二斜面上均开设有多个从左往右依次横向分布的第二出液孔。

4、优选地,所述第二罐体的顶部还固定有接液斗,所述接液斗的底部开口处设于第二弓形进料孔的上方,所述接液斗的底面上开设有多个从左往右依次分布的格栅孔。

5、优选地,所述第一罐体的前侧内壁上还固定有两个竖直设置的导向条,两个所述导向条均设于第一出料口的上方,两个所述导向条之间还设有竖直分布的弧形挡板,所述第一罐盖的顶部前侧边缘开设有弧形槽孔,所述弧形挡板的上端穿过弧形槽孔并伸出到第一罐盖的上方,两个所述导向条的内侧边缘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相互设置的翻边,两个所述翻边分别设于弧形挡板的左右两侧边缘的内侧。

6、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杆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搅拌杆的上下两端均向外形成有一个倾斜设置并相互平行的折弯段,下侧的一个所述折弯段设于第一锥形板的顶部上方并平行于第一锥形板的顶部。

7、优选地,所述螺旋输送器包括横向设置的筒体、横向并同心设于筒体内部的螺旋杆、以及固定在筒体内端外壁上的输送电机,所述筒体的上侧外壁上开设有与第二出料孔相互连通的进料孔,所述筒体的外端开口处与出料管的内端开口处相互连通。

8、优选地,所述出料管的外端开口处还串设有阀门。

9、优选地,所述第一罐盖的上方还设有与第一弓形进料孔同心设置的扇形封板,所述扇形封板的内端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一罐盖的顶部。

10、优选地,所述阶梯台的前侧还固定有倾斜设置的接料板,所述接料板前低后高的设于阀门的下方。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将混料过程分两次进行,并将颜料在原料完成第一次混合后借助第一分流槽以滴状缓慢融合到位于第二分流槽内的原料中,再借助第二分流槽使混有颜料的原料以滴状落入到接液斗中,最后在第二罐体内进行第二次的混合,这样就有效避免了颜料与部分原料结成小体积的团状物,进而使颜料能在混料的过程中完全的溶解,从而使调色步骤能在混料的过程中全部完成,无需后续调整,进而能准确控制浆料的色泽度以简化操作并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此外,本技术还能使原料混合过程中前后摇晃翻滚,进而显著提升了原料的混合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蜡笔原料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阶梯台、设于阶梯台顶部的第一混料机构、设于阶梯台顶部并低于第一混料机构的第二混料机构、以及设于第一混料机构与第二混料机构之间的调色机构;所述第一混料机构包括第一罐体、固定在第一罐体底部的第一搅拌电机、固定在第一罐体底部内壁上的第一锥形板、竖直并可转动的穿插连接在第一锥形板中心的第一搅拌轴、多个固定在第一搅拌轴上并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均匀设置的第一搅拌杆、以及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一罐体顶部开口处的第一罐盖,所述第一搅拌电机的转动轴竖直向上穿过第一罐体的底部并同心固定在第一搅拌轴的下端,所述第一罐体的底部前侧可转动的连接在阶梯台的顶部,所述第一罐盖的顶部后侧边缘开设有第一弓形进料孔,所述第一混料机构还包括背架和第一摇晃气缸,所述背架竖直固定在阶梯台的顶部并位于第一罐体的后方,所述第一摇晃气缸的固定端可转动的连接在背架上,所述第一摇晃气缸的伸缩端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一罐体的后侧外壁上;所述第一罐体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下侧边缘与第一罐体的底部内壁齐平;所述第二混料机构包括第二罐体、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二罐体顶部开口处的第二罐盖、固定在第二罐盖顶部的第二搅拌电机、竖直并可转动的穿插连接在第二罐盖中的第二搅拌轴、多个固定在第二搅拌轴上的第二搅拌杆、倒置固定在第二罐体内部并位于第二搅拌轴下方的第二锥形板、插接在第二罐体前侧下方的出料管、以及设于第二锥形板与第二罐体底部内壁之间的螺旋输送器,所述第二搅拌电机的转动轴竖直向下设置并同心固定在第二搅拌轴的上端,所述第二锥形板的中心开设有第二出料孔,所述第二罐盖的顶部后侧开设有第二弓形进料孔,所述第二罐体的底部可转动的连接在阶梯台的顶部;所述第二混料机构还包括第二摇晃气缸,所述第二摇晃气缸的固定端可转动的连接在阶梯台的顶部并位于第二罐体的后方,所述第二摇晃气缸的伸缩端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二罐体的后侧外壁上;所述调色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罐体前侧外壁上的调色罐、横向设于调色罐底部前方的第一分流槽、插接在调色罐与第一分流槽之间的第一出液管、横向设于第一罐体底部前侧并位于第一分流槽下方的第二分流槽、以及插接在第一罐体与第二分流槽之间并与第一出料口相互连通的第二出液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蜡笔原料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槽的内部底面上形成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斜面,两个所述第一斜面上均开设有多个从左往右依次横向分布的第一出液孔;所述第二分流槽的内部底面上形成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二斜面,两个所述第二斜面上均开设有多个从左往右依次横向分布的第二出液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蜡笔原料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罐体的顶部还固定有接液斗,所述接液斗的底部开口处设于第二弓形进料孔的上方,所述接液斗的底面上开设有多个从左往右依次分布的格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蜡笔原料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的前侧内壁上还固定有两个竖直设置的导向条,两个所述导向条均设于第一出料口的上方,两个所述导向条之间还设有竖直分布的弧形挡板,所述第一罐盖的顶部前侧边缘开设有弧形槽孔,所述弧形挡板的上端穿过弧形槽孔并伸出到第一罐盖的上方,两个所述导向条的内侧边缘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相互设置的翻边,两个所述翻边分别设于弧形挡板的左右两侧边缘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蜡笔原料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杆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搅拌杆的上下两端均向外形成有一个倾斜设置并相互平行的折弯段,下侧的一个所述折弯段设于第一锥形板的顶部上方并平行于第一锥形板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蜡笔原料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器包括横向设置的筒体、横向并同心设于筒体内部的螺旋杆、以及固定在筒体内端外壁上的输送电机,所述筒体的上侧外壁上开设有与第二出料孔相互连通的进料孔,所述筒体的外端开口处与出料管的内端开口处相互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蜡笔原料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的外端开口处还串设有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蜡笔原料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盖的上方还设有与第一弓形进料孔同心设置的扇形封板,所述扇形封板的内端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一罐盖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蜡笔原料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台的前侧还固定有倾斜设置的接料板,所述接料板前低后高的设于阀门的下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蜡笔原料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阶梯台、设于阶梯台顶部的第一混料机构、设于阶梯台顶部并低于第一混料机构的第二混料机构、以及设于第一混料机构与第二混料机构之间的调色机构;所述第一混料机构包括第一罐体、固定在第一罐体底部的第一搅拌电机、固定在第一罐体底部内壁上的第一锥形板、竖直并可转动的穿插连接在第一锥形板中心的第一搅拌轴、多个固定在第一搅拌轴上并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均匀设置的第一搅拌杆、以及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一罐体顶部开口处的第一罐盖,所述第一搅拌电机的转动轴竖直向上穿过第一罐体的底部并同心固定在第一搅拌轴的下端,所述第一罐体的底部前侧可转动的连接在阶梯台的顶部,所述第一罐盖的顶部后侧边缘开设有第一弓形进料孔,所述第一混料机构还包括背架和第一摇晃气缸,所述背架竖直固定在阶梯台的顶部并位于第一罐体的后方,所述第一摇晃气缸的固定端可转动的连接在背架上,所述第一摇晃气缸的伸缩端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一罐体的后侧外壁上;所述第一罐体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下侧边缘与第一罐体的底部内壁齐平;所述第二混料机构包括第二罐体、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二罐体顶部开口处的第二罐盖、固定在第二罐盖顶部的第二搅拌电机、竖直并可转动的穿插连接在第二罐盖中的第二搅拌轴、多个固定在第二搅拌轴上的第二搅拌杆、倒置固定在第二罐体内部并位于第二搅拌轴下方的第二锥形板、插接在第二罐体前侧下方的出料管、以及设于第二锥形板与第二罐体底部内壁之间的螺旋输送器,所述第二搅拌电机的转动轴竖直向下设置并同心固定在第二搅拌轴的上端,所述第二锥形板的中心开设有第二出料孔,所述第二罐盖的顶部后侧开设有第二弓形进料孔,所述第二罐体的底部可转动的连接在阶梯台的顶部;所述第二混料机构还包括第二摇晃气缸,所述第二摇晃气缸的固定端可转动的连接在阶梯台的顶部并位于第二罐体的后方,所述第二摇晃气缸的伸缩端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二罐体的后侧外壁上;所述调色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罐体前侧外壁上的调色罐、横向设于调色罐底部前方的第一分流槽、插接在调色罐与第一分流槽之间的第一出液管、横向设于第一罐体底部前侧并位于第一分流槽下方的第二分流槽、以及插接在第一罐体与第二分流槽之间并与第一出料口相互连通的第二出液管。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森炎
申请(专利权)人:宁海县顺隆文教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