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阀水压潜孔锤及其循环冲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768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阀水压潜孔锤,涉及潜孔锤技术领域。它包括外缸、上接头、钻头、内缸、活塞、第一蓄能器和第二蓄能器,第一蓄能器位于缸盖底部,第二蓄能器位于缸盖顶部;活塞的活塞杆与内缸下部围成潜孔锤前腔,活塞上部的活塞头与内缸、第一蓄能器下部围成潜孔锤后腔;第一蓄能器进出水口与潜孔锤后腔连通,第二蓄能器进出水口与上接头的进水孔连通;第二蓄能器和内缸与外缸之间有夹壁;内缸左侧由上到下依次开有后腔进水孔和前腔进水孔,内缸内壁开有内缸凹槽,内缸凹槽位于后腔进水孔和前腔进水孔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费用低,冲击能量大能效高,使用水压低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这种无阀水压潜孔锤的循环冲击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潜孔锤,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无阀水压潜孔锤。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这种无阀水压潜孔锤的循环冲击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水压潜孔锤技术如专利cn1756888a公开的水压潜孔锤,为高压水为介质驱动潜孔锤冲击工作,具有无粉尘污染工作环境和能效高的优点,但是存在结构复杂、制造困难,环状活塞面积小,需要水压力太高,冲击能较小,活塞滑动工作面多介质泄露量大,水道曲折能效低的问题。

2、因此,现亟需开发一种结构简单、冲击能量大、能效高的水压潜孔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无阀水压潜孔锤。

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为了提供这种无阀水压潜孔锤的循环冲击方法。

3、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阀水压潜孔锤,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缸、上接头、钻头、内缸、活塞、第一蓄能器和第二蓄能器,所述上接头锁紧在外缸顶部,所述钻头从外缸底部安装在外缸内,所述内缸安装在外缸内,所述活塞安装在内缸内;缸盖与内缸螺纹固定,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阀水压潜孔锤,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缸(1)、上接头(2)、钻头(3)、内缸(4)、活塞(5)、第一蓄能器(6)和第二蓄能器(7),所述上接头(2)锁紧在外缸(1)顶部,所述钻头(3)从外缸(1)底部安装在外缸(1)内,所述内缸(4)安装在外缸(1)内,所述活塞(5)安装在内缸(4)内;缸盖(41)与内缸(4)螺纹固定,所述第一蓄能器(6)位于缸盖(41)底部,所述第二蓄能器(7)位于缸盖(41)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阀水压潜孔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的活塞杆(51)上设置排水槽(56),所述排水槽(56)与前腔进水孔(b)耦合

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阀水压潜孔锤,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缸(1)、上接头(2)、钻头(3)、内缸(4)、活塞(5)、第一蓄能器(6)和第二蓄能器(7),所述上接头(2)锁紧在外缸(1)顶部,所述钻头(3)从外缸(1)底部安装在外缸(1)内,所述内缸(4)安装在外缸(1)内,所述活塞(5)安装在内缸(4)内;缸盖(41)与内缸(4)螺纹固定,所述第一蓄能器(6)位于缸盖(41)底部,所述第二蓄能器(7)位于缸盖(41)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阀水压潜孔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的活塞杆(51)上设置排水槽(56),所述排水槽(56)与前腔进水孔(b)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阀水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通途鑫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