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伟民专利>正文

可移动能量储存基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7325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量存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能量储存基站。是由框架和装设在框架内的能量存储单元,以及用以存储电能的蓄电池,控制存储、释放的单路控制器组成。框架内隔有至少两层、四列的空腔,在最下层的空腔内放置有成列的蓄电池,其余各空腔内放置有能量存储单元,每列蓄电池与一个单路控制器连接,单路控制器分别和该列上的每层能量存储单元的发电、电动一体机、能量存储器上的传感器连接,发电、电动一体机外接太阳能、风能等其他能量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各种零散能量进行集中存储,按需供给,可为边远地区及特定地点提供离网供能,做为应急供电使用。可广泛应用在多种领域,扩展性强。供给的能量为电能、动能,绿色环保、无污染。(*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量存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能量储存基站。二、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燃料(燃油、燃气等)、蓄电池、物质反应(核能)这些常 规能源之间缺少一个容量、时限、条件的平衡点,故其之间相互转换时耗能巨大。燃料向其 他能量形式的转换率较低,在燃烧时还会释放有害气体,且其多是不可再生资源,故使用的 成本非常大;蓄电池储能时间较长,无法长时间、不间断使用;核能则技术要求非常高,无 法在日常生活中普及。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向人们提供一种随时随地,快速的将能量进 行多点存储,然后向外按需集中输出的可移动能量储存基站。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可移动能量储存基站,是由框架和装设在框架 内的能量存储单元,以及用以存储电能的蓄电池,控制存储、释放的单路控制器组成。框架 内隔有至少两层、四列的空腔,在最下层的空腔内放置有成列的蓄电池,其余各空腔内放置 有能量存储单元,每列蓄电池与一个单路控制器连接,单路控制器分别和该列上的每层能 量存储单元的发电、电动一体机、能量存储器上的传感器连接,发电、电动一体机外接太阳 能、风能等其他能量收集装置。由于实行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对各种零散能量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能量储存基站,是由框架和装设在框架内的能量存储单元,以及用以存储电能的蓄电池,控制存储、释放的单路控制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框架内隔有至少两层、四列的空腔,在最下层的空腔内放置有成列的蓄电池,其余各空腔内放置有能量存储单元,每列蓄电池与一个单路控制器连接,单路控制器分别和该列上的每层能量存储单元的发电、电动一体机、能量存储器上的传感器连接,发电、电动一体机外接太阳能、风能等其他能量收集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可移动能量储存基站,是由框架和装设在框架内的能量存储单元,以及用以存储电能的蓄电池,控制存储、释放的单路控制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框架内隔有至少两层、四列的空腔,在最下层的空腔内放置有成列的蓄电池,其余各空腔内放置有能量存储单元,每列蓄电池与一个单路控制器连接,单路控制器分别和该列上的每层能量存储单元的发电、电动一体机、能量存储器上的传感器连接,发电、电动一体机外接太阳能、风能等其他能量收集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能量储存基站,其特征在于能量存储单元包括发电、电 动一体机,串联在其后,并由其带动的能量存储器,在最后一个能量存储器的连动轴上连接 有手摇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能量储存基站,其特征在于能量存储器包括轨迹盘、夕卜 壳、发条、轨迹球支架,外壳内套有发条,发条包套在轨迹盘转轴外,轨迹盘侧固定轨迹球支 架,轨迹球支架上端与外壳固定连接,外壳固定座于底座上,底座固定在框架内的空腔底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能量储存基站,其特征在于轨迹盘包括一个螺旋轨道 圆盘和连接在螺旋轨道圆盘中心的轨迹盘转轴,在螺旋轨道圆盘中心开孔,孔圆周外的圆 周面上开有螺旋状滑槽,在孔内连接有轨迹盘转轴,轨迹盘转轴另端外表面装设有轴承,在 轨迹盘转轴外包裹有发条,发条外罩有外壳,外壳和轨迹盘扣接为一空腔盘,发条一端与轨 迹盘转轴连接,另端与外壳内壁连接,外壳一圆周面敞口,另一圆周面中心开孔,前述轨迹 盘转轴上的轴承固定在该孔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能量储存基站,其特征在于在轨迹盘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忠保刘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刘伟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