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世昌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椎间盘骨质增生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7241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膏剂,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椎间盘骨质增生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治疗椎间盘骨质增生的中药膏剂,其特殊之处在于:由以下组分制成:当归、羌活、独活、威灵仙、地龙、鸡血藤、虫、白芥子、乌梢蛇、骨碎补、皂角刺、透骨草、川牛膝、桂枝、木瓜、杜仲、防风、麻黄、五加皮、桑寄生、穿山甲、乳香、没药、血竭、麝香、梅花冰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膏剂专门用于治疗椎间盘骨质增生,施于局部组织内的药物浓度显著高于其血液浓度,故发挥作用充分,局部疗效明显优于内治,且取效迅速,适应症广,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少。共治疗690例,总有效率达9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膏剂,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椎间盘骨质增生的中药膏剂及其制 备方法。
技术介绍
椎间盘骨质增生是一种多症状的骨科疾病,不同病人、不同病因、发生部位不同其 所表现出来的椎间盘骨质增生症状也有所差异,一般可分为椎间盘膨出、突出或脱出。随 着年龄的增长,关节的软骨逐渐退化,细胞的弹性减小,骨关节在不知不觉中被磨损,尤其 是活动量较大的颈、腰、膝关节及足跟,损伤的关节软骨在没有血管供给营养时就很难修 复,这时在关节软骨的周围血液循环比较旺盛,就会出现代偿性软骨增长,此即为骨质增生 的前身,时间久了增生的软骨又被钙化,这就是骨质增生。骨质增生一般如无症状,无需治 疗,可一旦出现症状,就转化到了病理状态,严重时可致畸或致瘫。骨质增生也叫骨刺、骨 关节病,包括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是由构成关节软 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而导致的。关节边缘形成骨刺,薄膜肥厚等等变化而出 现的骨破坏所引起的继发性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变形,当受到异常负荷时会引起关节疼痛, 活动受限,病人常有腰骶部疼痛症状,疼痛较深,疼痛可轻可重,轻的久坐后才产生症状,重 者痛不可忍,卧床不起,稍动就痛,翻身极为困难。该病慢性发病时间长,难根治易复发,十 分顽固。目前西医的治疗手段多采用抗炎镇痛药物,疗效低,副作用大,依赖性强,一旦停药 易复发,而采用手术治疗禁忌症多、创伤重、花费多且有一定危险性,术后恢复时间长,而且 术后有复发的可能。而传统的中药煎剂煎熬过程麻烦费时,又难服用,旅行携带也不方便, 口服疗效不迅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治疗椎间盘 骨质增生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椎间盘骨质增生的中药膏剂,其特殊之处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制成当归20-40 份威灵仙20-40份慮虫20-40 份骨碎补10-30份川牛膝10-30份杜仲10-30 份五加皮10-30份乳香20-40 份 羌活10-30份 地龙10-30份 白芥子10-30份 皂角刺10-30份 桂枝10-30份 防风10-30份 桑寄生10-30份 没药20-40份独活10-30份 鸡血藤10-30份 乌梢蛇20-40份 透骨草10-30份 木瓜10-30份 麻黄10-30份 穿山甲20-40份 血竭20-40份麝香1-3份梅花冰片10-20份。本专利技术治疗椎间盘骨质增生的中药膏剂,其优选的方案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当归30份羌活20份独活20份威灵仙30份地龙20份鸡血藤20份塵虫30份白芥子20份乌梢蛇30份骨碎补20份皂角刺20份透骨草20份川牛膝20份桂枝20份木瓜20份杜仲20份防风20份麻黄20份五加皮20份桑寄生20份穿山甲30份乳香30份没药30份血竭30份麝香2份梅花冰片15份。本专利技术治疗椎间盘骨质增生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取药油将5升油放入锅内加热熬至40°C _80°C,将所述重量份数的各原料药当归、羌活、独活、威灵仙、地龙、鸡血藤、扁虫、白芥子、乌梢蛇、骨碎补、皂角刺、透骨草、 川牛膝、桂枝、木瓜、杜仲、防风、麻黄、五加皮、桑寄生陆续下锅,熬至诸药物外表呈深褐色、 内部焦黄色为度,将药渣捞出,把药渣与药油分离净尽;(2)熬药油将分离的药油倾入细瓷盆内,等沉淀后进行过滤,将滤过的药油复入 锅内,先小火后大火熬制,并不停地搅动3-8小时;(3)下丹将铅丹均勻撒在步骤(2)制得的药油中,搅拌,每5升油用铅丹1200 克-3000克,当烟由青色变成白色并有膏药的香味放出表示膏药已成;(4)膏药去火毒把膏药熬成后,倾入备好的冷水盆中,倾倒时将水朝一个方向搅 转,使膏药倾入后集聚成整团,侵泡3-7天,每日换新水数次以除去火毒;(5)下细料将已拔除火毒的膏药块放在锅内加热,使其融化,然后加入穿山甲、 乳香、没药、血竭、麝香、梅花冰片的细末搅勻;(6)膏药摊涂将膏药摊涂为膏药贴即得。步骤(1)中的油是指含有低分子脂肪酸的油。使用方法把膏药文火烤融化后贴患部,每贴贴6天,30天为一疗程,因是慢性病 用药,一般1-6个疗程治愈。禁忌孕妇禁用;皮肤有溃疡过敏慎用。因为原料药各有不同的耐热力,同时煎熬又很难掌握火侯,所以细小药易于炸焦 而变性,一般按煎透的难、易先将大根茎、骨肉、坚果等放入油中,次放枝梗、种子等,最后放 细小籽种花叶等。下药后如有漂浮在油面的药物,需用漏勺压沉,数分钟后将诸药翻搅一次再压沉, 如此反复数次即‘三上三下’使诸药均能煎透以达到更好的揭取药物的有效成分,这一操作 煎至诸药焦(不可焦而变炭)即诸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焦黄色为度,用漏勺将药渣捞 出,把药渣与药油分离净尽。这一过程需用25-30分钟。去药渣时油的温度为200°C -250°C, 但也可根据药料的不同及煎熬的难易,灵活掌握温度与时间,总之火力不宜太大,以防药料 焦枯变质,常以文火煎熬去渣后再将药油继续煎熬10分钟。熬药油是熬制膏药的一个关键,因熬油适中与否决定了膏药的质量,若油熬的不 到火侯则膏药质较松软,膏贴受热流动而不能固着患部;若熬油太过,不但出膏少,更主要 的是膏药质硬,粘着力小容易脱落或者造成废品。熬油恰到好处的标志是所谓的‘滴水成 珠’,即以搅棒蘸油滴于冷水中,油滴在水中不散开并凝聚成一团呈饼状。若油液散开说明 油还未熬好即‘太嫩’,需要再熬再试,至油熬成时,要举大火炼油3-5分钟,待油的温度为 3000C -360°C时,立即将锅离火。还可以从发生的烟色来判断成否,油熬至沸,发青色烟,但 烟很淡,当青烟由淡变浓并发灰白色时再熬,则烟又渐渐由青色变白色,并带有清香味表示 油即将熬成。因膏药季节不同,夏天每5升油用铅丹2400-3000克,冬季用铅丹1200克,春秋 两季以2100克为宜,下丹后铅丹与药油在高温下迅速发生化学变化,油立刻起珠沸腾,此 时必须不断搅动或酌情少喷点凉水则油沫自落,由于铅丹与油发生化学变化,使油由黄褐 色稀浆变成黑褐色的稠膏。在一系列变化中放出大量具有刺激性的青烟,此时应速搅动,让 烟与热尽可能飞散,不然会发生燃烧使膏药变质。当烟由青色变成白色时并有膏药的香味 放出表示膏药已成,这时以少量冷水倒入膏药中激之则发生爆响声,烟大出,继续加强搅动 3-5分钟,以除去烟毒然后离火。熬成的膏药黑而有光泽者佳,下丹多少要注意季节,一般春夏季节应当增加铅丹 的用量,因天气热膏药易软化,冬秋季节可酌情减少用量,下丹的火侯也各不相同,大体可 分两种a.大火‘武火’能加速这一变化的进行,使下丹时间缩短;b.小火‘文火’,下丹时要小火慢慢撒勻并充分搅拌,以保证油和丹的化合作用。下丹时要不停地搅动,防止油沸外溢,也可防止窝烟影响膏药的质量和色泽,故有 “膏药黑之功在于熬,亮之功在于搅”。检查膏药的老嫩方法;可取少量样品滴入水中,数秒 钟后取出,如试之粘手,撕之细丝不断则表示过嫩;如撕之即断表示过老;如不粘手,稀稠 适当,即表示膏药已成。膏药熬制中的“老”或“嫩”是很重要的一环,熬的“太老”则脆而 硬,没有粘性,“太嫩”则粘性太大并有弹性不能固定,在贴敷部位容易移动,而且很难揭下, 所以膏药的“老嫩”一定要适中,火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治疗椎间盘骨质增生的中药膏剂,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当归20 40份 羌活10 30份 独活10 30份威灵仙20 40份地龙10 30份 鸡血藤10 30份虫20 40份 白芥子10 30份乌梢蛇20 40份骨碎补10 30份皂角刺10 30份透骨草10 30份川牛膝10 30份桂枝10 30份 木瓜10 30份杜仲10 30份 防风10 30份 麻黄10 30份五加皮10 30份桑寄生10 30份穿山甲20 40份乳香20 40份 没药20 40份 血竭20 40份麝香1 3份梅花冰片10 20份。FSA00000288560500011.tif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椎间盘骨质增生的中药膏剂,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 数的组分制成独活20份 鸡血藤20份 乌梢蛇30份 透骨草20份 木瓜20份 麻黄20份 穿山甲30份 血竭30份当归30份 威灵仙30份 fi虫30份 骨碎补20份 川牛膝20份 杜仲20份 五加皮20份 乳香30份 麝香2份羌活20份 地龙20份 白芥子20份 皂角刺20份 桂枝20份 防风20份 桑寄生20份 没药30份 梅花冰片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椎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金涛韩金帅韩世昌
申请(专利权)人:韩世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