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冷热联供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冷热联供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07148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热联供热回收系统,包括吸收式制冷制热系统、空调机组表冷/加热系统、厂区热水供暖系统、空调机组新风预热/再热系统、能量控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冷热联供热回收系统,依托于工艺设备的一级热回收,用于碳纤维车间,亦可用于其他产生高温高热废气的工艺生产车间,该系统集吸收式制冷制热系统、空调机组表冷/加热系统、厂区热水供暖系统、空调机组新风预热/再热系统、能量控制系统于一体,可实现热量的多级利用和多方位利用,利用低品位能源实现制冷制热,并可根据热回收子系统的实际需冷需热情况进行准确计量,大大节约能源,为工业厂房的节能减排以及“双碳双控”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温废气热回收,尤其涉及一种冷热联供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化工化纤领域,有许多工艺生产车间,例如碳纤维的氧化碳化车间,这类车间内的工艺设备(例如氧化炉和炭化炉),在生产时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废气,温度可达600~700℃,废气经过工艺专业的一级热回收后,温度尚有300℃以上,若此部分废气经过环保装置(例如水洗塔)处理后直接排放,则会伴随大量的热量损失,造成能源浪费,在国家能耗“双控”和“双碳”背景下,如何将此类余热进行多方位多级回收利用,形成一种“热回收用户生态圈”,并对各热回收用户进行精确能量计量和能量调节,具有一定重要意义,特别是碳纤维领域,某些成品存放需要一定的净化环境,为满足净化的恒温恒湿和洁净度要求,空调机组需要在夏季进行再热,在这种情况下,热回收系统显的尤为必要。

2、目前相关专利中,cn 201420078799披露了一种冷暖联供锅炉连排热能回收和废水利用装置,其包括汽包(1)、连排扩容器(2)、除氧器(3)、制冷循环系统和制热循环系统。该专利可以实现锅炉连排热能的回收和废水的利用,但对于热回收的利用仅局限于单级利用,利用效率较低。cn201420006623.5披露了一种针对化工厂的将空气连续加热的余热回收系统,其包括吸收式热泵、前储水罐、过滤装置、水泵、空气预热器、后储水罐以及板式换热装置等,该专利可以实现废热水的热量回收并用于空气的加热,但未形成能量的梯级利用和多方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冷热联供热回收系统,旨在解决低品位能源再利用问题。通过多级热回收,将不同品位的热量进行多层次回收利用,并通过能量控制系统,对热回收系统进行能量调节和精确计量,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利用范围,形成一种“热回收用户生态圈”,避免了目前技术中利用效率低和利用范围小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热联供热回收系统,包括:

4、吸收式制冷制热系统、空调机组表冷/加热系统、厂区热水供暖系统、空调机组新风预热/再热系统、能量控制系统;

5、所述能量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阀1~4、热量表1~4、控制运算单元;

6、需要进行加热的工艺设备、所述控制阀1和热量表1和第一换热器组成一级热回收单元;所述吸收式制冷制热系统、空调机组表冷/加热系统、控制阀2、热量表2和第二换热器组成二级热回收单元;所述厂区热水供暖系统、控制阀3、热量表3和第三换热器组成三级热回收单元;所述空调机组新风预热/再热系统、控制阀4、热量表4和第四换热器组成四级热回收单元;

7、所述一级热回收单元、二级热回收单元、三级热回收单元和四级热回收单元依次设置于高温设备的高温废气排放管路下游。

8、进一步地,所述吸收式制冷制热系统包括分气缸、集水器、多台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所述空调机组表冷/加热系统包括冷热水供水箱、冷热水回水箱、多个空调机组的表冷/加热段。

9、进一步地,每台所述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均分别与所述冷热水供水箱和冷热水回水箱连接;所述吸收式制冷制热系统可以实现冷、热工况的切换,用于空调机组表冷/加热系统的制冷和制热。

10、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2和热量表2设置于所述集水器与第二换热器的连接管路上。

11、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3和热量表3设置于所述厂区热水供暖系统与第三换热器的热水回水连接管路上。

12、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4和热量表4设置于所述空调机组新风预热/再热系统与第四换热器的热水回水连接管路上。

13、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运算单元对所述吸收式制冷制热系统、空调机组表冷/加热系统、厂区热水供暖系统、空调机组新风预热/再热系统进行热量计量和控制。

14、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机组新风预热/再热系统可以产生45℃热水供水/40℃热水回水用于空调新风系统的冬季预热和净化空调的夏季再热。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6、本专利技术的冷热联供热回收系统,依托于工艺设备的一级热回收,用于碳纤维车间,亦可用于其他产生高温高热废气的工艺生产车间,该系统集吸收式制冷制热系统、空调机组表冷/加热系统、厂区热水供暖系统、空调机组新风预热/再热系统、能量控制系统于一体,可实现热量的多级利用和多方位利用,利用低品位能源实现制冷制热,并可根据热回收子系统的实际需冷需热情况进行准确计量,大大节约能源,为工业厂房的节能减排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热联供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联供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制冷制热系统包括分气缸、集水器、多台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所述空调机组表冷/加热系统包括冷热水供水箱、冷热水回水箱、多个空调机组的表冷/加热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联供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台所述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均分别与所述冷热水供水箱和冷热水回水箱连接;所述吸收式制冷制热系统可以实现冷、热工况的切换,用于空调机组表冷/加热系统的制冷和制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联供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2和热量表2设置于所述集水器与第二换热器的连接管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联供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3和热量表3设置于所述厂区热水供暖系统与第三换热器的热水回水连接管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联供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4和热量表4设置于所述空调机组新风预热/再热系统与第四换热器的热水回水连接管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联供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运算单元对所述吸收式制冷制热系统、空调机组表冷/加热系统、厂区热水供暖系统、空调机组新风预热/再热系统进行热量计量和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联供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新风预热/再热系统可以产生45℃热水供水/40℃热水回水用于空调新风系统的冬季预热和净化空调的夏季再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热联供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联供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制冷制热系统包括分气缸、集水器、多台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所述空调机组表冷/加热系统包括冷热水供水箱、冷热水回水箱、多个空调机组的表冷/加热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联供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台所述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均分别与所述冷热水供水箱和冷热水回水箱连接;所述吸收式制冷制热系统可以实现冷、热工况的切换,用于空调机组表冷/加热系统的制冷和制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联供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2和热量表2设置于所述集水器与第二换热器的连接管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孝邦严峰钱骐邢玉林王涛顾冬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