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利用包膜技术制备水剂药肥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利用包膜技术制备水剂药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7005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包膜技术制备水剂药肥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包膜技术,对农药进行三层包膜,使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裂解,可控制药肥的释放速率,降低用药量和农药气味,提高有效性和环保性;以及通过对单质元素肥分别进行包膜,使元素间物理隔离,互相不产生化学反应和拮抗作用;最后将包膜好的农药和元素肥进行混配得到水剂药肥。由此所制备的水剂药肥不仅兼顾了肥料的速效和持效,致使作物不会产生快速脱肥和缺素症等病征,且将其施用于农作物根部后,可一次性完成浇水、施肥和防治病虫害,可使农业生产省工、省时、省力,从而达到提质增效降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和肥料,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利用包膜技术制备水剂药肥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高端经济作物在中国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设施农业及智慧农业的日益普及,人工和农药化肥在农业生产成本中占比也越来越大,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植物的生长、防治病虫害,提高植物的品质和产量,人们经常将农药和肥料混合施用达到施肥和防治的双重效果,但两者混合后易出现药效分解,理化性质不稳定的现象,从而影响药效和肥力的发挥。

2、药肥是指将保护植物生长的农药和促进植物生长的肥料结合在一起,克服农药使用中与肥料自然相遇相减的影响,使农药和肥料均处于最佳施用期使用,从而既能提供作物营养需求,又能有效防治植物病虫草害,可以节省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作物经济效益。

3、当前我国液体肥料利用率普遍偏低,这不仅给农民在经济上造成损失,也对作物的品质和农业环境产生严重不良影响。而造成液体肥料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上所销售的液体肥料大都以大量元素肥,中微量元素肥,氨基酸、腐殖酸、微生物液体菌肥为主流,肥料元素不完整,肥力不全面;并且,目前市面上的液体药肥很少,其仅是将农药和肥料简单混合后进行包膜,但农药与肥料直接接触后会产生化学反应,而致使药效降低甚至失效,且对农药有降解等。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利用包膜技术将农药和肥料混合,避免相互反应而降低药效和肥效的水剂药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包膜技术制备水剂药肥的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利用包膜技术制备水剂药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a、农药包膜母液的制备:

5、(1)将5-50%农药采用有机溶剂进行溶解,得到农药原液,备用;

6、(2)选用1/3农药原液,边剪切边加温至60℃,加入1.5-3%高分子化学包膜剂,剪切,然后加入0.3-1%固化剂,剪切;再加入1/3的农药原液,边剪切边加入1.5-3%半合成高分子化学包膜剂,充分剪切搅拌后加入0.3-1%固化剂,继续剪切后停止升温;最后加入剩余的1/3农药原液,剪切搅拌并加入1.5-3%天然高分子包膜剂和0.3-1%固化剂,充分剪切搅拌后得到农药包膜原液;

7、(3)将20-40%酵素液、5-10%分散剂、0.5-1%消泡剂和10-20%水混合,充分剪切搅拌均匀后加入4-10%农药包膜原液和0.1-0.25%黄原胶,经搅拌均匀后,得到农药包膜母液;

8、b、包膜肥料的制备:将10-15%中量元素硅、钙、镁和4-10%微量元素硼、锌、铁、铜、钼等单质元素肥单独超微粉碎至250-300目后,分别加入1.5-3%天然高分子包膜剂充分剪切搅拌,再加入0.3-1%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不同元素的包膜肥料;

9、c、水剂药肥的制备:在反应釜中按顺序加入20-30%酵素液、10-20%水和5-10%农药包膜母液,搅拌均匀后,加入40-60%大量元素氮、磷、钾、0.5-1.5%脲酶抑制剂、0.01-0.7%硝化抑制剂,得到药液i;最后向药液i中加入6-16%不同元素的包膜肥料,充分搅拌均匀后,即可得到水剂药肥。

10、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农药原液的制备过程如下:

11、①将9%二甲苯置于搅拌机中搅拌,加入30%毒死蜱使其完全溶解后,加入3%囊皮,混匀后得到组份一;

12、②将水、1.5%明胶、0.5%甲醛混匀后,得到组份三;

13、③在反应釜中依次加入40%水、0.5%naoh、0.1%黄原胶、0.1%苯甲酸钠、2%六聚磷酸钠和0.2%消泡剂,剪切10min,物料混匀后,得到组份二;

14、④在反应釜中缓慢加入组份一,剪切5min,物料发白即可;然后再缓慢加入组份三,剪切3min,升温至60℃,保温3h,即可得到农药原液。

15、优选地,步骤(1)-步骤(3)中,所述剪切为于剪切搅拌加温一体机中剪切,剪切时间为20-40min。

16、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高分子化学包膜剂为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维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17、所述半合成高分子化学包膜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18、所述天然高分子膜剂为明胶、海藻酸钠、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19、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固化剂为乙酸、乙醇、甲醛或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20、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分散剂为有机阴离子分散剂;所述消泡剂为有机水性消泡剂。

21、作为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水剂药肥。

22、作为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所述水剂药肥在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

23、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利用包膜技术制备水剂药肥的方法,其有益效果为:

24、(1)本专利技术的药肥不仅兼顾了肥料的速效和持效,使作物不会产生快速脱肥和缺素症等病征;且通过将水剂药肥施用于农作物根部或喷施于叶片,待药肥缓慢释放后,可传导至作物的根、茎、叶部,实现体内循环,可防治地下地上的病虫害,还能降低紫外线分解。

25、(2)本专利技术为了避免农药加入液相肥料中出现分解,理化性状不稳定的问题,其采用三层包膜剂包膜农药,在温度达到20-22℃时第一层膜开始裂解释放,在温度达到25-28℃时第二层膜开始裂解释放,在温度达到30-32℃时第三层膜开始裂解释放;由此可控制药肥的释放速率,降低用药量和农药气味,有效性和环保性大幅提高;

26、(3)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包膜技术把作物需要的16种全元素肥即有机、无机、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和有益元素熔为一炉,将单质元素分别进行包膜,使元素间物理隔离,不忌酸碱,理化性状稳定,可一次性施用,分层次释放,互相不产生化学反应和拮抗作用;

27、(4)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农药全部是低毒和植物源、生物源原药,经两年的大田试验示范,瓜果蔬菜没有检测出农残,特别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及重金属残留;需要注意的是,在作物采收前一个月需停用本药肥;

28、(5)经大量应用实践,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水剂药肥肥效期60-90天,药效期90-130天,产品稳定性达2年(不发生化学反应,沉淀,絮凝和药效衰减现象);

29、(6)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药和肥融为一体,使用水剂药肥一体化技术,将药肥从根部给药,一次性完成浇水、施肥和防治病虫害,可使农业生产省工、省时、省力,从而达到提质增效降成本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包膜技术制备水剂药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包膜技术制备水剂药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农药原液的制备过程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包膜技术制备水剂药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步骤(3)中,所述剪切为于剪切搅拌加温一体机中剪切,剪切时间为20-4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包膜技术制备水剂药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高分子化学包膜剂为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维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包膜技术制备水剂药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固化剂为乙酸、乙醇、甲醛或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包膜技术制备水剂药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分散剂为有机阴离子分散剂;所述消泡剂为有机水性消泡剂。

7.一种由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水剂药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剂药肥在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包膜技术制备水剂药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包膜技术制备水剂药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农药原液的制备过程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包膜技术制备水剂药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步骤(3)中,所述剪切为于剪切搅拌加温一体机中剪切,剪切时间为20-4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包膜技术制备水剂药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高分子化学包膜剂为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雄飞邹远彬
申请(专利权)人:丽江益嘉农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