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隧道管幕结构的施工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隧道管幕结构的施工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6998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隧道管幕结构的施工方法及装置,其中,隧道管幕结构隧道管幕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个管节沿周向依次打入岩土层,形成一环形结构;在各管节远离岩土层的一端安装管节接头,其中,管节接头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插入管节内并与管节的侧壁抵接;在各管节接头的第二端对应插入另一管节;将各管节接头的第二端的管节打入岩土层,形成另一环形结构;返回执行在各管节远离岩土层的一侧安装管节接头的步骤,直至所有管节施工完成,获得管幕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相邻的两个管节之间安装管节接头,使得分段的管节在打入岩土层时始终在一条直线上,不会错位,同时管节接头使得管节的连接处不会渗水,提高了其防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管幕结构的施工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为缓解交通压力,地下隧道的建设日渐发展,在面对城市内具有河流或沿海城市的情况,车辆需要从桥上穿过水域,但大桥客通量有限,容易发生拥堵,因此需要建立地下隧道。

2、由于隧道的长度限制,隧道外的管幕通常由诸多管节拼接制成,在水下建立地下隧道时,其连接处的防水防渗性能尤为重要,现有技术的管节拼接工艺在其连接处直接拼接,导致防水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管幕结构的施工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隧道施工时,管节拼接处防水性不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隧道管幕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将多个管节沿预设顺序打入岩土层,形成一环形结构;

4、在各所述管节远离岩土层的一端安装管节接头,其中,管节接头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插入所述管节内并与所述管节的侧壁抵接;

5、在各所述管节接头的第二端对应插入另一管节;

6、将插入各所述管节接头的第二端的所述管节打入岩土层,形成另一所述环形结构;

7、返回执行所述在各管节远离岩土层的一端安装管节接头的步骤,直至所有所述管节施工完成,获得所述管幕结构。

8、优选地,所述将多个管节沿预设顺序打入岩土层,形成一环形结构的步骤包括:

9、使用顶管机顶进一所述管节,其中,所述管节包括主管和分设于所述主管两侧的辅管;

10、将所述管节打入所述岩土层;

11、返回执行所述使用顶管机顶进一所述管节的步骤,直至所有所述管节打入所述岩土层,形成所述环形结构。

12、优选地,所述使用顶管机顶进一所述管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13、在所述岩土层的预设位置处分别插入独立钢管作为先导管;

14、所述将所述管节打入所述岩土层,形成所述环形结构的步骤包括:

15、参照所述先导管的轨迹将各所述管节打入所述岩土层,形成所述环形结构。

16、优选地,所述主管、所述辅管和所述先导管均为圆管,所述主管的直径为2.0m~2.1m,所述辅管的直径为1.9m~2m,所述先导管的直径为2.1m~2.2m。

17、优选地,所述管节接头的外壁设置有密封槽和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靠近所述第一端设置;

18、所述在各所述管节远离岩土层的一端安装管节接头的步骤包括:

19、在所述管节接头的密封槽内套设密封胶圈;

20、将所述管节接头的所述第一端插入所述管节远离岩土层的一端,其中,所述密封胶圈将所述管节与所述管节接头密封;

21、从所述第二端推动所述管节接头直至所述管节的侧壁与所述限位凸起抵接。

22、优选地,所述管节接头的外侧设置有插筒,所述插筒的直径小于所述管节的直径,所述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插筒的外壁上,所述将所述管节接头的所述第一端插入所述管节远离岩土层的一端的步骤包括:

23、将与所述第一端同侧的所述插筒与所述管节的开口对准;

24、从所述第二端推动所述管节接头,以使所述管节接头的第一端插入所述管节远离岩土层的一端。

25、优选地,所述将所述管节接头的所述第一端插入所述管节远离岩土层的一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26、通过止退装置抵紧所述管节。

27、优选地,所述返回执行所述使用顶管机顶进一所述管节的步骤,直至所有所述管节打入所述岩土层,形成所述环形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28、对沿周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管节之间进行切割填补支护,以填充相邻的两个所述管节之间的间隙。

29、优选地,所述对沿周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管节之间进行切割填补支护,以填充相邻的两个所述管节之间的间隙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30、在各所述管节内填充冷冻液;

31、驱动所述冷冻液在所述管节内循环直至将所述管节周围的岩土层冻结。

32、优选地,所述驱动所述冷冻液在所述管节内循环直至所述管节周围的岩土层冻结的步骤之后包括:

33、对所述管幕结构的内腔的土方进行开挖形成容置腔,其中,所述环形结构围成所述内腔;

34、在所述容置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基础设施。

3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装置,所述装置通过上述的隧道管幕结构的施工方法施工制成。

36、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在沿周向打入管节形成环形结构后,在环形结构的每个管节的一端安装管节接头,管节接头一端插入位于岩土层内的管节,另一端与下一管节连接,从而使得分段的管节在打入岩土层时始终在一条直线上,不会错位,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7、1、通过管节围成环形结构,对环形结构内部的岩土进行开挖时,管节支撑周围的岩土,防止垮塌,提高了施工稳定性;

38、2、通过设置管节接头使得相邻的管节之间的安装更加简单快捷,提高施工效率;

39、3、通过管节接头密封使得管节的连接处不会渗水,提高了其防水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管幕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管幕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多个管节沿预设顺序打入岩土层,形成一环形结构的步骤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管幕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顶管机顶进一所述管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管幕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所述辅管和所述先导管均为圆管,所述主管的直径为2.0m~2.1m,所述辅管的直径为1.9m~2m,所述先导管的直径为2.1m~2.2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管幕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节接头的外壁设置有密封槽和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靠近所述第一端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管幕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节接头的外侧设置有插筒,所述插筒的直径小于所述管节的直径,所述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插筒的外壁上,所述将所述管节接头的所述第一端插入所述管节远离岩土层的一端的步骤包括: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管幕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管节接头的所述第一端插入所述管节远离岩土层的一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隧道管幕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返回执行所述使用顶管机顶进一所述管节的步骤,直至所有所述管节打入所述岩土层,形成所述环形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隧道管幕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沿周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管节之间进行切割填补支护,以填充相邻的两个所述管节之间的间隙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隧道管幕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所述冷冻液在所述管节内循环直至所述管节周围的岩土层冻结的步骤之后包括:

11.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通过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隧道管幕结构的施工方法施工制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管幕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管幕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多个管节沿预设顺序打入岩土层,形成一环形结构的步骤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管幕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顶管机顶进一所述管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管幕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所述辅管和所述先导管均为圆管,所述主管的直径为2.0m~2.1m,所述辅管的直径为1.9m~2m,所述先导管的直径为2.1m~2.2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管幕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节接头的外壁设置有密封槽和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靠近所述第一端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管幕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节接头的外侧设置有插筒,所述插筒的直径小于所述管节的直径,所述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插筒的外壁上,所述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朋亮谢江胜刘冰高永吉孙引浩卫凯李龙吉罗国红郭彦召张奇刘江熊杰魏鑫朱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城建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