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导技术的岩石高温与冲击波耦合试验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6644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超导技术的岩石高温与冲击波耦合试验装置及方法,其高强度舱体外围设置有高温超导线圈,并通过液氮使高温超导线圈的温度在试验时达到临界温度,可在高强度舱体内部形成稳定的磁场,使粒子速度传感器能在稳定的磁场中更准确地检测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岩石试样内部的粒子运动速度数据;此外,试验空间通过流体入口与外部的流体输入设备通连,并设有加热装置,以通过流体输入设备为试验空间输入预定压力的流体,并可通过加热装置对流体进行加热,从而在压电薄膜传感器的配合下,对试验空间的岩石试样施加所需大小的围压,并使岩石试样的温度达到所需大小,从而可根据试验需求,实现对不同温度、围压条件下的岩石试样的爆炸试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岩石的破坏特性试验,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超导技术的岩石高温与冲击波耦合试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爆炸荷载作用下岩石动态力学指标的测量,可为分析岩石的破坏特性,提升实际工程中破岩技术水平,或为岩体中防护结构提供防护性能指标参考提供依据。

2、由于一般情况下实际工程中的地质情况比较复杂,破岩过程中很难针对性地对某一种类岩样的动态特性进行测定,而且目前用于爆炸试验的岩石试样尺寸一般为20cm-30cm,对于大尺寸的岩石试样研究很少。且由于尺寸效应对岩石的材料性能参数的影响,直接导致试验结果存在不确定性,故而很难对实际工程中岩体的破坏特性及动态性能进行标定。同样,温度、围压的改变对岩石的性能参数也存在较大的影响,而现有的测量并未考虑温度、围压对岩石的性能参数的影响。

3、此外,对于爆炸冲击波的传播速度,现有技术采用粒子速度传感器测量,此方法是通过爆炸冲击波促使岩石试样中发生变形和/或破裂运动,该运动带动粒子速度传感器的感应线圈运动并切割由埋设于岩石试样的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产生感应电流,使得粒子速度传感器可根据感应电流进行换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超导技术的岩石高温与冲击波耦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导技术的岩石高温与冲击波耦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高强度舱体与高温超导线圈之间的隔热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超导技术的岩石高温与冲击波耦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液氮冷却装置包括围于隔热层外侧的外壳,所述外壳内部限定有可容纳液氮的环形容纳空间,所述高温超导线圈设于环形容纳空间中,并被液氮所浸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超导技术的岩石高温与冲击波耦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设有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输入口和输出口与外部的液氮循环输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超导技术的岩石高温与冲击波耦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导技术的岩石高温与冲击波耦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高强度舱体与高温超导线圈之间的隔热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超导技术的岩石高温与冲击波耦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液氮冷却装置包括围于隔热层外侧的外壳,所述外壳内部限定有可容纳液氮的环形容纳空间,所述高温超导线圈设于环形容纳空间中,并被液氮所浸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超导技术的岩石高温与冲击波耦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设有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输入口和输出口与外部的液氮循环输送装置通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导技术的岩石高温与冲击波耦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岩石试样包括固连在一起的上、下两段,下段顶面的中心位置埋设有预定当量的炸药,下段顶面对应炸药的外围区域径向间隔埋设并有感应线圈和压电薄膜传感器,下段的顶面与上段的底面固定连接且结合面防水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导技术的岩石高温与冲击波耦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装置有多个,多个加热装置设于高强度舱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军唐荣林越翔黄林冲陈万祥梁禹赖正首党文刚陈炜昀杨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深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