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入端口防反过压保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0636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入端口防反过压保护系统,解决目前防反过压电路系统难以进行缓启保护、电路结构较为复杂、功率损耗较高等问题。包括过压保护模块、防反保护模块以及启动缓冲模块,过压保护模块设置正接供电电路和过压保护电路;防反保护模块设置反接截止电路,反接截止电路设置有若干个保护电阻、三极管和若干个截止晶体管;启动缓冲模块设置晶体管电容缓冲电路和充电电容缓冲电路。当电路板输入电压值超过阈值时,电路自动关断输入进行过压保护;当外设电源反接时,反接截止电路实现端口防反保护功能,晶体管电容缓冲电路和充电电容缓冲电路保证电路实现缓启,使得启动波形缓慢爬升,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强、电路损耗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保护,尤其涉及一种输入端口防反过压保护系统


技术介绍

1、根据目前的汽车安全使用要求,在汽车蓄电池插拔时,由于后极具有一定的容性,后极相当于瞬间短路,导致在插拔处端口会有打火现象,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不了因为一些失误而导致供电电源的正负极反接入电路,当电源反接入功能电路后如果没有预先设置相关的保护电路,容易造成电路内部元器件的损坏,从而使得原有电路的功能丧失。

2、目前采用的电路保护技术在避免此类问题时,一般选用二极管反接,通过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来实现反接保护功能,但是仅仅采用二极管进行反接保护的缺陷明显,当供电电源接入电路时,二极管会产生一个固定的二极管pn结压降,该缺陷缩小了功能电路系统的供电范围,同时,在负载逐渐增加时其损耗也在增加,电路总功率降低。

3、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直流供电输入防反接及防过压保护电路”,其公开号为cn 218733227u,提供了一种直流供电输入防反接及防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线性稳压电路、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场效应管以及三极管,线性稳压电路的一端分别与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入端口防反过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入端口防反过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阻包括供电保护电阻和反接保护电阻,供电保护电阻包括输入保护电阻和基极限流电阻,反接保护电阻包括栅极限流电阻和接地电阻,接地电阻包括前置接地电阻与输出接地电阻,输入保护电阻的一端与外设电源的正极或负极连接,输入保护电阻的另一端与基极限流电阻的一端连接,基极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栅极限流电阻、前置接地电阻连接,前置接地电阻和输出接地电阻都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入端口防反过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入端口防反过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入端口防反过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阻包括供电保护电阻和反接保护电阻,供电保护电阻包括输入保护电阻和基极限流电阻,反接保护电阻包括栅极限流电阻和接地电阻,接地电阻包括前置接地电阻与输出接地电阻,输入保护电阻的一端与外设电源的正极或负极连接,输入保护电阻的另一端与基极限流电阻的一端连接,基极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栅极限流电阻、前置接地电阻连接,前置接地电阻和输出接地电阻都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入端口防反过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容缓冲电路设置有缓启电容,缓启电容的一端分别与基极限流电阻、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缓启电容的另一端与前置接地电阻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输入端口防反过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晶体管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晶体管的栅极都与栅极限流电阻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瑞王强张胜权葛子硕郑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菲仕电气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