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中水回收利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中水回收利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06353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水回收利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包括吸附池,所述吸附池的两侧分别连通有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二级沉淀池相连通。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设置的第一吸附块、第二吸附块、第三吸附块和第四吸附块对污水内的杂质进行有效吸附,设置的检测仪能够对从第一出水管流出的水质进行检测,当第一吸附块、第二吸附块、第三吸附块和第四吸附块长时间使用后,其上沾附较多的杂质,对污水的吸附能力降低,此时检测仪检测水质不合格,可控制第一控制磁阀和第二控制磁阀关闭,同时警报器发出警报提示对第一吸附块、第二吸附块、第三吸附块和第四吸附块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水处理,具体为一种中水回收利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场合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都在不断增加。而不管对于我国还是其他国家,甚至是全地球而言,可利用的水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节约用水、合理用水是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企业、工厂以及每个国家的责任和义务。中水是指生活污水处理后,达到标准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作为再生水,由污水转变来的中水,可以用来冲厕、洗车和绿化浇灌。

2、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开号为cn21599591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中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沉淀池、沉淀箱、水质监测仪和储水桶,沉淀箱的一侧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储水桶,沉淀箱的一端设置有回收水泵,回收水泵的端头通过右连接管装有四通管,四通管分别通过左连接管和上连接管与沉淀箱的上部连通,回收水泵的顶部装有回收管,回收管与储水桶的上部连通;沉淀箱的另一侧设置有沉淀池和水质监测仪,水质监测仪延伸到沉淀池内,沉淀池通过换水管与沉淀箱连通,沉淀池通过前连接管与四通管连通。上述中水回收利用系统设置有多个沉淀池,利用沉淀池和沉淀箱多次进行沉淀达到对污水进回收处理的效果,然而这种处理方式仅适用于水质较好水里可沉降物较多的污水,对于生活污水或一些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效果较差,对于这一类的污水可以在后续增加吸附、净化、磁力震荡、曝气、好痒处理、生化调节、缓冲、渗滤和消毒等处理程序,例如专利公告号为cn105314802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蓄水池、斜滤网、初沉池、吸附池、冰塔净化池、磁力振荡池、曝气池、好氧池、生化调节池、二沉池、缓冲池、渗滤池、消毒池、储泥罐、中水回收池。在对污水进行吸附处理时,将沉淀后的污水引入到吸附池内,污水接触到不锈钢筛网时,在水冲力的作用下,水中的毛絮状悬浮物会被凹坑内填充的环氧树脂胶所黏住,而从水中除去,实际使用时,因为长时间使用,水中的毛絮状悬浮物会沾附环氧树脂胶上,导致环氧树脂胶的沾附性变差,从而对污水中的毛絮状悬浮物沾附效果变差,就导致吸附流程中对污水的吸附效果不好,影响后续对污水的净化。因此,我们公开了一种中水回收利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水回收利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具备能够分层次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有效吸附的同时,对吸附后的水质进行检测以考虑是否需要更换吸附组件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长时间使用水中的杂质沾附在吸附块上导致吸附块对污水中的杂质吸附性较差等系列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吸附池,所述吸附池的两侧分别连通有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二级沉淀池相连通,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磁阀,所述吸附池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板,多个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或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对限位杆,多个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一对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还包括用于对污水内的杂质进行吸附的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多组第一吸附块、多组第二吸附块、多组第三吸附块和多组第四吸附块,所述第一吸附块、所述第二吸附块、所述第三吸附块和所述第四吸附块的材质均为吸附树脂材质;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吸附组件进行安装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多组安装板、多组安装框、多个转动杆、多个固定杆和多个转动块,所述安装板上还开设有多个第一卡槽,所述安装框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多组所述安装框上分别固定有所述第一吸附块、所述第二吸附块、所述第三吸附块和所述第四吸附块;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出水管流出的水进行水质检测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罐、第二出水管、第二控制磁阀和检测仪,所述检测仪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罐的内壁,所述检测仪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控制磁阀和所述第二控制磁阀电性连接,所述检测罐上设置有警报器,所述警报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5、优选地,靠近所述进水管的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同一进水孔,靠近所述第一出水管的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吸附池上开设有同一出水孔,所述第一吸附块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吸附孔,所述第二吸附块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吸附孔,所述第三吸附块上开设有多个第三吸附孔,所述第四吸附块上开设有多个第四吸附孔,所述第一吸附孔、所述第二吸附孔、所述第三吸附孔和所述第四吸附孔的孔径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所述第一吸附孔、所述第二吸附孔、所述第三吸附孔和所述第四吸附孔。

6、优选地,其中一对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开设有所述第二过水孔,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开设有一对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杆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开设有多对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卡槽相连通,所述安装板上还开设有第二卡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第一安装槽相连通,所述安装框的两侧均开设有一对固定槽,所述转动杆与所述固定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在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上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第三卡槽卡接,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壁转动连接。

7、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的材质为磁铁,所述转动块上固定连接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的材质为金属材质,所述第三卡槽包括相连接的矩形槽、圆形槽和扇形槽,所述限位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与所述限位杆的顶部抵接,所述连接板和所述限位杆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转动杆和所述固定杆呈十字形结构,所述固定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可与所述转动杆的一侧抵接。

8、优选地,所述检测罐与所述第一出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所述检测罐相连通,所述第二控制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水管上,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与冰塔净化池相连通。

9、优选地,每组所述安装框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安装框均呈竖直方向排列。

10、优选地,一对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第二过水孔的排列顺序为所述第一过水孔、所述第二过水孔、所述第一过水孔,所述第一过水孔位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位置处,所述第二过水孔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位置处。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槽呈矩形结构,所述第一卡槽的一侧设置有矩形倒角,所述第一安装槽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卡槽的高度大小。

12、优选地,所述第二卡槽的长和宽均略大于所述固定杆的长和宽的大小。

13、一种中水回收利用系统的操作方法,应用到上述中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14、s1、蓄水池内的污水通过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沉淀后,经过进水管、第一控制磁阀和进水孔流入到多个固定板形成的隔间内,水流流经第一吸附块、第一过水孔、第二吸附块、第二过水孔、第三吸附块、第一过水孔和第四吸附块进行有效吸附,水流路径为竖向的曲线;

15、s2、吸附处理后的水流流入到检测罐内经过检测仪对水质进行检测,检测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池(1),所述吸附池(1)的两侧分别连通有进水管(2)和第一出水管(4),所述进水管(2)的一端与二级沉淀池相连通,所述进水管(2)上设置有第一控制磁阀(3),所述吸附池(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板(5),多个所述固定板(5)的一侧或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对限位杆(7),多个所述固定板(5)上开设有一对第一过水孔(37)和第二过水孔(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进水管(2)的所述安装板(6)和所述固定板(5)上开设有同一进水孔(9),靠近所述第一出水管(4)的所述安装板(6)和所述吸附池(1)上开设有同一出水孔(10),所述第一吸附块(25)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吸附孔(29),所述第二吸附块(26)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吸附孔(30),所述第三吸附块(27)上开设有多个第三吸附孔(31),所述第四吸附块(28)上开设有多个第四吸附孔(32),所述第一吸附孔(29)、所述第二吸附孔(30)、所述第三吸附孔(31)和所述第四吸附孔(32)的孔径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所述第一吸附孔(29)、所述第二吸附孔(30)、所述第三吸附孔(31)和所述第四吸附孔(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对所述安装板(6)的底部开设有所述第二过水孔(38),所述安装板(6)的一侧开设有一对限位槽(8),所述限位槽(8)与所述限位杆(7)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6)的一侧开设有多对第一安装槽(13),所述第一安装槽(13)与所述第一卡槽(12)相连通,所述安装板(6)上还开设有第二卡槽(14)和第二安装槽(15),所述第二卡槽(14)与所述第二安装槽(15)和所述第一安装槽(13)相连通,所述安装框(20)的两侧均开设有一对固定槽(21),所述转动杆(22)与所述固定槽(2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23)与所述转动杆(22)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17)在所述第二安装槽(15)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17)上开设有第三卡槽(18),所述固定杆(23)与所述第三卡槽(18)卡接,所述固定杆(23)与所述第二安装槽(15)的内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槽(1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块(16),所述第一定位块(16)的材质为磁铁,所述转动块(17)上固定连接有抵接块(19),所述抵接块(19)的材质为金属材质,所述第三卡槽(18)包括相连接的矩形槽、圆形槽和扇形槽,所述限位槽(8)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的底部与所述限位杆(7)的顶部抵接,所述连接板(11)和所述限位杆(7)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转动杆(22)和所述固定杆(23)呈十字形结构,所述固定槽(2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块(24),所述第二定位块(24)可与所述转动杆(22)的一侧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罐(33)与所述第一出水管(4)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34)与所述检测罐(33)相连通,所述第二控制磁阀(35)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水管(34)上,所述第二出水管(34)的一端与冰塔净化池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安装框(2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安装框(20)均呈竖直方向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第一过水孔(37)和所述第二过水孔(38)的排列顺序为所述第一过水孔(37)、所述第二过水孔(38)、所述第一过水孔(37),所述第一过水孔(37)位于所述固定板(5)的顶部位置处,所述第二过水孔(38)位于所述固定板(5)的底部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12)呈矩形结构,所述第一卡槽(12)的一侧设置有矩形倒角,所述第一安装槽(13)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卡槽(12)的高度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14)的长和宽均略大于所述固定杆(23)的长和宽的大小。

10.一种中水回收利用系统的操作方法,使用到如权利要求1-9任一一项所述的中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池(1),所述吸附池(1)的两侧分别连通有进水管(2)和第一出水管(4),所述进水管(2)的一端与二级沉淀池相连通,所述进水管(2)上设置有第一控制磁阀(3),所述吸附池(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板(5),多个所述固定板(5)的一侧或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对限位杆(7),多个所述固定板(5)上开设有一对第一过水孔(37)和第二过水孔(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进水管(2)的所述安装板(6)和所述固定板(5)上开设有同一进水孔(9),靠近所述第一出水管(4)的所述安装板(6)和所述吸附池(1)上开设有同一出水孔(10),所述第一吸附块(25)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吸附孔(29),所述第二吸附块(26)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吸附孔(30),所述第三吸附块(27)上开设有多个第三吸附孔(31),所述第四吸附块(28)上开设有多个第四吸附孔(32),所述第一吸附孔(29)、所述第二吸附孔(30)、所述第三吸附孔(31)和所述第四吸附孔(32)的孔径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所述第一吸附孔(29)、所述第二吸附孔(30)、所述第三吸附孔(31)和所述第四吸附孔(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对所述安装板(6)的底部开设有所述第二过水孔(38),所述安装板(6)的一侧开设有一对限位槽(8),所述限位槽(8)与所述限位杆(7)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6)的一侧开设有多对第一安装槽(13),所述第一安装槽(13)与所述第一卡槽(12)相连通,所述安装板(6)上还开设有第二卡槽(14)和第二安装槽(15),所述第二卡槽(14)与所述第二安装槽(15)和所述第一安装槽(13)相连通,所述安装框(20)的两侧均开设有一对固定槽(21),所述转动杆(22)与所述固定槽(2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23)与所述转动杆(22)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17)在所述第二安装槽(15)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17)上开设有第三卡槽(18),所述固定杆(23)与所述第三卡槽(18)卡接,所述固定杆(23)与所述第二安装槽(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月梅徐英杰李伟王琳张国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泉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