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按压笔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按压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6107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压笔,其具有一种用于笔的防风干结构,该结构能够有效防止笔芯风干,延长笔芯的使用寿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按压笔包括笔杆筒、按压部和笔芯,其中,按压部与笔芯连接实现笔芯在笔杆筒来回伸缩,笔杆筒的笔尖的开孔前端或后端活动翻转设置有盖帽,使得盖帽在未受力情况下初始位置与腔体端部端面贴合,使得笔杆筒在盖帽后端的腔体相对密封。所述的盖帽的活动翻转采用卷弹簧方式或磁性吸附方式设置,所述的笔芯的端部与盖帽的内端面采用磁性相斥方式设置,且笔芯的头端临近盖帽端部,其斥力大于盖帽在初始状态下与腔体端面复位力。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防止笔芯风干,延长笔芯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方便用户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文具用品,具体涉及一种按压笔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技术中,按压笔通常包括一个笔杆筒、一个笔芯以及一个用于控制笔芯伸缩的。用户通过按压笔尾的按钮,激活按压部,进而推动笔芯在笔杆筒内沿轴向伸缩,以控制笔尖的露出和收回。这种设计使得按压笔在使用时更为方便,无需担心笔帽的丢失,且书写流畅,非常适合快速书写和复写等场合。

2、然而,此类按压笔在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笔尖在非使用状态下仍然暴露在空气中,笔芯很容易风干,导致墨水干涸,影响书写效果,甚至可能导致笔芯报废。此外,现有技术中的按压笔难以有效防止笔芯风干,尤其是在长时间不使用的情况下,墨水的干涸问题尤为突出。

3、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按压笔设计,该设计能够有效解决笔芯风干问题。本专利技术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其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用于笔的防风干结构,该结构能够有效防止笔芯风干,其笔芯的头端顶出时无需与盖帽接触,相比用笔芯的头端直接顶出能够提高笔芯的使用寿命,为按压笔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且能有效防止笔芯风干的用于笔的防风干结构及按压笔。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按压笔,包括笔杆筒、按压部和笔芯,其中,按压部与笔芯连接实现笔芯在笔杆筒来回伸缩,其特征在于:

3、在笔杆筒的笔尖的开孔前端或后端活动翻转设置有盖帽,使得盖帽在未受力情况下初始位置与腔体端部端面贴合,使得笔杆筒在盖帽后端的腔体相对密封;

4、所述的按压部向笔杆筒正向按压,驱使笔芯顶开盖帽伸出于笔尖的开孔;

5、所述的按压部向笔杆筒反向回弹,驱使笔芯回缩至于笔杆筒在盖帽后端的腔体内。

6、优选的:所述的盖帽的一端铰接设置于腔体端部的侧壁上,盖帽的活动翻转采用卷弹簧方式设置。

7、优选的:所述的盖帽的一端铰接设置于腔体端部的侧壁上,盖帽的活动翻转采用磁性吸附方式设置,包含两种设置情况:

8、设置方式一:所述的盖帽的设置位置可在笔尖前端,所述的盖帽的活动翻转结构可采用盖帽内侧端面与笔尖的开孔的端面磁性吸附进行盖合;

9、设置方式二:所述的盖帽可设置于笔尖的开孔厚后端的副腔体内,所述的盖帽的活动翻转结构可采用盖帽内侧端面与腔体外侧端面通过磁性吸附盖合。

10、优选的:所述的笔芯的端部与盖帽的内端面采用磁性相斥方式设置,且笔芯的头端临近盖帽端部,其斥力大于盖帽在初始状态下与腔体端面复位力。

11、优选的:所述的笔芯头部的斥力采用磁性件获得,按压部驱动笔芯向下运动,在斥力的作用下,在不接触盖帽的情况下,盖帽向侧部翻转部分角度后,再由笔芯侧部接触盖帽继续顶开盖帽继续翻转至笔芯伸出于笔尖的开孔。

12、优选的:所述的笔杆筒的前端设置有定位部,笔杆筒的定位部包括

13、第一接触凹面:用于与大拇指第一关节面接触;

14、第二接触凹面:用于与食指第一关节面接触;

15、第三接触凹面:用于与中指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交接面接触;

16、所述的第一接触凹面与第二接触凹面中心点相对笔杆筒轴线呈100-120°角设置;

17、第三接触凹面中心点设置于第一接触凹面与第二接触凹面径向对称线上。

18、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接触凹面和第二接触凹面呈正向水滴状且呈中间凹陷,所述的第三接触凹面呈椭圆状且呈中间凹陷。

19、优选的:所述的定位部套设于笔杆筒的前端,定位部的后端设置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与笔杆筒的前端的限位块滑动适配,限位块限制定位部相对笔杆筒的前端转动,定位结构包括

20、第一定位平面:平行于第一接触凹面的中心点处的切平面;

21、第二定位平面:平行于第二接触凹面的中心点处的切平面;

22、第三定位平面:平行于第三接触凹面的中心点处的切平面;

23、其中,第一定位平面、第二定位平面和第三定位平面任意两者之间通过弧面轮廓过渡。

24、优选的:所述的笔杆筒的后端与笔夹的固定件插接适配,笔杆筒的后端开设有固定笔夹朝向的限位槽,笔夹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s”型斜坡结构,斜坡的高度由笔夹自后向前逐渐降低。

25、优选的:所述的笔杆筒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适配,所述的笔杆筒的笔尖插接于第一筒体,笔尖的后端与定位部的前端接触。

2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包括笔杆筒、按压部和笔芯,当用户需要使用笔时,可以通过用大拇指按压按压部,驱使笔芯沿着腔体向前移动,顶开盖帽,伸出于笔尖的开孔;当用户不需要使用笔时,可以再次按压按压部,驱使笔芯沿着腔体向后移动,回缩至笔杆筒在盖帽后端的腔体内,同时通过盖帽与笔杆筒的腔体端部贴合,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状态,保护笔芯的头端,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防止笔芯风干,延长笔芯的使用寿命,其中笔芯可采用中性笔,水彩笔,荧光笔,标记笔等笔芯,通过上述结构均能够实现防风干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压笔,包括笔杆筒、按压部和笔芯,其中,按压部与笔芯连接实现笔芯在笔杆筒来回伸缩,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帽的一端铰接设置于腔体端部的侧壁上,盖帽的活动翻转采用卷弹簧方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帽的一端铰接设置于腔体端部的侧壁上,盖帽的活动翻转采用磁性吸附方式设置,包含两种设置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按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芯的端部与盖帽的内端面采用磁性相斥方式设置,且笔芯的头端临近盖帽端部,其斥力大于盖帽在初始状态下与腔体端面复位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按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芯头部的斥力采用磁性件获得,按压部驱动笔芯向下运动,在斥力的作用下,在不接触盖帽的情况下,盖帽向侧部翻转部分角度后,再由笔芯侧部接触盖帽继续顶开盖帽继续翻转至笔芯伸出于笔尖的开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杆筒的前端设置有定位部,笔杆筒的定位部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按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接触凹面和第二接触凹面呈正向水滴状且呈中间凹陷,所述的第三接触凹面呈椭圆状且呈中间凹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按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部套设于笔杆筒的前端,定位部的后端设置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与笔杆筒的前端的限位块滑动适配,限位块限制定位部相对笔杆筒的前端转动,定位结构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杆筒的后端与笔夹的固定件插接适配,笔杆筒的后端开设有固定笔夹本体朝向的限位槽,笔夹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S”型斜坡结构,斜坡的高度由笔夹自后向前逐渐降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杆筒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适配,所述的笔杆筒的笔尖插接于第一筒体,笔尖的后端与定位部的前端接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压笔,包括笔杆筒、按压部和笔芯,其中,按压部与笔芯连接实现笔芯在笔杆筒来回伸缩,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帽的一端铰接设置于腔体端部的侧壁上,盖帽的活动翻转采用卷弹簧方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帽的一端铰接设置于腔体端部的侧壁上,盖帽的活动翻转采用磁性吸附方式设置,包含两种设置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按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芯的端部与盖帽的内端面采用磁性相斥方式设置,且笔芯的头端临近盖帽端部,其斥力大于盖帽在初始状态下与腔体端面复位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按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芯头部的斥力采用磁性件获得,按压部驱动笔芯向下运动,在斥力的作用下,在不接触盖帽的情况下,盖帽向侧部翻转部分角度后,再由笔芯侧部接触盖帽继续顶开盖帽继续翻转至笔芯伸出于笔尖的开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锋
申请(专利权)人:桐庐梦哲制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