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5716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56
本技术涉及扇子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竖板、U形框、转轴、抛光轮、电机、固定仓、第一电动伸缩杆、支撑板、移动块、连接柱和夹持组件,第一电动伸缩杆与固定仓固定连接,移动块与第一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连接柱与移动块固定连接,夹持组件设置于连接柱的外侧壁,利用夹持组件将扇骨夹持住,启动电机,使转轴带动U形框内的抛光轮旋转,此时再启动固定仓内的第一电动伸缩杆,使移动块在条形孔内移动,以此来移动连接柱上的夹持组件,使抛光轮对扇骨进行作业,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扇骨进行抛光,不仅节约人力成本,而且还提高了抛光的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疲劳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扇子制备,尤其涉及一种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1、扇子在加工过程中都需要对扇骨进行除刺、抛光等工序。

2、但进行抛光时人工操作较为不便,不仅浪费人力,而且抛光的效率低,影响后续的加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光装置,旨在解决了扇子在加工过程中都需要对扇骨进行除刺、抛光等工序,进行抛光时人工操作较为不便,不仅浪费人力,而且抛光的效率低,影响后续加工使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竖板、u形框、转轴、抛光轮、电机、固定仓、第一电动伸缩杆、支撑板、移动块、连接柱和夹持组件,所述竖板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所述u形框与所述竖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竖板的一侧,所述支撑板与所述u形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u形框的一侧,所述电机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所述抛光轮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转轴的外侧壁,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u形框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u形框的内侧壁,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且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u形框,所述固定仓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所述固定仓具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与所述移动块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与所述固定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仓的内侧壁,所述移动块与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所述连接柱与所述移动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移动块的上方,所述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柱的外侧壁。

3、其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横杆、梯形板、固定板、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放置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横杆与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柱的外侧壁,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横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横杆的一端,所述横杆具有梯形槽,所述梯形槽与所述梯形板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梯形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梯形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夹持板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夹持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夹持板的一侧,所述梯形板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所述放置框与所述第一夹持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板的内侧壁,所述第二夹持板具有放置槽。

4、其中,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固定块和限位板,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梯形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梯形板的一侧,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梯形板接触。

5、其中,所述抛光装置还包括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一侧。

6、其中,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收集箱、收集框和提手,所述收集框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所述收集箱放置于所述收集框内,所述提手与所述收集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收集箱的上方。

7、本技术的一种抛光装置,利用所述夹持组件将扇骨夹持住,启动所述电机,使所述转轴带动所述u形框内的所述抛光轮旋转,此时再启动所述固定仓内的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使所述移动块在所述条形孔内移动,以此来移动所述连接柱上的所述夹持组件,使所述抛光轮对扇骨进行作业,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扇骨进行抛光,不仅节约人力成本,而且还提高了抛光的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疲劳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爱容李逸曹贞卫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磐达制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