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小麦病虫害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5320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51
本技术涉及虫害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农作物小麦病虫害监测装置,包括底座,其上方开口,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可上下往复运动的升降筒,其上方开口,所述升降筒的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顶面的中部设置有诱虫灯,所述盖板顶面的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管,多个所述固定管两两之间的间隔处均设置有弱电网。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可上下往复运动的升降筒,升降筒的上方设置有盖板,在盖板的顶面安装有诱虫灯,在盖板顶面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管,多个固定管两两之间均设置有弱电网,其对诱虫灯进行围护,可对引来的飞虫进行电杀,同时,在升降筒的内部安装有电源等电器设备,由电源对其他电器设备进行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虫害监测,特别是农作物小麦病虫害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小麦是禾本科、小麦属一年或越年生草本植物,秆直立,丛生,高可达100厘米,叶鞘松弛包茎,叶舌膜质,叶片长披针形。穗状花序直立,小穗含多小花,颖卵圆形,外稃长圆状披针形,内稃与外稃几等长,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物质燃料。

2、小麦等粮食作物生长过程病虫害监测防治对于增产增效,保重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多是使用诱虫灯等设备,对虫害进行监测和杀除,现有的虫害监测设备结构较为简单,大多直接固定安装在水泥或钢基座上,不便根据作物的生长而对该装置进行高度的调节,导致该装置无法进行较好的监测,基于此,本申请提出农作物小麦病虫害监测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农作物小麦病虫害监测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农作物小麦病虫害监测装置,包括底座,其上方开口,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可上下往复运动的升降筒,其上方开口,所述升降筒的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顶面的中部设置有诱虫灯,所述盖板顶面的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管,多个所述固定管两两之间的间隔处均设置有弱电网,多个所述固定管的上方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顶面的边缘处转动连接有齿圈,所述上盖顶面的中部设置有光伏板,所述升降筒的内部设置有逆变器、电源,其均与光伏板电性连接,所述齿圈外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安装座,两个所述安装座的外部均设置有监控器。

3、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底座底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其贯穿所述升降筒,且二者滑动配合,所述底座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其贯穿所述升降筒,且二者螺纹配合,通过使用该方案可实现升降筒的上下运动。

4、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盖板顶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布线口。

5、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上盖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圆周阵列的卡杆,多个所述卡杆分别与多个所述固定管卡接,通过使用该方案便于将上盖固定安装在固定管的上方。

6、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上盖顶面的中部内凹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光伏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槽的内部。

7、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上盖顶面的边缘处为阶梯结构,所述阶梯结构的上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圆周阵列的安装板,一个所述安装板的顶面设置有第一电机,其输出端设置有驱动齿轮,其余所述安装板的底面均设置有销杆,其外部转动连接有限位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和多个限位齿轮均与所述齿圈啮合,通过使用该方案可实现齿圈的自由转动。

8、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齿圈外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的外部均设置有第二电机,两个所述安装座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

9、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0、1、该农作物小麦病虫害监测装置,以底座作为装置主体,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可上下往复运动的升降筒,升降筒的上方设置有盖板,在盖板的顶面安装有诱虫灯,在盖板顶面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管,多个固定管两两之间均设置有弱电网,其对诱虫灯进行围护,可对引来的飞虫进行电杀,同时,在升降筒的内部安装有电源等电器设备,由电源对其他电器设备进行供电。

11、2、该农作物小麦病虫害监测装置,在固定管的上方设置有上盖,上盖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杆,其分别与多个固定管卡装,在上盖的顶面内凹形成有安装槽,其内部安装有光伏板,通过逆变器等电器设备对电源进行供电,上盖顶面的边缘处为阶梯状结构,阶梯结构上设置有齿圈,阶梯结构上安装有多个限位齿轮和驱动齿轮,其均与齿圈啮合,在驱动齿轮的带动下,可使齿圈转动,在齿圈外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安装座,两个安装座的外部均安装有监控器,使用时,可进行远程拍照、远程查看,系统可自动进行虫体识别和数量统计,满足日常虫害监测的各类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农作物小麦病虫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其上方开口,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可上下往复运动的升降筒(2),其上方开口,所述升降筒(2)的上方设置有盖板(3),所述盖板(3)顶面的中部设置有诱虫灯(14),所述盖板(3)顶面的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管(17),多个所述固定管(17)两两之间的间隔处均设置有弱电网(9),多个所述固定管(17)的上方设置有上盖(4),所述上盖(4)顶面的边缘处转动连接有齿圈(5),所述上盖(4)顶面的中部设置有光伏板(6),所述升降筒(2)的内部设置有逆变器、电源,其均与光伏板(6)电性连接,所述齿圈(5)外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安装座(7),两个所述安装座(7)的外部均设置有监控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小麦病虫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6),其贯穿所述升降筒(2),且二者滑动配合,所述底座(1)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5),其贯穿所述升降筒(2),且二者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作物小麦病虫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顶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布线口(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作物小麦病虫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圆周阵列的卡杆(21),多个所述卡杆(21)分别与多个所述固定管(17)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作物小麦病虫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顶面的中部内凹形成有安装槽(19),所述光伏板(6)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9)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作物小麦病虫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顶面的边缘处为阶梯结构,所述阶梯结构的上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圆周阵列的安装板(20),一个所述安装板(20)的顶面设置有第一电机(12),其输出端设置有驱动齿轮(11),其余所述安装板(20)的底面均设置有销杆,其外部转动连接有限位齿轮(10),所述驱动齿轮(11)和多个限位齿轮(10)均与所述齿圈(5)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作物小麦病虫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5)外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2),两个所述固定架(22)的外部均设置有第二电机(13),两个所述安装座(7)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农作物小麦病虫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其上方开口,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可上下往复运动的升降筒(2),其上方开口,所述升降筒(2)的上方设置有盖板(3),所述盖板(3)顶面的中部设置有诱虫灯(14),所述盖板(3)顶面的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管(17),多个所述固定管(17)两两之间的间隔处均设置有弱电网(9),多个所述固定管(17)的上方设置有上盖(4),所述上盖(4)顶面的边缘处转动连接有齿圈(5),所述上盖(4)顶面的中部设置有光伏板(6),所述升降筒(2)的内部设置有逆变器、电源,其均与光伏板(6)电性连接,所述齿圈(5)外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安装座(7),两个所述安装座(7)的外部均设置有监控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小麦病虫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6),其贯穿所述升降筒(2),且二者滑动配合,所述底座(1)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5),其贯穿所述升降筒(2),且二者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作物小麦病虫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顶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布线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丽王思亚李秀清田宏伟毕立军刘明辉李晋元李宏宇
申请(专利权)人:香河县农业农村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