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洗煤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5236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51
本技术涉及洗煤脱水领域,公开了一种防堵塞洗煤脱水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贯穿箱体的上端左侧中部并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轴的上端,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侧上下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箱体的内侧设置有脱水箱,所述脱水箱的外侧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脱水箱的底端固定连接在下料阀的输入端,所述下料阀的外侧与箱体的底端中部转动连接,所述下料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下料筒的上端。本技术中,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使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使脱水箱转动,将原煤进行脱水作用,然后通过下料阀的打开,将脱水后的原煤通过下料筒进行下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洗煤脱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堵塞洗煤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1、洗煤是通过水流的冲击作用,把不同成分不同比重的原煤分出不同等级,并除去尘土和废石,降低灰分和含量,原煤在开采过程中混入了许多杂质,内在灰分小和内在灰分大的煤混杂在一起,洗煤将原煤中的杂质剔除,或将优质煤和劣质煤炭进行分类的一种工艺,洗煤过程后所产生的产品一般分为有矸石、中煤、乙级精煤、甲级精煤,经过洗煤过程后的成品煤通常叫精煤,通过洗煤可以降低煤炭运输成本,提高煤炭的利用率。

2、在洗煤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脱水装置,将原煤表面附着的水分进行干燥,主要采用离心式脱水,将含有水分的原煤放置脱水桶中,通过脱水桶的转动,将水分甩出,而传统的脱水方式,因脱水桶在下料过程中,下料口易造成堵塞,降低了工作效率,需要设计一种防堵塞洗煤脱水装置,避免脱水桶内原煤的堆积而造成下料口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堵塞洗煤脱水装置,避免脱水桶内原煤的堆积而造成下料口堵塞。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防堵塞洗煤脱水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贯穿箱体的上端左侧中部并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轴的上端,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底端转动连接在箱体的内侧左端中部,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侧上下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箱体的内侧设置有脱水箱,所述脱水箱的外侧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均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脱水箱的底端固定连接在下料阀的输入端,所述下料阀的外侧与箱体的底端中部转动连接,所述下料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下料筒的上端;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使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使脱水箱转动,将原煤进行脱水作用,然后通过下料阀的打开,将脱水后的原煤通过下料筒进行下料。

5、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柱的上端,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端四角处;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箱体进行支撑,增加稳定性。

7、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在固定架的底端,所述固定架的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贯穿固定架的内侧上端中部并固定连接有绞龙;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绞龙转动,在下料筒下料时进行分料,避免了下料口堵塞的问题。

9、进一步地,所述脱水箱的外侧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滤孔;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原煤脱水过程中的水分排出脱水箱。

11、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在转动套的外侧上端,所述转动套的外侧底端转动连接在脱水箱的上端中部,所述转动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下料斗;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套将下料斗进行固定,同时能够使下料斗的底端伸入脱水箱内进行下料,并且增加脱水箱、箱体和下料斗三者之间的连接性能。

13、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内侧右端上下部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转动轴的上下端,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侧上下端均固定里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均与第二齿轮啮合;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齿轮均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和第二转动轴转动,增加脱水箱的稳定性和连接性。

15、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上端中部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下料板;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下料板将原煤进行下料,防止在底座上堆积。

17、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底端中部左右侧均固定连接在排水管的一端,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排水管与箱体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套;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套将排水管与箱体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并通过电磁阀的打开与关闭控制排水管将箱体内的水排出。

19、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本技术中,首先通过下料斗将原煤放入脱水箱内,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使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使脱水箱转动,同时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和第二转动轴进行转动,将原煤进行脱水作用,然后通过下料阀的打开,将脱水后的原煤通过下料筒进行下料,并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绞龙转动,使下料过程中进行分料,避免了下料堵塞,其次通过电磁阀的打开与关闭控制排水管将箱体内的水排出,避免脱水桶内原煤的堆积而造成下料口堵塞。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塞洗煤脱水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端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转轴贯穿箱体(1)的上端左侧中部并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轴(3)的上端,所述第一转动轴(3)的底端转动连接在箱体(1)的内侧左端中部,所述第一转动轴(3)的外侧上下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所述箱体(1)的内侧设置有脱水箱(5),所述脱水箱(5)的外侧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6),所述第二齿轮(6)均与第一齿轮(4)啮合,所述脱水箱(5)的底端固定连接在下料阀(7)的输入端,所述下料阀(7)的外侧与箱体(1)的底端中部转动连接,所述下料阀(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下料筒(8)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洗煤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柱(9)的上端,所述支撑柱(9)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10)的上端四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洗煤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1)的底端,所述固定架(11)的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的转轴贯穿固定架(11)的内侧上端中部并固定连接有绞龙(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洗煤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箱(5)的外侧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滤孔(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洗煤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在转动套(15)的外侧上端,所述转动套(15)的外侧底端转动连接在脱水箱(5)的上端中部,所述转动套(1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下料斗(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洗煤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侧右端上下部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转动轴(17)的上下端,所述第二转动轴(17)的外侧上下端均固定里连接有第三齿轮(18),所述第三齿轮(18)均与第二齿轮(6)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洗煤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上端中部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下料板(1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洗煤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端中部左右侧均固定连接在排水管(20)的一端,所述排水管(20)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电磁阀(21),所述排水管(20)与箱体(1)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套(2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洗煤脱水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端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转轴贯穿箱体(1)的上端左侧中部并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轴(3)的上端,所述第一转动轴(3)的底端转动连接在箱体(1)的内侧左端中部,所述第一转动轴(3)的外侧上下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所述箱体(1)的内侧设置有脱水箱(5),所述脱水箱(5)的外侧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6),所述第二齿轮(6)均与第一齿轮(4)啮合,所述脱水箱(5)的底端固定连接在下料阀(7)的输入端,所述下料阀(7)的外侧与箱体(1)的底端中部转动连接,所述下料阀(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下料筒(8)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洗煤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柱(9)的上端,所述支撑柱(9)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10)的上端四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洗煤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1)的底端,所述固定架(11)的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的转轴贯穿固定架(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录张兵何书贵李学新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仲达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