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5236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5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属于装配式构造柱技术领域,包括结构梁1以及安装于结构梁1的构造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梁1上预留一组沿结构梁1竖向中心对称安装的预留钢筋11,所述预留钢筋11之间在结构梁1上下两侧构成第一夹槽12和第二夹槽13,所述第一构造柱3与第一夹槽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构造柱4与第二夹槽13固定连接,解决了预埋钢筋偏位导致的安装困难的技术问题,主要应用于预制构造柱安装方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构造柱,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技术介绍

1、构造柱是砌体结构和填充墙的重要抗震措施,能有效控制墙体开裂的产生,显著提高墙体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强度,使得墙体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刚度大大增加,可以抵抗较大振动荷载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

2、传统的柱的建筑方法是:先搭好定位用的架子,定位安置好钢筋,然后使用板材搭成模板后进行砼浇筑,待砼成型后再拆除模板,这样的施工方法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在浇筑工作的前后,需要消耗很多人力物力来处理柱四周的模板,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房屋的建设周期;

3、伴随着工业化建筑的发展,预制装配式工程越来越多,目前现有预制构造柱多为通过上下楼面梁(板)内预埋钢筋与预制构造柱钢筋搭接焊接,预埋钢筋一旦偏位则处理比较困难,基于此我司提出一种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来代替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以解决预埋钢筋偏位导致的安装困难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包括结构梁以及安装于结构梁的构造柱,其特征在于:

3、结构梁,所述结构梁上预留一组沿结构梁竖向中心对称安装的预留钢筋,所述预留钢筋之间在结构梁上下两侧构成第一夹槽和第二夹槽;

4、第一构造柱,所述第一构造柱与第一夹槽固定连接;

5、第二构造柱,所述第二构造柱与第二夹槽固定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构造柱和第二构造柱结构相同,其中第一构造柱由钢筋骨架、预埋板和混凝土浇筑成型,预埋板与混凝土33之间形成体梯台,预埋板与预留钢筋之间焊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应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所采用的第一构造柱和第二构造柱均采用预制形式;

8、在钢筋骨架外围包置预埋板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构造柱;

9、结构梁在浇筑过程中预留钢筋冒出结构梁的上下表面,从而构成第一夹槽和第二夹槽,将预制的第一构造柱的预埋板与预留钢筋焊接后,采用灌浆形式将第一构造柱在第一夹槽内与结构梁的上表面之间缝隙填补,预制的第二构造柱的预埋板与预留钢筋焊接后,采用灌浆形式将第二构造柱在第二夹槽内与结构梁的上表面之间缝隙填补,采用上述方案提高预制式构造柱的安装效率和精准度。

10、进一步地:所述钢筋骨架低于预埋板高度。

11、进一步地:第一构造柱与第一夹槽和第二构造柱与第二夹槽之间均形成缝隙,缝隙通过灌浆封闭。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采用预制形式的构造柱,且在构造柱浇筑过程中加装预埋板,用以保证浇筑过程中钢筋骨架不偏位,且加装的预埋板方便与结构梁快速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包括结构梁(1)以及安装于结构梁(1)的构造柱(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骨架(31)低于预埋板(32)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其特征在于:第一构造柱(3)与第一夹槽(12)和第二构造柱(4)与第二夹槽(13)之间均形成缝隙(14),缝隙(14)通过灌浆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包括结构梁(1)以及安装于结构梁(1)的构造柱(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骨架(31)低于预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成王慰叶林崔璨潘成国高刘杨江超李楠楠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锐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