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用混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5134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49
本技术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注塑用混炼装置,包括料筒和设置于料筒内的螺杆,所述螺杆包括进料段、压缩段和均化段,所述进料段靠近压缩段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压缩段内开设有轴孔,所述均化段靠近压缩段的一端开设有盲孔,所述连接杆穿过轴孔穿设于盲孔内,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轴孔内设有第一限位条,所述盲孔内设置有第二限位条,所述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均卡设于限位槽内,所述均化段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均化段和连接杆的固定螺栓。本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更换螺杆需要整根螺杆一起更换,维修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机,尤其涉及一种注塑用混炼装置


技术介绍

1、注塑螺杆(混炼装置)是注塑机的重要部件。螺杆设置于料筒内,螺杆在料筒内旋转时,对塑料进行输送、压实、熔化、搅拌和施压。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0082333u】公开的一种注塑机用螺杆,包括加料段、压缩段、均化段,物料进入料筒口,依次通过加料段、压缩段和均化段后暂存在存料区内,持续输送过程中,存料区内的压力逐渐增大,并使螺杆后退,注塑时,螺杆轴向移动,通过螺杆以及螺杆上的止逆环将存料区中的物料从料筒的出料孔挤出,注入到模具中。

3、使用过程中,由于越靠近存料区的位置所受压力越大,因此,均化段和压缩段的磨损情况往往比加料段要严重许多。但现有技术中,螺杆大多一体设置,更换则需要整根螺杆一起更换,较为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用混炼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更换螺杆需要整根螺杆一起更换,较为浪费的问题。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一种注塑用混炼装置,包括料筒和设置于料筒内的螺杆,所述螺杆包括进料段、压缩段和均化段,所述进料段靠近压缩段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压缩段内开设有轴孔,所述均化段靠近压缩段的一端开设有盲孔,所述连接杆穿过轴孔穿设于盲孔内,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轴孔内设有第一限位条,所述盲孔内设置有第二限位条,所述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均卡设于限位槽内,所述均化段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均化段和连接杆的固定螺栓。

4、进一步,所述进料段上设置有第一螺旋叶片,所述压缩段上设置有第二螺旋叶片,所述第一螺旋叶片与第二螺旋叶片旋向相同,所述均化段上设置有第三螺旋叶片,所述第三螺旋叶片与第二螺旋叶片旋向相反。

5、进一步,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均为锥形,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的直径均设置为由远离均化段端向靠近均化段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一螺旋叶片与第二螺旋叶片的连接处直径相同。

6、进一步,所述第三螺旋叶片包括若干搅拌片,若干所述搅拌片按照旋向依次设置。

7、进一步,所述均化段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螺栓螺纹连接于螺纹孔内,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远离压缩段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固定螺栓自由端设置有球头,所述球头与导向面抵紧。

8、进一步,所述进料段与压缩段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嵌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压缩段与均化段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嵌设有第二密封圈。

9、进一步,所述均化段的一端设置有端头,所述端头上设置有止逆环,所述料筒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孔,另一端设置有进料孔,所述止逆环与出料孔之间的区域为存料区,所述进料孔处连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段与料筒之间设置有密封环。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通过将螺杆拆分为进料段、压缩段和均化段,并通过连接杆、限位槽、第一限位条、第二限位条和固定螺栓实现固定和传动,当某段磨损严重时,只需单独更换即可,无需整体更换,节约成本。

12、2、本技术若干搅拌片组成第三螺旋叶片,可对物料进行充分混合,保证物料的均匀性。

13、3、本技术通过设置导向面,当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进料段、压缩段和均化段时,导向面能够使连接杆向盲孔中挤压,保证进料段、压缩段和均化段三者之间连接的紧密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用混炼装置,包括料筒(1)和设置于料筒(1)内的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包括进料段(21)、压缩段(22)和均化段(23),所述进料段(21)靠近压缩段(2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5),所述压缩段(22)内开设有轴孔(221),所述均化段(23)靠近压缩段(22)的一端开设有盲孔(231),所述连接杆(5)穿过轴孔(221)穿设于盲孔(231)内,所述连接杆(5)上开设有限位槽(51),所述轴孔(221)内设有第一限位条(222),所述盲孔(231)内设置有第二限位条(232),所述第一限位条(222)和第二限位条(232)均卡设于限位槽(51)内,所述均化段(2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均化段(23)和连接杆(5)的固定螺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用混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段(21)上设置有第一螺旋叶片(41),所述压缩段(22)上设置有第二螺旋叶片(42),所述第一螺旋叶片(41)与第二螺旋叶片(42)旋向相同,所述均化段(23)上设置有第三螺旋叶片,所述第三螺旋叶片与第二螺旋叶片(42)旋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用混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叶片(41)和第二螺旋叶片(42)均为锥形,所述第一螺旋叶片(41)和第二螺旋叶片(42)的直径均设置为由远离均化段(23)端向靠近均化段(23)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一螺旋叶片(41)与第二螺旋叶片(42)的连接处直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用混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螺旋叶片包括若干搅拌片(43),若干所述搅拌片(43)按照旋向依次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用混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化段(23)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螺栓(6)螺纹连接于螺纹孔内,所述连接杆(5)上开设有环形槽(52),所述环形槽(52)远离压缩段(22)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面(521),所述固定螺栓(6)自由端设置有球头(61),所述球头(61)与导向面(521)抵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用混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段(21)与压缩段(2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槽(71),所述第一密封槽(71)内嵌设有第一密封圈(711),所述压缩段(22)与均化段(23)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二密封槽(72),所述第二密封槽(72)内嵌设有第二密封圈(7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用混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化段(23)的一端设置有端头(24),所述端头(24)上设置有止逆环(25),所述料筒(1)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孔(11),另一端设置有进料孔(12),所述止逆环(25)与出料孔(11)之间的区域为存料区(3),所述进料孔(12)处连接有进料斗(13),所述进料段(21)与料筒(1)之间设置有密封环(1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用混炼装置,包括料筒(1)和设置于料筒(1)内的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包括进料段(21)、压缩段(22)和均化段(23),所述进料段(21)靠近压缩段(2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5),所述压缩段(22)内开设有轴孔(221),所述均化段(23)靠近压缩段(22)的一端开设有盲孔(231),所述连接杆(5)穿过轴孔(221)穿设于盲孔(231)内,所述连接杆(5)上开设有限位槽(51),所述轴孔(221)内设有第一限位条(222),所述盲孔(231)内设置有第二限位条(232),所述第一限位条(222)和第二限位条(232)均卡设于限位槽(51)内,所述均化段(2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均化段(23)和连接杆(5)的固定螺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用混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段(21)上设置有第一螺旋叶片(41),所述压缩段(22)上设置有第二螺旋叶片(42),所述第一螺旋叶片(41)与第二螺旋叶片(42)旋向相同,所述均化段(23)上设置有第三螺旋叶片,所述第三螺旋叶片与第二螺旋叶片(42)旋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用混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叶片(41)和第二螺旋叶片(42)均为锥形,所述第一螺旋叶片(41)和第二螺旋叶片(42)的直径均设置为由远离均化段(23)端向靠近均化段(23)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一螺旋叶片(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泽宇钟发彦王立伦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安胜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