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管廊变形缝处施工的组合式端头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511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49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管廊变形缝处施工的组合式端头模架,其包括:矩形框骨架、两个钢模板以及两个夹持件;所述矩形框骨架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通过多个竖杆固定连接,且多个竖杆连接于上框架和下框架宽度方向的第一端,上框架和下框架宽度方向的第二端之间为敞口;两个钢模板分别固设于上框架和下框架的第二端,两个钢模板之间形成用于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穿过的开口;两个夹持件分别可活动调节地设置在上框架和下框架上,且两个夹持件紧邻钢模板内侧面设置,用于夹持固定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本技术加工制作简单方便,能够提高管廊端头侧模的周转率,节省管廊施工费用,提高管廊施工效率和整体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廊施工,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管廊变形缝处施工的组合式端头模架


技术介绍

1、常规的管廊端头模采用木模工艺,在施工过程中需依据实际的管廊端头尺寸制作成合适的木模板形状,然后采用钉子和铁丝绑扎固定,再用钢管加固。该施工过程工序繁琐,固定钉子较多,易穿破防水卷材,且木模板周转次数低,绑扎不当有涨模漏浆的质量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管廊变形缝处施工的组合式端头模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管廊变形缝处施工的组合式端头模架,其包括:矩形框骨架、两个钢模板以及两个夹持件;其中,

3、所述矩形框骨架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上框架和下框架,所述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通过多个竖杆固定连接,且多个所述竖杆连接于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宽度方向的第一端,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宽度方向的第二端之间为敞口;

4、两个所述钢模板分别固设于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的第二端,两个所述钢模板之间形成用于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穿过的开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管廊变形缝处施工的组合式端头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框骨架、两个钢模板以及两个夹持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廊变形缝处施工的组合式端头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夹持杆、多个调节螺杆以及多个调节螺母;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管廊变形缝处施工的组合式端头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杆为角钢,多个所述调节螺杆焊接固定在所述夹持杆的第一直角边的内侧面上,所述夹持杆的第二直角边贴合于所述钢模板的内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管廊变形缝处施工的组合式端头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均包括两个间隔且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管廊变形缝处施工的组合式端头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框骨架、两个钢模板以及两个夹持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廊变形缝处施工的组合式端头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夹持杆、多个调节螺杆以及多个调节螺母;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管廊变形缝处施工的组合式端头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杆为角钢,多个所述调节螺杆焊接固定在所述夹持杆的第一直角边的内侧面上,所述夹持杆的第二直角边贴合于所述钢模板的内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管廊变形缝处施工的组合式端头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均包括两个间隔且平行设置的长撑杆,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长撑杆之间的多个短撑杆,多个所述短撑杆沿所述长撑杆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管廊变形缝处施工的组合式端头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撑杆、所述短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纯岩巩俊松刘鹏飞卓书晓王鸿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