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有轨电车车辆,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轻量化架车座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在轨道车辆组装、转运、运输和检修时,轨道车辆需要满足架车和抬车的功能。
2、车辆在组装时由于缺少转向架,只能通过架车抬车集成座进行支撑。而车辆在车运时需要通过架车杆穿进架车抬车集成座中,将车辆抬起进行转运。车辆在运输和检修时,同样需要架车抬车集成座进行支撑。
3、在车体制造时架车抬车集成座通过焊接的方式焊接在车体底架边梁下部,根据轨道车辆的重量及车下设备的布局排布架车抬车集成座的位置。架车座接触面积过小时,往往会导致应力集中,不方便车辆落坐的问题。
4、由于车体结构的特殊性、车下设备布置空间大小以及车辆段空间等诸多结构、空间操作等问题,过小的架车座使操作人员在落车时不能精准的落座在过小的架车座上;另外车体制造时架车抬车集成座通常是通过焊接的方式焊接在车体底架边梁下部,在抬车时,架车座接触面积过小时,往往会导致整个车身的应力集中在架车座焊缝附近。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轨道车辆轻量化架车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肋板、下架车板和与车体连接的上垫板,上垫板与侧肋板的上端连接,下架车板与侧肋板的下端连接,侧肋板的上端的长度大于下端的长度且侧肋板的长度为从上端至下端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轻量化架车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肋板设置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轻量化架车座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肋板为相对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轨道车辆轻量化架车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上垫板和所述侧肋板连接的中间加强板,中间加强板位于上垫板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轨道车辆轻量化架车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肋板、下架车板和与车体连接的上垫板,上垫板与侧肋板的上端连接,下架车板与侧肋板的下端连接,侧肋板的上端的长度大于下端的长度且侧肋板的长度为从上端至下端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轻量化架车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肋板设置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轻量化架车座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肋板为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志威,郭懋,钱名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