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通道弯头容器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4403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4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通道弯头容器盖,包括:下盖,包括螺纹盖和顶部的扰流板;上盖,包括弯头座、弯头嘴、回气通道和分隔板,所述弯头座设置于所述下盖顶部,弯头座顶部一侧设置有弯头嘴,弯头嘴内表面顶部设置有回气通道,回气通道一端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延伸至弯头座内;盖帽,其连接于所述上盖一侧,盖帽内部设置有止漏圈,盖帽与弯头嘴外表面配合,止漏圈与弯头嘴内表面配合;采用弯头结构控制倾倒方向,并将容器盖分为气进液出两条通道,使容器内外保持气压平衡,加快流体流出速度,同时通过分隔板和防侧溢边板减少流体进入回气通道,另一方面,通过扰流板扰乱流体运动方向,使流体在倾倒前相互混合,避免凝滞现象堵塞容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运输包装,特别涉及一种双通道弯头容器盖


技术介绍

1、容器盖是一种快速封闭和打开容器的结构,大到熔炉,小到水瓶,都需要容器盖作用,是工业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装置。

2、容器盖结构简单,在实际的使用中,出现了一些不便捷的地方,例如,由于容器是密闭结构,倾倒流体时容器内的气压减少,反向拉扯流体,使倾倒速度变慢或中断,直至气压差恢复,同时,部分流体本身粘度大,长期静置后分子链结合,产生凝滞,不易流出。因此,本申请就以上问题,对容器盖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3、现在的容器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4、1、现在的容器盖大多存在内部负压的问题,由于容器是密闭结构,倾倒流体时容器内的气压减少,反向拉扯流体,使倾倒速度变慢或中断,直至气压差恢复,倾倒速度慢。

5、2、现在的容器盖大多存在不适合倾倒大黏度流体的问题,部分流体本身粘度大,长期静置后分子链结合,产生凝滞,不易流出。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通道弯头容器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通道弯头容器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弯头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气通道(5)包括分隔底板(51)和防侧溢边板(52),所述分隔底板(51)布置于弯头嘴(4)内部,所述分隔底板(51)分隔弯头嘴(4),所述分隔底板(51)两侧设置有防侧溢边板(52),所述防侧溢边板(52)一侧固定于分隔底板(51)上,所述防侧溢边板(52)另一侧固定于弯头座(3)内表面顶部,所述防侧溢边板(52)与弯头座(3)侧面之间设置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弯头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盖(1)顶部设置有安装通道(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通道弯头容器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弯头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气通道(5)包括分隔底板(51)和防侧溢边板(52),所述分隔底板(51)布置于弯头嘴(4)内部,所述分隔底板(51)分隔弯头嘴(4),所述分隔底板(51)两侧设置有防侧溢边板(52),所述防侧溢边板(52)一侧固定于分隔底板(51)上,所述防侧溢边板(52)另一侧固定于弯头座(3)内表面顶部,所述防侧溢边板(52)与弯头座(3)侧面之间设置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弯头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盖(1)顶部设置有安装通道(11),所述安装通道(11)中段外侧固定有第一装配凸环(12),所述弯头座(3)底部内侧设置有第二装配凸环(31),所述第一装配凸环(12)与第二装配凸环(31)配合,所述第一装配凸环(12)底部至安装通道(11)底部的距离大于第二装配凸环(31)底部至弯头座(3)底部的距离,所述第一装配凸环(12)底部至安装通道(11)底部的距离小于第二装配凸环(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标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祥好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