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邝红星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重力控制组件的电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4334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40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重力控制组件的电炉,包括底座、面板、重力感应器和加热组件,所述面板悬浮设置在底座上方,加热组件位于面板的底部,面板与重力感应器的第一固定端固定连接,重力感应器的第二固定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对应加热组件的外围凹设有空腔,空腔顶部朝向面板敞开与外界连通并与加热组件之间形成空隙,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对其排水的排水孔以及用于对加热组件散热的散热组件。本技术在底座对应加热组件的外围设置一顶部敞开的空腔,空腔内设置排水孔以及散热组件,空腔可同时实现排水以及对加热组件的散热,整机结构更加紧凑,特别适合在各类电炉上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重力控制组件的电炉


技术介绍

1、中国专利文献号cn219374412u公开了一种可重力控制的家用电器底座,包括底壳、面板组件、重力感应器和控制板,所述面板组件包括称重面板和支撑面板框,所述支撑面板框固定在底壳顶部,称重面板与支撑面板框上下活动连接,所述重力感应器具有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和设置在两者之间的感应端,所述第一固定端与称重面板固定连接,第二固定端与支撑面板框固定连接,感应端与控制板电性连接。其使用时,其压在底座上的重量发生实时改变后,控制板可以自动控制家用电器的工作,用户还可通过拍打家用电器,令其压在底座上的重量发生短暂突变后,控制板可以根据预设的重量突变逻辑控制家用电器的工作。

2、该产品利用重量变化逻辑、规律实现对其工作的控制,提供一种新颖的操控方式,受到更多用户的喜爱。该产品应用在电炉上时,没有设置通用的散热、排水通道,导致产品整体结构较为复杂,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重力控制组件的电炉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其底座内设置具有排水功能以及散热功能的空腔。

2、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具有重力控制组件的电炉,包括底座、面板、重力感应器和加热组件,所述面板悬浮设置在底座上方,加热组件位于面板的底部,面板与重力感应器的第一固定端固定连接,重力感应器的第二固定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对应加热组件的外围凹设有空腔,空腔顶部朝向面板敞开与外界连通并与加热组件之间形成空隙,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对其排水的排水孔以及用于对加热组件散热的散热组件。

3、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导槽,所述导槽设置在面板的外围且两者之间有导流间隙,所述空腔可通过导流间隙与外界连通。

4、所述导槽设有呈由上至下逐渐向内收缩的倾斜面,或者,所述导槽呈由上至下逐渐向内收缩的若干级台阶。

5、所述排水孔贯通底座并连通外界,所述空腔具有用于使液体自上而下汇聚的最低位,排水孔开设在最低位或者靠近开最低位开设。

6、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进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所在的水平高度高于排水孔的水平高度,且进风风道与排水孔相互错开,进风风道设有散热风扇。

7、所述散热组件进风风道位于加热组件下方或旁侧,散热风扇转动时,产生自下而上或者自上而下或者自内至外的散热气流。

8、所述加热组件为电磁炉加热组件或者电陶炉加热组件。

9、所述加热组件安装在空腔内或者安装在面板底部。

10、所述重力感应器为两组以上,它们分布在面板、加热组件、底座的外围,底座顶部对应重力感应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侧部开设有插槽,所述重力感应器的第二固定端插接固定在插槽上,面板底部设有安装柱,重力感应器的第一固定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柱上。

11、所述安装孔外围设有挡筋,所述挡筋的水平高度高于底座的顶面且与面板之间设有避让间隙。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3、本技术在底座对应加热组件的外围设置一顶部敞开的空腔,空腔内设置排水孔以及散热组件,空腔可同时实现排水以及对加热组件的散热,整机结构更加紧凑,特别适合在各类电炉上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重力控制组件的电炉,包括底座(1)、面板(2)、重力感应器(3)和加热组件(4),所述面板(2)悬浮设置在底座(1)上方,加热组件(4)位于面板(2)的底部,面板(2)与重力感应器(3)的第一固定端固定连接,重力感应器(3)的第二固定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对应加热组件(4)的外围凹设有空腔(11),空腔(11)顶部朝向面板(2)敞开与外界连通并与加热组件(4)之间形成空隙(10),所述空腔(11)内设有用于对其排水的排水孔(111)以及用于对加热组件(4)散热的散热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重力控制组件的电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导槽(12),所述导槽(12)设置在面板(2)的外围且两者之间有导流间隙(121),所述空腔(11)可通过导流间隙(121)与外界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重力控制组件的电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12)设有呈由上至下逐渐向内收缩的倾斜面,或者,所述导槽(12)呈由上至下逐渐向内收缩的若干级台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重力控制组件的电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111)贯通底座(1)并连通外界,所述空腔(11)具有用于使液体自上而下汇聚的最低位,排水孔(111)开设在最低位或者靠近开最低位开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重力控制组件的电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进风风道(13),所述进风风道(13)所在的水平高度高于排水孔(111)的水平高度,且进风风道(13)与排水孔(111)相互错开,进风风道(13)设有散热风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重力控制组件的电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进风风道(13)位于加热组件(4)下方或旁侧,散热风扇转动时,产生自下而上或者自上而下或者自内至外的散热气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重力控制组件的电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4)为电磁炉加热组件或者电陶炉加热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重力控制组件的电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4)安装在空腔(11)内或者安装在面板(2)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具有重力控制组件的电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感应器(3)为两组以上,它们分布在面板(2)、加热组件(4)、底座(1)的外围,底座(1)顶部对应重力感应器(3)开设有安装孔(14),所述安装孔(14)侧部开设有插槽(140),所述重力感应器(3)的第二固定端插接固定在插槽(140)上,面板(2)底部设有安装柱(20),重力感应器(3)的第一固定端通过螺钉(21)固定在安装柱(2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具有重力控制组件的电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4)外围设有挡筋(141),所述挡筋(141)的水平高度高于底座(1)的顶面且与面板(2)之间设有避让间隙(14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重力控制组件的电炉,包括底座(1)、面板(2)、重力感应器(3)和加热组件(4),所述面板(2)悬浮设置在底座(1)上方,加热组件(4)位于面板(2)的底部,面板(2)与重力感应器(3)的第一固定端固定连接,重力感应器(3)的第二固定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对应加热组件(4)的外围凹设有空腔(11),空腔(11)顶部朝向面板(2)敞开与外界连通并与加热组件(4)之间形成空隙(10),所述空腔(11)内设有用于对其排水的排水孔(111)以及用于对加热组件(4)散热的散热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重力控制组件的电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导槽(12),所述导槽(12)设置在面板(2)的外围且两者之间有导流间隙(121),所述空腔(11)可通过导流间隙(121)与外界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重力控制组件的电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12)设有呈由上至下逐渐向内收缩的倾斜面,或者,所述导槽(12)呈由上至下逐渐向内收缩的若干级台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重力控制组件的电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111)贯通底座(1)并连通外界,所述空腔(11)具有用于使液体自上而下汇聚的最低位,排水孔(111)开设在最低位或者靠近开最低位开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重力控制组件的电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进风风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红星陈志艺
申请(专利权)人:邝红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