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4315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移动底座一端设有线缆架,线缆卷筒转动设置在线缆架上,拉线机构与线缆卷筒平行设置,拉线机构包括防护罩壳、主动辊和从动辊,主动辊、从动辊均为圆柱形结构,且转动设置在防护罩壳内,从动辊可沿垂直与主动辊的方向来回滑动,从而靠近或远离主动辊,防护罩壳两端设有用于对线缆限位的进线孔和出线孔。本技术主动辊、从动辊均为圆柱形结构,不受线缆粗细限制,还设置线缆架,既可以当做小型的放线设备使用,又可以单独作为较粗线缆的拉线设备使用,功能性强;设有进线孔和出线孔用于对线缆进行限位,使线缆始终从主动辊、从动辊中部通过,避免线缆脱离主动辊与从动辊,确保可以连续拉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缆敷设装置,具体是指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


技术介绍

1、电缆敷设是指沿经勘査的路由布放、安装电缆以形成电缆线路的过程。根据使用场合,可分为架空、地下管道和直埋、水底、墙壁和隧道等几种敷设方式。线缆敷设工作中需要将绕卷在线缆卷筒上的线缆拉出,并沿敷设路线布放线缆,最后将其固定。有的线缆较粗,重量大,且敷设距离较长,需要多个工作人员拉拽线缆,费时费力。

2、专利号为:cn112542808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包括支撑板、矩形架、拉线机构,所述矩形架设置于支撑板的上方,所述拉线机构安装在矩形架内部一侧,所述矩形架内部另一侧安装有切断机构。本专利技术通过拉线机构对线缆进行辅助输送,无需工作人员拉拽线缆,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切断机构对线缆进行快速切断,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但是其只能用于拉线,功能单一,不论大小线缆均需要单独的线缆架来支撑线缆卷筒;其用于夹持线缆的转棍侧壁上为弧形,不能用于夹持较细的线缆;且采用弹簧推动从动转棍向主动转棍靠近,受线缆重力或其他外力影响,可能导致有时线缆无法被夹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包括移动底座、升降机构和拉线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移动底座上,用于调节拉线机构的高度,所述移动底座一端设有线缆架,线缆卷筒转动设置在线缆架上,所述拉线机构与线缆卷筒平行设置,且与线缆卷筒中部对应,所述拉线机构包括防护罩壳、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从动辊均为圆柱形结构,且转动设置在防护罩壳内,所述从动辊可沿垂直与主动辊的方向来回滑动,从而靠近或远离主动辊,所述防护罩壳两端设有用于对线缆限位的进线孔和出线孔。

3、进一步的,所述线缆架设有两个,分别位于线缆卷筒两侧,所述移动底座顶部设有开口槽内部转动设有双向螺纹杆,线缆架底部位于开口槽内,并由双向螺纹杆驱动,使两者相互靠近或分离。

4、进一步的,所述线缆架为7字形结构,且其竖直部为电动伸缩结构。

5、进一步的,所述线缆架水平部,外表面上嵌入有多个滚珠。

6、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辊的转轴两端与防护罩壳内壁相连,防护罩壳内滑动设有u型架,所述从动辊转动设置在u型架的开口内。

7、进一步的,所述u型架两侧与防护罩壳内壁紧贴,所述u型架封口端转动设有螺纹杆,防护罩壳上对应设有螺纹孔,螺纹杆从螺纹孔中穿过,伸出至防护罩壳外侧,且螺纹杆外端设有转动手柄。

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主动辊、从动辊均为圆柱形结构,不受线缆粗细限制,还设置线缆架,既可以当做小型的放线设备使用,又可以单独作为较粗线缆的拉线设备使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性强;且设置有进线孔和出线孔用于对线缆进行限位,使线缆始终从主动辊、从动辊中部通过,避免线缆脱离主动辊与从动辊,确保可以连续拉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包括移动底座(1)、升降机构(2)和拉线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2)设置在移动底座(1)上,用于调节拉线机构(3)的高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一端设有线缆架(4),线缆卷筒转动设置在线缆架(4)上,所述拉线机构(3)与线缆卷筒平行设置,且与线缆卷筒中部对应,所述拉线机构(3)包括防护罩壳(5)、主动辊(6)和从动辊(7),所述主动辊(6)、从动辊(7)均为圆柱形结构,且转动设置在防护罩壳(5)内,所述从动辊(7)可沿垂直与主动辊(6)的方向来回滑动,从而靠近或远离主动辊(6),所述防护罩壳(5)两端设有用于对线缆限位的进线孔(8)和出线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架(4)设有两个,分别位于线缆卷筒两侧,所述移动底座(1)顶部设有开口槽(10)内部转动设有双向螺纹杆(11),线缆架(4)底部位于开口槽(10)内,并由双向螺纹杆(11)驱动,使两者相互靠近或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架(4)为7字形结构,且其竖直部为电动伸缩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架(4)水平部,外表面上嵌入有多个滚珠(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辊(6)的转轴两端与防护罩壳(5)内壁相连,防护罩壳(5)内滑动设有U型架(19),所述从动辊(7)转动设置在U型架(19)的开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19)两侧与防护罩壳(5)内壁紧贴,所述U型架(19)封口端转动设有螺纹杆(13),防护罩壳(5)上对应设有螺纹孔,螺纹杆(13)从螺纹孔中穿过,伸出至防护罩壳(5)外侧,且螺纹杆(13)外端设有转动手柄(1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包括移动底座(1)、升降机构(2)和拉线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2)设置在移动底座(1)上,用于调节拉线机构(3)的高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一端设有线缆架(4),线缆卷筒转动设置在线缆架(4)上,所述拉线机构(3)与线缆卷筒平行设置,且与线缆卷筒中部对应,所述拉线机构(3)包括防护罩壳(5)、主动辊(6)和从动辊(7),所述主动辊(6)、从动辊(7)均为圆柱形结构,且转动设置在防护罩壳(5)内,所述从动辊(7)可沿垂直与主动辊(6)的方向来回滑动,从而靠近或远离主动辊(6),所述防护罩壳(5)两端设有用于对线缆限位的进线孔(8)和出线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架(4)设有两个,分别位于线缆卷筒两侧,所述移动底座(1)顶部设有开口槽(10)内部转动设有双向螺纹杆(11),线缆架(4)底部位于开口槽(10)内,并由双向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张清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冠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